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农村独孩家庭父母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探析论文

农村独孩家庭父母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7-22

农村独孩家庭父母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在控制新生人口数量的同时也提高了老年人口比重,加快人口老龄化趋势,摇吴博(2008)指出,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年使我国减少4亿多人口的生育;吴晴(2013)认为,我国老年人口(60岁及其以上人口)每年以将近1000万的增幅持续增长,预计至21世纪中期,老年人口总数将达总人口数的30%,我国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面对如此庞大的老年大军,如何很好地安置其养老成为我国目前稳定社会经济的首要任务之一。农村独孩父母养老难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农村独孩家庭的特殊性所致。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因其家庭结构小型化,少子化,可依赖对象的单一性及自身养老能力不足等,大大提高养老风险。对此,本文就农村独孩父母养老意愿分析农村独生子女老年父母养老特点和重难点,并试分析影响农村独生子女老年父母养老意愿因素及针对养老意愿提出解决农村独孩父母养老困境,缓解养老压力的相应对策。

  一、农村独孩父母养老意愿

  养老意愿是老年人对老年生活的自主安排倾向,是老年人养老需求最直观、最现实的反映,因此养老意愿必须纳入养老问题的研究之中。相应地,安利鹏(2014)认为,传统的老年养老意愿也会随着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而改变。目前,有关农村独孩老年父母养老意愿的文献大部分都对养老模式,养老担忧,养老压力等方面进行论述。唐利平,风笑天(2010)通过对江苏和四川两省810户农村居民入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第一代农村独生子女父母与同时代非独生子女父母在养老经济打算、养老担心度上有显著差异,并提出是否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养老意愿的重要因素。周长洪,刘颂(2012)等对全国5县(区)50岁及以上独孩老人的抽样调查和他们与子女的经济互动得出,农村独孩老年父母养老经济状况令人担忧。丁志宏(2014)通过农村中年独生子女父母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和家庭状况等因素分析,得出他们大部分都有明确的养老意愿。纪竞??(2015)对城乡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进行比较,数据分析表明养老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经济状况影响,农村独生子女母更倾向于子女养老。

  对养老意愿的界定不同则研究的具体范畴便也不同,大部分学者将养老意愿定义为老年人对养老行为的主观意见和看法,本文主要选择从养老方式、养老依赖对象和养老经济来源三个方面分析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

  (一)养老方式

  农村独生子女老年父母对于养老方式的选择是由其主观因素和农村客观条件共同作用决定的。主观因素主要是农村老年人受传统观念和家庭习俗的影响,仍普遍认为家庭养老才是他们的最终归宿,只有少部分会选择社会养老和机构养老。客观因素主要是农村社会机构养老发展不完善,很多农村地区在现阶段并没有条件提供社会养老。正如前文所述,我国农村地区独孩老年父母数量仍在持续增长,他们的养老需求再不是简单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生活照料等,而是随时代发展呈现出多样化需求。而目前的农村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保障主要有家庭养老保障、农村低水平社会救助保障和农村养老保险等形式。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了农村家庭人口流动的同时也提高了独生子女户成为“空巢”的概率,削弱了家庭养老保障能力;农村发展较城镇滞后,各项基础设施欠缺,养老保险等公共服务提供不足,降低了社会养老水平。养老方式的选择未必就是老年人的最终养老模式,但就总体趋势而言,农村独孩父母仍以家庭养老为主要养老模式选择,他们良好的心态传递着养老模式在将来或有改变,未来农村独孩父母养老将呈现多样化趋势。

  (二)养老依赖对象

  农村独孩父母关于依赖谁养老的答案主要有子女养老,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子女养老即与子女住在一块,由子女提供经济支持,生活照料等,传统“养儿防老”观念和现代“人力资本代际投资”理论都能推出农村独孩父母更倾向于由子女提供养老的方式。然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农村独孩家庭子女离开家乡,外出求学或务工,滞留或选择长期留在他乡生活。那么,那些农村独孩父母的养老又该由谁来保障?传统孝文化延续至今,孝顺父母、尊敬长辈是每个社会公民的道德原则,拒绝赡养老人的现象极少出现。因此,农村独孩父母对子女是否愿意主动赡养父母还是很有信心的,而独生子女是否具备赡养老人的能力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独生子女一旦组成新家庭开始孕育下一代,生活压力便大大增加,不仅要培养小孩,还要赡养双方各自的老人,如果爱人也是独生子女,便形成“四二一”家庭结构,这对独生子女在经济、精力、生活等各方面都产生巨大压力,大大降低了子女对父母养老的支持力度。依靠子女养老和自我养老仍是农村地区独生户的主要养老依靠对象,而独孩政策增加“空巢”率的同时提高家庭养老风险,因此真正面临养老保障需求时,他们也可能转向社会养老保险以分散养老风险,增强养老保障安全感。

  (三)养老担忧

  养老担忧是老年人对未来养老需求能否得到保障的忧虑,农村独孩父母的养老担忧主要在于他们老年生活状况、经济供养状况、精神慰藉和社交需求情况等方面。养老担忧最核心最关键的便是养老经济来源,农村独孩父母早期对孩子投入教育资本,孩子组成新家庭后需要帮忙购置房产、家居用品等,对老人自身养老储备产生挤出效应,而独生子女自身生活压力大,对父母养老支持不足,经济独立能力差的在父母中老年时仍然会是“啃老一族”,何谈为父母提供养老经济支持。当老人们患有疾病或丧失行动能力时,独生子女又如何为老人提供悉心照料,守候于老人身旁呢?因此,独孩父母对老年生活特别是患病后能否得到很好的照顾有较大的担忧。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将全部的爱和精力投入在这唯一的孩子身上,当老年人年龄不断增加,他们的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却不断下降,独孩老人希望老年生活能有孩子陪伴左右,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一旦独生子女离开家乡,“空巢”老人们便只能与老伴互相照顾,他们的精神无所寄托,儿孙绕膝、老有所乐成为空谈。由此可知,农村独孩父母最主要的养老担忧在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上。他们希望能由子女提供养老保障,但同时也能接受满足他们养老需求的其他方式,这对多渠道提高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障水平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影响农村独孩父母养老意愿因素

  影响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的因素众多,难以将其绝对化界定,章正,姬文刚(2013)以浙江省兰溪市独孩老人的现状,包括经济、健康、生活自理能力状况分析得出这些因素都对老人的养老意愿有显著影响。王翠绒(2014)提出,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的经济风险、空巢风险和失独风险既是影响养老意愿的因素也是造成农村独孩父母养老困境的原因。张必春,江立华(2014)以湖南省8市调查为例,分析失独父母的养老诉求(生活救助诉求,精神慰藉诉求等),集中反映独子户中失独成员的养老意愿。王学义,张冲(2013)基于四川省绵阳市、德阳市的调研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独孩父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居住情况、子女就业地方和是否有养老保障等因素对养老意愿有显著影响。从以往学者们所做的研究可以大致将影响因素分为环境因素和家庭因素两大方面。

  环境因素主要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养老保障服务水平低,农村养老保险覆盖水平有限,独孩父母可依赖的社会养老支持力不足,只能保守坚持以家庭养老为主,以自我养老和子女养老为主要期待。而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快速外流,大大削弱了农村家庭养老保障水平。因此,未来农村老年人口,特别是独孩老年父母将更多地接受社会养老方式,通过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以提高防范养老风险能力。从辩证角度看,农村经济水平、养老保障事业落后于城镇,是农村独孩父母对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进行博弈性选择的主要因素。

  主观方面主要是农村独孩父母及独生子(女)的基本状况对养老主体养老意愿的影响,独孩父母的年龄、性别、学历、经济条件等都直接间接地影响着老年人养老意愿。年龄是影响独孩父母养老意愿的重要因素,不同年龄段的老人随着时间的沉淀和阅历的增长会出现不同的养老需求,对自我养老现实情况也有不同的了解,第一代农村独孩老人现已逐渐步入老年阶段,他们基本丧失劳动能力,较“低龄老人”而言,更实际地对家庭养老产生迫切需求。从性别角度分析,女性老人对子女的依赖程度高于男性老人,这一变量对丧偶的独生户养老意愿研究有重要意义,失去配偶的女性在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空洞使其对唯一的孩子产生巨大的依赖。农村人口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步入老年期的独孩父母更是如此,初中及以上学历的农村独孩父母对未来养老有更明确的想法,即教育程度与老年人养老意愿成正比。家庭经济条件是影响独孩父母养老意愿最主要的因素,父母双方经济来源稳定、家庭经济基础好的,养老储备和养老支持力都相应较高,其养老担忧程度则低于经济情况差的独孩父母。

  三、摆脱农村独孩父母养老困境

  计划生育政策是以牺牲独生子女家庭未来养老资源为前提下,它为国家带来人口红利,因此国家和政府必须为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承担相应责任,通过制度设计和经济补偿提高独孩父母养老保障水平。根据对农村独孩父母养老意愿和养老预期的分析,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独生户的养老需要,因此,农村社会养老应与传统家庭养老相辅相成,独孩父母的养老观念也应随时代发展而发展,只有国家、政府和家庭共同努力才能摆脱农村独孩家庭养老困境。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并没有专门的政策或条例予以解决,仅于2001年《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提及“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或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而这一条例并未表明具体实施办法。政府应当就各地不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情况和独生子女家庭困难程度制定针对性强的政策,对困难的独生子女家庭的生活救助和经济补偿应当纳入计生政策实施的总成本中,根据各地政府财力状况整合养老资源,落实扶助政策。另外,针对农村家庭养老作用减弱使独孩父母养老意愿逐渐转向社会养老的信号,政府应加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力度,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农村独孩父母养老信心的同时降低对独生子女的依赖性。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受经济条件和社会资源制约,在我国农村地区暂时还未能很好地发展,但地方政府可以建立不同档次的养老服务机构,经济水平差的地区可以组织社会工作者,或建立“帮扶团”,在日常生活和疾病照料上互相扶持。

  目前,农村独孩父母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们既不完全指望由唯一的子女养老,又希望老来能得到子女的照料,这就需要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转变养老观念,将与子女的分离看成是自然现象,也许就会减少由子女养老期待造成的失望,将养老侧重于自我和老伴养老。风笑天(2006)说道,广大独生子女父母要在观念上变“依靠养老”为“独立养老”,相信自己、依赖自己完成老年生活各项任务。由于农村独孩父母对老年经济情况和患病后的生活担忧程度最高,增加老年人自我养老储备并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对提高老人自我养老经济水平十分必要。独生子女应充分理解父母,在工作和经济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多回家看望陪伴父母,满足父母在物质、精神上的养老需求。

农村独孩家庭父母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养老 意愿 因素 父母 及其 农村
最新农村研究论文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研究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考察研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
农村学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策略研究
浅谈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农村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需求调查探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防冻技术措施
浅析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
热门农村研究论文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我国农民工保障问题的再认识
增加农民收入研究
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浅谈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现代话语下的三农问题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邓小平“三农”思想与中国新农村建设
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