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基于深化改革视角探讨高职院校的后勤社会化论文

基于深化改革视角探讨高职院校的后勤社会化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7-10

基于深化改革视角探讨高职院校的后勤社会化

  一、国内外高校后勤保障服务模式的比较

  由于国情、高校办学性质、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差异,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程和方式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别,可以借鉴其成功的经验,但绝不能完全照搬其做法。

  (1)国外高校后勤社会化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政府不干预高校后勤的经营活动但进行宏观上的调控,并且有严格的法律监督。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政府应该担负的主体责任不够清晰,对社会、高校进行宏观指导和适度的调控做得不够,与后勤社会化改革配套的相关政策也有待进一步的健全。

  (2)国外的高校后勤服务多实行企业管理,与高校分离、自主程度较高。我国高校后勤保障服务虽经过社会化改革,但多数高校的后勤实体还是依赖于学校,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没有从根本上实现自主经营、自我发展。

  (3)国外的高校后勤服务运行模式多为有偿服务的收费制,相当部分的后勤保障服务交由社会企业承担,以集约化经营、连锁式服务等方式,优化配置人、财、物和各类资源。我国高校后勤服务在后勤资源配置和服务结构上有待优化,在后勤产业规模发展等方面推进速度较慢。

  从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来看,如何选择适合高校自身的改革模式,一是要看是否有利于后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的大力提升,是否切实能减轻学校的负担,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使学校的教学、科研更有保障,学校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办学中去。二是要看是否使师生员工能享有更优质、高效的后勤服务。三是要看是否有利于为高校后勤的可持续发展、始终为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做出贡献。

  二、深化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高校后勤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而稳定是改革及发展的前提。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只有妥善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才能确保改革的有效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渐进、动态的过程,有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各个改革阶段所要实现的目标及采取的措施,都必须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并且必须符合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律。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涉及学校、社会和政府等各个方面,并直接关系到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任何一方面的关系处理不好,都会引发各种矛盾,甚至造成学校和社会的不稳定。因此,各高校在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既要勇于探索实践,又要求实求稳;既要保证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又要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在稳定中推进高校后勤的改革和发展。

  (二)正确认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环境

  后勤的社会化改革是一场解放教育生产力的革命,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体制和新机制的一种变革,除了需要有良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作为支撑外,还必须从整体改革和发展的综合平衡出发,积极创造有利于后勤改革的舆论环境。一方面,对政府而言,要切实履行好公共服务和管理的职能,妥善处理好高校整体改革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用发展的策略去解决问题。同时,要加强舆论引导,使参与高校后勤改革的各方保持最大的灵活性来应付不断变化着的内外环境。另一方面,高校后勤的改革方向要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使改革能获得社会的广泛支持,最大限度地减少改革的阻力,确保改革平稳进行,顺利实现各个阶段的目标。此外,社会、高校及广大师生要充分认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以长远的眼光去看待改革,共同努力为改革营造宽松的环境。

  (三)以市场规律为基础,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后勤社会化的主要特点是以市场为导向,而企业的本质决定了其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追逐的目标。因此,按照经济规律进行市场运作与高校后勤应有的教育属性之间必然会产生冲突,这直接体现在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处理上。不管是后勤实体也好、社会企业也好,在为学校提供服务时,其经营过程受市场规律支配,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后勤服务的商品化与公益性共存。但是,高校的后勤服务不能割裂其公益性,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必须处理好市场化与高校后勤姓“教”属性之间的关系,兼顾产业和教育双重属性。从根本上讲,这是由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事业的性质所决定的。由此,高校在后勤资源的配置上必须按育人需要和完全保障的需求来操作,同时要求后勤服务企业必须秉持微利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市场化运作与师生利益之间的关系。在操作层面,政府、学校要合理承担改革成本,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和补助,使高校后勤保障服务在市场化运作的同时不失公益性特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达到良性互动,确保高校的和谐稳定。

  三、我国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探讨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定位高校后勤改革

  高校后勤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尤其在高校后勤改革进入深水区时,要综合考虑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以发展的策略去解决新矛盾和新挑战,以是否科学发展作为后勤改革的重要衡量标准。第一,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积极探索后勤发展和建设的规律,争取在理论创新、体制和机制的转换等方面有较大的突破,以科学的发展思路和规划推进改革。同时,统筹解决后勤改革面临的深层次矛盾,从长远建设着手,积极推进高校后勤的改革与创新,促使高校后勤根据形势与条件的发展,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形成更加专业化、精细化服务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第二,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的人本化管理理念落到实处,为师生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生活环境,为广大职工谋取更大的福利,在后勤工作过程中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第三,积极探索构建和谐后勤保障体系的措施和途径。在谋划发展时,要着眼于满足师生员工不断增长的各种合理服务需求,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位的原则,坚决维护师生员工的切实利益。此外,后勤组织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潜力,保护其合法权益,使员工的价值取向、角色认同、服务意识等与后勤改革发展的方向相一致。   (二)充分发挥政府在深化高校后勤改革中的主导作用,规范相关各方的权利与责任

  高校后勤改革涉及到高校的资产管理、用人制度、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才能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在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应充分发挥政府在以下方面的作用:第一,应尽快出台深化高校后勤改革的政策和法规,规范高校资产的产权制度改革等,为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的作用必须在政府适当的干预下才能克服其缺陷,进而得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高校经济领域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完全可以通过法律法规以及行政手段等方式加以实现。第二,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政府行为必须到位。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体现者和维护者,而高校后勤的改革和发展事关高校的和谐与社会稳定,政府必须在其中承担应有的责任,充分发挥制度规范和宏观引导的作用,合理使用行政干预手段,合理平衡高校后勤改革相关各方的利益。第三,要强化政府在高校经济调整中的作用,在高校后勤发展规模经济、优化资源配置、校际联合和区域合作等方面,政府应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协调,同时通过免税、补贴、投入等合理承担高校后勤改革的成本。

  (三)积极培育和发展高校后勤企业文化,以先进的后勤企业文化塑造人、培养人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高校后勤在“三服务、三育人”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以职业道德和制度准则以及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它具有教育导向和经营理念双重功能。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既是一种人本管理理论,又是一种特有的经济文化,塑造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应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在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要强调人文关怀观念、市场竞争观念、效率效益观念,结合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传播功能等基本功能,形成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用人本理念等来塑造企业文化,不仅能使后勤员工对后勤实体的企业精神、价值追求、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有广泛的认同感,而且还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后勤实体向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第二,高校后勤实体要对企业文化的内涵、作用有充分的理解,要认识到塑造企业文化是对企业的发展战略、组织机构、制度文化等进行一种变革,在企业经营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预期的企业文化渗透。第三,后勤企业文化建设要有特色。企业文化能够产生凝聚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独特性。高校后勤实体在塑造企业文化过程中必须要突显个性和特色,要将学校的传统文化和后勤实体的发展目标及员工素质提升等有机联系起来,使企业文化在后勤改革发展中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保证后勤实体的健康持续发展。第四,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以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作用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为后勤改革过程中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思想保证,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达到以先进的企业文化引导人、塑造人的目的。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坐标,不断创新高校后勤服务机制

  高校后勤的功能实现更多体现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在高校后勤功能实现的整个过程中,创新高校后勤服务机制是提升功能发挥的重要推动力。

  第一,创新高校后勤服务机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坐标,注重对价值的追求。如在效率、效益、价值关系的处理上,后勤保障服务通过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提升了效率、质量和效益,但不能只仅仅以质量和效益为根本目标,更多的应该是为了价值在追求质量和效益。第二,创新高校后勤服务机制的立足点在于不断满足高校教学科研、行政及师生员工日益提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从校园环境美化宜居、安全健康的科学饮食供应等,到各种特色服务、温情服务、甚至个性化定制服务,都是高校后勤创新服务模式所应涵盖的内容,因此必须注重协同创新,后勤服务理念的更新、服务方法的改进、服务手段的多样化必须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第三,对多数高校而言,后勤实体作为后勤保障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服务,构建科学管理、服务至上、质量保证的服务体系。同时,紧随社会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实现转型升级,不断拓展后勤服务领域,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发展。

  总之,解决当前高校后勤中存在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深化社会化改革,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正确处理好改革的长远目标与实现途径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共同任务与因地制宜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推进改革与加强管理的关系。

基于深化改革视角探讨高职院校的后勤社会化

论文搜索
关键字:社会化 高职 后勤 视角 基于 院校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