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社会交换论视角下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初探论文

社会交换论视角下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初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7-10

社会交换论视角下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初探

  霍曼斯和布劳的社会交换论均属于社会理学范畴。用社会心理学理论看待高校资助工作,不同于其他学者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如何帮扶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等问题,而是偏重于“高校贫困生资助”这一国家政策,对于贫困生和非贫困生产生了什么影响,对于高校师生产生了什么影响。该项政策属于一种“慈善”、“善举”,在我国没有实行免费高等教育的背景下,这种“免费的晚餐”对于高校的人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一、从社会政策角度

  目前我省高校班级中获贫困大学生助学金的比例大约是20%。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贫困人口下降(需数据支持),相应的助学金自助的力度和实际操作的方法亟需改革,才能起到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生,在精神上或心理上支持贫困生,为整个高校的稳定和创建更优良的学风创造条件。

  对大学生的资助应放在社会保障这一更加宏观的背景中考查。该项资助有特殊性,表现在受资助的这一群体,社会身份是在校大学生,大部分人在经济上没有独立,其学费和生活费由其父母或亲属提供,但年龄上均已成年,是可以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成年人。作为一个成年人有相应的社会需求。但是经济上的困窘,导致其在物质消费领域处于下层(作为一个大学生表现在平常的吃穿用度上的节俭),甚至会影响到其在精神领域的竞争力(如买不起电脑,无法使用相应的电脑软件学习相关知识,如社会统计学的spss软件)。这一特殊性表现在资助过程中申请者的权利意识较强,感恩意识不足,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回报学校的意识同样欠缺。

  二、从社会交换理论看奖助学金评定过程

  感恩教育从学前教育一直到高等教育贯穿始终,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可以切入该问题,得出在校学生的道德品质养成教育还需提高的结论。从社会交换论角度出发则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从目前获得助学金的过程看微观大学生的人际互动。能否获得助学金,申请者需具备一些基本条件,如“高等学校家庭情况调查表”上有农村中至少乡镇一级民政部门或城市中至少街道办事处级别的部门认可。在这一过程中,有的政府部门办事严谨,会上门调查访问;有的部门程序较少,直接在“家庭情况调查表”中盖章。因此,从同学们了解到的情况看,该表所反映的该生家庭贫困程度真实性还需再次甄别。同时,同学们在向民政部门申请家庭贫困的证明时,部门的主管会从照顾当地民众的角度考虑问题,期待收获申请者的尊重和感激;相应的申请者(大学生或其家长)要当面表示感谢(言语的或物质的)。在这一人际互动中,有着权威关系的介入。是否能认定为贫困家庭,决定权在政府相关部门。则这一互动的关系是不平等的。“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政府每一个部门办事的宗旨,但这并不等于要求政府需答应每一位民众合理的或不合理的每一项要求。

  从班级推荐的过程看,有着一定的互动逻辑。首先,在制度设计上,《学生手册》规定班委和不担任班级职务的其他同学代表组成评议小组,做好贫困生的认定推荐工作,组长一般为辅导员。高校班委人数不是固定的,多则9人,少则5人,且评议小组产生的过程也各不相同。有的班级是全班投票选举产生,有的是班长指定部分班委和一般同学代表组成,有的是宿舍推荐一名同学后组成评议小组。

  采用第一种方法的班级,其班风是偏民主的、公开、透明,班长的行事作风是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办事。生活在该班级中的同学们相处的方式较简单、单纯,无须参考社会中的所谓“潜规则”,即贿赂班长,或室友,答应获得助学金后给予相应“回报”,如请客吃饭或送钱送礼等。

  采用第二种方法的班级,其班级氛围是威权式的,班长一般有很高威信,操心班级各项事务。这一类班级还可细分为两类,一种是班级大部分同学紧密团结在班长周围,班级事务一般是协商式处理,同时班长的意见占主导地位;另一种是班长责任感强,执行学校任务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有少部分同学可能内心不太同意班长的一部分做法,但只要班长秉公办事,一般也不公开对抗。

  采用第三种方法的班级,班长的威信不高,班级凝聚力也有待提高,所以采取妥协的方式进行。每个宿舍派一名同学做代表,参加评议小组。形式上该同学来自于其宿舍,对该宿舍的同学的生活情况最了解,能够反应其宿舍同学真实的经济状况。但事实上在评议小组中他代表该宿舍六位同学的利益,很难做到事实求是。如此一来在综合素质分评定中,他可能会偏向于其所在宿舍的同学。

  在高校奖助学金的评定工作由学生处负责,具体由系部党总支副书记带领各个辅导员完成此项工作。高校辅导员除了负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引导,还要组织同学们参加丰富多彩的大学活动。

  三、从社会交换理论看高校的感恩教育

  国家要求各级学校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而感恩教育在德育工作中处在重要位置。通过奖助学金的评定,表彰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包括贫困生在内,在精神和物质上奖励他们、鼓励他们,助其成才。这是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初衷和本意。国家和学校也希望在资助了高校贫困生之后,他们能够有感恩之心,在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努力工作、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现实中感恩教育的实际效果怎么样呢?高校贫困生为了获得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会努力学习,争取将学习成绩排在前面,同时为了综合素质分的其他选项而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担任各种职务。如此一来,在获得各项奖助学金时,同学们会认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与国家、学校和老师没有直接关系。资助政策是特定的,而受资助和受奖励的学生则是不固定的、是随机的。以前高校没有扩招之前,大学生的学费是国家全额资助,生活费也有补助。大学生是一个身份,是社会的天之骄子。扩招之后,高等教育普及之后,这一光环就不存在了。身份制社会逐渐向公民社会过渡,国家的各种公共政策是国家的职责所在是其存在的应有之义。那么,国家爱其公民,照顾其公民是应该的;公民爱自己的国家,为国奉献也是合情合理的。   四、从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看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

  霍曼斯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都是一种交换活动。他的成功命题、刺激命题和价值命题给我们解释为什么某一社会行动会发生、会经常发生,而通过他的攻击-赞同命题我们又了解了为什么某人会愤怒、会有攻击性行为而为什么某人又会高兴、会有赞赏性行为的出现。国家和高校针对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有相应的奖助学金帮助,或是国家助学贷款。为了获得国家相应的奖励或资助,高校的贫困生会遵循霍曼斯的成功命题、刺激命题和价值命题,而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或学生社团的各种职务。而如果他觉得自己理应获得奖学金,但最终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有获得奖助学金,则依据霍曼斯的攻击-赞同命题他会出现愤怒的情绪甚至对同学或老师有攻击性行为。

  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与斯金纳的操作主义行为心理学有密切联系。金纳心理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行为是对外部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人和其它动物一样,都寻求酬赏而避免或减少惩罚。

  五、从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看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

  布劳研究了微观的人际之间的社会交换,并提出了不平等的交换关系会引发权力关系。假设甲乙两人,甲向乙提供某种东西,乙没有东西进行交换回报给甲,则乙可以选择服从甲的意志,甲就拥有了对乙的权力。

  在《学生手册》中有相应规定,指出获得奖助学金的同学可由其系部组织参加义务劳动,以期达到美化校园、培养同学们感恩意识的目的。依据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因为高校向符合条件的大学生给予了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帮助,而对应的大学生却没有可以回报母校的资源,唯有选择更加认同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含积极参加校园内的各项活动)。

  具体负责评定奖助学金的学工战线的老师是否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相应的权力呢?经过调查分析,辅导员们在评定奖助学金时依据学校相应的规定拥有指导、监督、审核同学们评定奖助学金资料的权力,但是该权力同时受到上级领导和同学们的监督。因此可以认为辅导员的该项权力是制度性的、相对的。

社会交换论视角下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初探

论文搜索
关键字:贫困生 资助 视角 贫困 高校 我国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