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家塾文化对当今教育的作用论文

家塾文化对当今教育的作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6-22

家塾文化对当今教育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 G40-0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1-46-2

  1 家塾的含义

  《礼记?学记》中写道:“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周代以二十五家一闾,闾有巷,巷首门边会设家塾用来教授居民子弟。后指聘请教师来家教授自己子弟的私塾,这些私塾有的会兼收亲友的子弟。族中的少年可以在这个私塾中念书。家塾与私塾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之所以叫“私塾”,是因为民国建立之后,有了新的教育制度,与官方兴办的学校区分开来,于是就将过去私家设立的家塾称为“私塾”。家塾,顾名思义是指在家办学,作为民间私人的教育形式,家塾对官方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但是家塾的地点不一定是在家中。除了殷实的富户人家,或者世代书香之后,可以有空房子专门设立家塾供子弟们读书以外,大多数的农村家庭没有这样好的条件,所以一般家塾大多设立在宗庙祠堂或寺庙里,族里会请来塾师进行教学,主要是教授本族子弟,而对于一些寒门学员则采用减免费用的方法。

  2 家塾的教育方法和内容

  家塾的教学内容多为儒家经典、诗词歌赋和史论典籍。在具体的教授过程中,经典教学和启蒙教学是分开来的。先由蒙师教授年纪较小的儿童启蒙之学,启蒙之学的目的是让儿童识字,识句读,具备一定的认读能力。待儿童学成启蒙之学之后,再将其送入经馆进行经典的教学。“经蒙分馆,经师无童子分功,得尽心力于冠者之课程,故已冠者多受益;蒙师无冠者分功,得尽心力于童蒙之课程,故幼童亦受益。”

  家塾的教育方法主要采用父师善诱法,家族中的父兄不仅会言传身教,还会替族中年幼的子弟择良师而教之。“于幼稚时,即教以幼仪;稍长,择明师与之斟酌,尽善课程,某书为正课,某书为兼课,某书读毕某书继之(言书文在其中)。通体定其正兼、先后,使确有成规可守,则所学自然允当矣。更择良朋,切磋夹辅。必不使亲近狡仆、损友,导之以色声并诱其嬉游博奕。如此,则子弟之学必有成,庶可谓克尽父兄之职也。”家塾有严格的时间表,对学生的学习内容也有严格的规定,这些内容涉及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除了家属的规定之外,老师也有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案。“逢三八日作文,初一十五日作史论诗赋。草订一簿,每日毕,自记行事,读书乃有所疑,有所悟,次日呈词,学生有不率教,不及格者依科惩责,决不宽宥。如果师长嫌每日交日记太频繁,可五日交一次或一个月交一次。” 在教授具体的内容时,早上是读书时间,师长先依经讲解文字,讲解完实字之后,再解释实字虚用,虚字实用。然后再分析其章段,疏通句读,将意旨条分缕析,分析完整篇文章之后,再命学生复述一遍。午饭之后,沿着台阶走三百步,拉弓习礼完毕之后,就是写字和温习课本,朗诵不熟练的文章,到晚上属对。晚上,灯下念唐贤五律诗或《古诗源》,老师为学生逐字讲解,学生要根据具体的题目试作五言绝句一首。功课做完叩师,先要叩拜孔子的神像,师长命之乃退。

  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读书分少长又分月日多寡法。塾师在教授学生读书的方法时,告诫学生欲速则不达,不要追求速度上的快,不提倡学生囫囵吞枣和死记硬背,而是讲究循序渐进,在每日多读的基础上加以理解,从而达到自然成诵的效果。“其读之法,一判日读十遍,期以十日之后始背,必能成诵。数年,诸判可读毕矣。继此又当读表,一表日读三遍,期以一月后始背,必能成诵。数年,诸表可苟完矣。至于温法,则三日一判,十日一表,循环温习,示有不记者。凡事刻期求熟则难,纡缓渐习则易。”

  因为其特殊的父师善诱的教学方法,所以在家塾教育中,塾师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选择一个好的老师是家族里的长辈十分重视的事情,家族里的长辈通常会择善而从之,并且告诫族中弟子要尊敬老师,老师一旦确定下来也不会轻易更换。

  3 家塾教育对当今教育的影响

  家塾教育作为古代世家大族的主要教育形式,是古人的启蒙教育的开始,也为当时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了条件。但随着历史的变迁,五四运动后提倡新文学,主张白话文写作,国学逐渐没落。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人民接受的是由国家统一创办的学校。在这样一种教育环境中,大部分人忽视了国学经典,也遗忘了家塾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传统教育的忽视使当今中国的教育理念产生了很大一部分空白。近几年,伴随着国学热与读经运动的开展,曾经一度没落的私塾开始复兴,并在当代成为体制内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家塾教育有许多值得当代教育借鉴的地方。

  打造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人之为学,第一在得明师”,在家塾教育中,老师不仅教授学生的学习,还负有端正学生的品行、修养的职责。老师教学方法的好坏也对学生的自身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这一特点使得教育对老师的专业性提出了很大的要求,教师越来越成为了一个专业化程度极高的工作群体。他们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去教授学生,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同时,还得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够了解学生的内心,发现他们在学习之外的困难与问题,帮助学生开导他们的疑虑和困惑。使学生和老师之间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

  寻求科学的教育方法。古代家塾教育中,对于初入学的童蒙,教育方法常常是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的。在对一个儿童的学习规划中讲究经蒙分馆,先使学生充分掌握基础知识,而后再进行更深入和复杂的教学内容。这点与当今教学过程当中灌输式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在当今的教育行为中,老师通常将知识一股脑儿地倾倒在学生的头脑之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留给学生自己思考和提问的机会很少。此外,“赢在起跑线上”的观点甚嚣尘上,低龄儿童学习的内容超越了他们自身的接受能力,使中国的教育从很早就抹杀了学生的天性,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教学进度应该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于不同年龄阶层的学生,老师的课程安排要快慢得当。

  此外,古代家塾教育强调“读文贵极佳,读文贵极熟,读文贵极深”,放到现在,就是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要重点突出,有所侧重。读书不在于多,在于精。在教学过程中所学习的内容应该有所侧重,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强项和兴趣选择自己要学习的科目和内容,在考试中,也只用考自己所选择的科目。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压力,也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也可以与更专业化、定位更精准的大学教育相对接。

  重读经典。家塾教育,教授的内容多为儒家的经典,诗词歌赋和史传类的作品。这些教学内容多教导学生如何成为谦谦君子,这些作品中往往包含着人生的大智慧,其中蕴含的人文内涵和精神也能够很好地使学生们修身养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端正学生们的思想品德、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拥有兼济天下的热情和决心。当今的教育机制所培养的人才都只是片面的,他们虽然拥有高学历,却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很多学习优秀的学生在踏入社会时,会有道德失衡的情况,无法分辨是非对错。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校在教育学生时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却没有充分地重视学生思想和道德素养的教育。而要培养出真正具有人文情怀、敢于承担社会责任、拥有健全心灵的学生需要学校倡导学生们重学儒家经典和史论典籍,从古代的理论中找寻智慧与灵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件十分神圣的事业,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而“科教兴国”战略更是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教育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往往会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古代的家塾教育方式或许可以让人们在反思当代教育的时候得到些许的启发。

家塾文化对当今教育的作用

论文搜索
关键字:家塾 当今 作用 文化 教育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