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刍议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论文

刍议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7-05

刍议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高职教育规模已占高等教育规模的“半壁江山”,中职教育规模也占到了高中阶段教育的一半以上。构建中高职衔接、普职教沟通的职教体系,成为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目标。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推动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互衔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中高职衔接是现代科技、信息、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社会文化环境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它对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稳定中职教育的基础作用、发挥高职教育的引领作用、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办出职业教育特色、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国外和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模式

  日本采用对口入学的衔接模式,它的实质是通过在高等专门学校实施五年一贯制来实现中高职衔接,是一种典型的以学制为中心的衔接模式。在这种衔接模式中,学生在高等专门学校学习的五年时间里,前三年主要集中完成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后两年完成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在课程设置时遵循的首要原则是逻辑体系,同时全面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高等专门学校的生源除了初中毕业生外,还有职业高中的优秀毕业生和具有一定职业技能及实践经验的社会人士,通常采取推荐入学、考试选拔等方式给他们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

  英国采用单元衔接模式,它的实质是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衔接。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被分成数以千计的教学单元,相邻的两个教学单元联系比较紧密,保证了课程的逻辑顺序。这些教学单元的设计基于统一的培养标准,由此避免了课程重复及断档现象,不仅实现了学生学习的连贯性,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美国采用课程或大纲直接衔接模式,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来实现其与高中后技术课程的衔接。这种模式在《卡尔帕金斯职业和应用技术法案》中有明确规定:“联邦和各州政府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拨款主要任务,一是把高中职业课程(2年)改为高中后技术教育的准备课程,二是实施中高职课程衔接,即‘2+2’课程”。另外,美国还鼓励社区学院与高中进行合作,共同制定衔接方案并进行实用技术课程的研发。

  澳大利亚采用“培训包”模式,用以认定和评价技能的职业标准和资格的体系,它是国家承认的培训、认定和评估技能要素的总和。“培训包”由澳大利亚国家行业咨询委员会研发,分为不同的层级,与资格框架相对应,每个层级的内容与相邻层级间都相互联系。“培训包”的开发与使用,促进了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和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标准化。

  综观我国职业教育目前的办学情况,发现我国中高职学制教育衔接模式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独立型,也就是说中职和高职各自根据自己的学制进行教育,高职院校主要通过对口升学考试择优招收中职毕业生;二是一体化型,也就是中职与高职统筹安排课程体的一种学制衔接模式,如五年制、中高职连读等。这种一体化衔接模式既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完成全部课程,也可以在校际间分阶段完成课程。

  二、国外中高职衔接模式的经验启示

  (一)配备良好的制度环境

  上述几个国家在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中,有良好的制度环境为其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以英国为例,20世纪90年代英国建立了国家资格证书体系,为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个体系中涵盖了A级证书制度、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普通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在内的三种制度,同时对职业教育资格和普通文凭等问题进行了严格规范,减轻了人们以往只重视学历教育的现象。

  (二)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得益于该国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从1862年颁布的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职业教育的法案《莫雷尔法案》开始,相继颁布并实施了多部有关职业教育的法案。每当有问题出现或者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时,就会出台相应的法案对其提出明确、细致的规定及要求,这些法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为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合法性保障。

  (三)给予有效的政策支持

  以日本为例,日本职业高中校长联合会在1999年曾开展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同从普通高中升入大学的学生相比较,来自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和综合科的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学习积极性更高。由此,日本文部省做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定,规定高等学校在招生时,要扩大职业高中毕业生和综合科毕业生的生源比例,给那些优秀的学生更多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这个决定为日本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提供了有效的政策保障。

  三、提升我国中高职教育无缝衔接的对策

  目前,我国高职与中职对接的途径,对于庞大的中职学生群体机会是很小的,政府还出台文件对报考率进行限制,有的高职院校已经取消五年制大专招生,这使中职教育严重缺乏吸引力。因此,我们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要重视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容衔接。我国比较注重学历的衔接,而上述4国则比较重视学习内容的衔接。学历衔接是一种形式上的衔接,而学习内容的衔接才是内涵式的衔接。

  其次,要建立健全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制度。高等职业院校招生时,可以由学校自行组织招生入学考试,给予学校在招生标准、招生程序、录取程序等方面足够的自主权。这样既可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也有益于学校的内涵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

  再次,要制定适宜的课程衔接体系。无论是单元模式、课程大纲模式,还是“培训包”模式,都是以课程作为衔接的内核。我国的课程衔接,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和区域特色,却没有形成适宜的课程衔接体系,通常是建立合作关系的中高等职业院校共同研发课程。不同学校同一专业在进行中高职衔接时,课程体系是不同的,甚至存在很大差异。可以实行弹性学制,根据“3+2”学生从不同中职院校升入同一所衔接院校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实行有针对性的弹性学分制度,使中职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时间进行学习的安排。同时开设大量选修课程,使学生灵活组合选修模块,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即可毕业。

  最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中职、高职衔接提供保障。从职业教育角度出发,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中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是基本方向。应当采取继续加大中职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学骨干和“双师型”教师;依托大中型企业和相关高等学校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立并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以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受教师实践;完善相关人事制度,聘任实践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等,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四、结语

  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最关键的还是做好课程体系的衔接,但课程是由专业确定的,所以在中高职衔接中,首先应该是专业的衔接。我们应结合我国目前专业建设取得的成功经验以及借鉴国外职教经验,大胆地进行中高职教育的无缝衔接的探索和尝试。

  (作者单位为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刍议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

论文搜索
关键字:高职 我国 问题 教育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