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 “互联网+农业”推进普惠金融的方式及可行性研究论文

“互联网+农业”推进普惠金融的方式及可行性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7-30

“互联网+农业”推进普惠金融的方式及可行性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6.078

  1 引 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正处在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时期。但是农业在中国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农民收入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针对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非常欠缺;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标志着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地从国家层面上以互联网技术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短时间内,“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互联网+相亲”“互联网+农业”等新型概念喷涌而出。

  作为金融业的重大支柱之一,保险行业在长期内面临着发展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较差和展业难度大等问题。2014年8月1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为“新国十条”),标志着保险业发展新时代的到来。与此同时,农村的保险保障水平较低,农业保险和农民养老保险存在着很大的空缺。

  “互联网+农业”和农村方面的保险覆盖将是未来几十年中经济发展的大蓝海,在这两大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普惠金融将会渗入每一个家庭:农村家庭拥有农业保险,可以避免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巨额损失;农民有养老保险,将会减少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逐步完成农村人口回流,可以有效解决农村中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城市家庭通过“互联网+农业”所带来的福利,可以享受到营养健康的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最终在“互联网+农业”的逐步推进中,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互联网金融的福利,也就是普惠金融在国内的实现。

  2 文献综述

  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农村金融、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等领域的研究涉略很多,但由于“互联网+”的概念提出时间不长,普惠金融也刚刚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比如叶明欢,杨亦民提出的“农村金融组织改善农民的金融信息服务”,马九杰提出的“缓解农村金融排斥,促进普惠金额在农村实现”的理论。

  朱迎(2015)认为实现农村的普惠金融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农民基本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二是农户融资的可获得性;三是农村基础金融设施的齐全性。该研究表明,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下,农村金融需要足够的线下金融产品和丰富的金融信息,政府与金融机构等主体有必要为农村金融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提供政策、技术支持。

  罗婷婷(2014)认为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等因素严重制约着农村金融推进普惠金融的实现,要解决上述问题,金融机构有必要在农村设立专门的金融服务网点并为农民开发专门的APP移动终端,以适应移动互联网在当下农村广泛普及的现状。

  马九杰(2010)认为要放宽对农村信贷、抵押的条件,同时要制定政策缓解金融对农村地区的地理排斥,鼓励草根性金融企业为农户服务;在互联网金融方面,他提出移动端互联网可以快速的将农村与城市的金融差距缩减,是实现农村普惠金融的最佳技术手段之一。

  3 “互联网+农业”与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3.1 “互联网+农业”发展现状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截至2014年年末中国的农业人口仍占全国总人数的46%。虽然农村人口多,但是由于农村的教育、医疗、环境和金融等方面发展较为落后,越来越少的农民在家种地,更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选择外出打工。相比之下,我国在城市地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金融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而农村地区投入严重不足,使得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严重背离社会主义公平发展的目标。因此,农村高素质人才严重匮乏,推进农村金融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阻力。

  互联网金融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在商贸领域应用的产物,是当今人们热衷于网络消费的必然结果。虽然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却无比的迅速。从外卖订制与配送、在线网络教育、网上医疗诊断到网上股票、期货和保险产品的购买,每一个环节都能保证基本不会出现严重的问题,比如支付阶段的支付宝、微信支付解决了在线支付风险的难题;现代化的物流体系解决了产品配送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国内现存有不少的“互联网+农业”公司,比如广州市的农副产品购买网站“第九街市”和位于成都市的“365卖菜网”等网站。这两个“互联网+农业”公司有着产品质量保证、市场定位准确和网络系统简明等优势,但是“第九街市”模式和“365”卖菜网的营销模式没有突出互联网金融的精神,只在线上进行农副产品交易,没有引入线下实体店的经营。不能够相辅相成,导致网站知名度低,在公司产品种类丰富程度上优势不大。物流模式也采用普通的快递方式,成本高的同时,时效性无法保证。

  3.2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企业主要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从类型上看,这三个都是银行性质的金融企业,而证券企业、保险企业几乎在农村地区不设任何网点。

  邓小平在1985年曾公开发言说:在中国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进而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就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情况来看,东南沿海地区发展起来了,城市地区居民富裕了,但是位于偏远地区的农村仍然维持着低收入和相对落后的状态。农村金融的落后离不开农民低水平的消费力和对金融业的不了解。

  因此,不断缩小城市与农村的金融鸿沟,使城市带动农村,农村服务于城市。现今应当带动和发展“互联网+农业”的前进,使得中国最传统的产业迎来新的增长点。   4 农村金融推进金融普惠的方式及可行性

  4.1 “互联网+农业”推进普惠金融的方式

  4.1.1 “P2B2C”模式

  P2B2C(Peasant to Business to Customer)模式是基于当下普及的网络交易“O2O”模式以及“B2C”(Business-to-Customer)模式。与O2O和B2C相比,P2B2C更强调的是Peasant与Customer,即农户和消费者。这个模式是基于“B2C”和“O2O”的混合模式,即通过B2C的模式借助于互联网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同时混合O2O模式开展在线销售活动实现线下的产品交易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积极带动线下实体店的经营。

  如前所述,“P2B2C”也是一种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可以说是相对于B2C模式的一种升级模式,它们同属于一种销售模式,只是针对的顾客群体不同而已。当然,在“P2B2C”模式中,物流方案的设计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在此过程中,为了扩大销售业绩,降低物流成本,必须要汲取“一站式”购物的销售模式,商家解决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以最快速便捷的方式让城乡居民享受到互联网金融带来的生产生活福利,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P2B2C模式的实际运用价值。

  4.1.2 农业保险与农民养老保险混合模式

  先期给农民的农业保险、种植技术指导,农民养老保险的提供,再到农产品期货的培训与扶持投资。与保险公司保持长期而密切地合作,保险公司和农户签订相关合同,确保农户提供定质定量的农副产品,支付农户生活必要的资金费用,其余的部分用于为农民缴纳农业保险费和商业养老保险费;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利用精算原理与之协商签订保费合同,确保前期运营的现金流充足,从而为长远发展、保险保障农户风险和金融普惠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互联网+农业”推进普惠金融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农民群体受教育的程度逐年提高,各级的农业部门也做出了不少努力,如对农民进行包括种植经验、农药使用、种子选购和农业保险购买的培训。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到农村工作,如大学生村官和大学生养殖创业等。这两个因素共同推进着农村的现代化和金融化,为“互联网+农业”的推进奠定了知识基础。

  其次,城市居民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城市居民的高消费能力推动着安全健康、营养的农副产品的发展。在为城市居民供应农副产品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差异化的市场定位,适当的提供“私人订制”的农副产品,也可以突出全国各地特产的流动。在P2P2F实行过程中,检疫环节非常重要,保证每一样农副产品可以追根溯源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城市的各社区内设置新鲜蔬菜的接收密码箱也是必要的,这一举措可以让早出晚归的上班族享受到新鲜的蔬菜水果。

  最后,P2B2C模式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和农产品期货进行农业生产方面的预测,进而准确的量化风险,把风险降至最低,把中介环节的利润抽离,从而在增加农民的收入的同时降低城市居民购买农副产品的价格,实现“三赢”,最终从根本上保证农民和消费者都能从中获利,实现普惠金融。

  5 政策建议

  5.1 创业扶持

  国家对于农业金融和“互联网+农业”应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可以从上至农业和金融类的法律法规,下至农村大学生村官的选调进行政策优惠,早日打破农村金融和小农生产落后的状态;对于金融机构,国家可以放宽对其农村金融领域的要求,让现代化的金融技术与管理方法深入农村;对于农村信贷,政府可以设立农村金融推进普惠金融的专项基金,让农村金融发展初期有足够的现金流。

  5.2 多领域融资

  建议“互联网+农业”的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要注意多层次、宽领域的融资,既要有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领域的融资,也要有电商、物流、通信等领域的融资。多方面的融资可以有效的发动各行各业的资本进入农村金融的领域。另外,投资方的多元性也有利于公司的经营与管理,使产业交叉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5.3 试点与长期效益

  选取具有特色的村镇进行试点,保证试点成功再进行推广。注重长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能够减少中间环节的经济成本,也要确保农副产品的安全性。力保在长期内赢得消费者和农民的支持与拥护,实现“共赢”的局面,从而保持长期经营的可持续性。

  5.4 风险控制

  利用风险管理与精算的技术对“互联网+农业”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降低风险。在财务上确保现金流的充足;在产品上确保农副产品的安全和健康;在物流上确保物流的安全性和时鲜性;在农民教育上要对农民进行定期的农业指导,从而让农村金融深入农民的心,让互联网成为农民生活的一部分。

“互联网+农业”推进普惠金融的方式及可行性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普惠 可行性研究 可行 互联网 方式 互联
最新金融研究论文
试论国际金融研究的新方向
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农村普惠金融思考
浅析互联网金融模式存在的安全隐患
新冠肺炎疫情下绿色债券发展
浅析影子银行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应用模式及价值研究
数字货币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问题研究
民间金融公司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AMCs金融科技研发模式探索
热门金融研究论文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汇率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若干启示
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几点看法
金融危机是中国的心腹大患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利弊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发展中间业务 提升综合实力
金融发展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