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8-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7.112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概述

  高校培养的高知识高技术人才必须要具备基本的政治素养,才能成为祖国的人才,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才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下人才培养工作开展中的重要课题。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较好的途径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我国知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曾经提到,教育和生活之间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他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紧密结合,不但可以使得教育更加深刻,学生理解学习更加有效,还可以丰富教学素材。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理想化

  所谓的教育目标就是通过教育这种手段让被教育的人在思想上或者技能上达到一定的标准,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教育目标主要就是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提高认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目前我国的很多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比较传统,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教育目标往往会比较过于理想化。比如,很多高校在进行教育目标的设计时,目标不具体,缺乏可衡量性,经常会出现目标“高、大、全”的现象,这种目标既难以实现,也难以衡量。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目标的设定大多是根据以前的模板而来,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了指导学生的一言一行、生活实际的目的,仅仅是将其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进行强行灌输。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个体得不到关注,缺乏对教育内容的有效开发,学生的接受效果自然就不好,教学效率就难以得到提升,最终导致了很多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低下,达不到社会的需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工具化

  要了解这一命题,我们需要先知道,人的价值包括了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的价值是由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部分构成的。所谓的社会价值就是一个人为所生活的社会尽到的责任和做出的贡献,所谓的个人价值就是这个人得到所生活社会的尊重和满足,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这教育价值的工具化,意思就是说很多高校在进行该板块教育的时候,过度的放大了社会价值,导致个人价值在教育中难以得到体现。在这样的教育下,个人价值的实现得不到重视,而社会价值却要求学生尽可能的服从社会需求,奉献自己,导致了两种价值的失衡,学生就容易失去自己在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很多学生都会出现心里不平衡现象,滋生了很多我们所谓的“愤青”。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也是一样的,任何的教育都应该贴合实际,教育的知识和理念才能够更容易的让被教育者接受。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富含生命体验和情感特质的生活实践过程。但是很多高校因为教学目标制定不合理、教学理念固化等原因,使得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现了很多脱节的情况。很多时候,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素材和学生的生活不相干,素材的选择不符合大学生的年龄阶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思想难以被学生认可和接受。这样的教育,在学生真的遇到例如学习、就业、情感等思想问题的时候,难以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学生的心理问题难以通过思想教育得到解决。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过于呆板

  从我国高校开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来,课堂教育一直都是最常用最普遍的教学手段,直到目前,很多学校也只是通过课堂教育来进行学生的这方面教育,除此之外很少有其他的教学手段。而结合这一板块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现状来看,老师成了这种教育手段下的主体,而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并未得到体现。很多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仅按照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书本知识,或运用多媒体教学板书教学让学生灌输老师认为应该教导的内容,缺少教学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方法也比较单一。在这情况下,老师就成为了知识权威的象征,但思想政治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知识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应该丰富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过程单一呆板的状况,让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更有兴趣。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现路径

  (一)教育目标上要“立足现实”,构建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针对我国高校的现状,我们可以采取这一办法,告别不切实际的教学目标设定,将思想政治教学“高、大、全”的理想化目标变为多层次的、立足社会背景的教育目标,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方向。当然,立足社会现状的教育目标相比传统模式下的教育目标可能有所降低,但这其实并不是对教学目的的省略和简化,而是要让本来枯燥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让思想政治教育有更强的生活性而不是单纯的理论。同时,根据当前社会的多样性和不断变化的特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最开始的单一的为政治目的服务到当前以学生为主体多层次多维度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多层次的,让大学生找到自身目标定位从而实现针对性的制定目标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从我国高校开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史经验来看,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基础性目标、主体性目标、主导性目标和理想性目标。所谓的基础目标,就是学校通过该课程教育,要让学生达到的教育下限,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最基础的思想政治素养要求;所谓的主体性目标则是指通过教育,学生个体应该在自我的思想上、三观的塑造上达到一定的标准,符合我国当前社会的要求;所谓的主导性目标则是指通过教育使得学生具有集体观念。以上这三个目标其实都是对教育目标范围的拓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广泛性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理性目标则是对先进性教育提出的目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要更具不同的教育对象确定教育目标这也是“因材施教”的道理。   (二)教育理念上要树立“以人为本”,实现教育主体间的情感交融

  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只注重学生社会价值的教学,忽略了学生个体价值的追求,这其实是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让学生回归教学的主体地位。首先,在教学中要改变以完成教学任务的为出发点,切实以帮助学生为目的,以提高学生个体的思想高度和思想水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要在教学内容中平衡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方面的价值,将个人价值教育真正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勇于追求自由、尊严、幸福等个人价值,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只有个体获得了发展,群体才会获得进步,社会价值也就会越来越容易实现。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乏味、空洞,教师应当将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促进学生智商和情商的双向发展,思想支配着行为,也支配着我们的情感表达,而在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能更好的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灵活使用方法,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通过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传授,帮助学生解决部分的心理问题。

  (三)教育内容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化

  思想政治教育其自身特点决定了其教学知识点存在抽象性,这就要求老师要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即使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有着很强的理解能力,心智发展也较为成熟,但仍旧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社会要求对知识进行具象化。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必须要回归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不能是一些枯燥的理论和说教。教学内容回归生活本来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具体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一是要注意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的发展潮流方向结合。大学生思想行为都是非常活跃的,是最能接受新鲜事物的。教学内容要赋予时代特征紧跟时代潮流,让教学过程富有生机和活力。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取材时,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进行顺应时代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中寻找合适的教学案例。教师要运用新时代的教育思想来教育大学生。教师在生活中向大学生传递新时代理念、新时代价值观、新时代社会知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够紧跟时代才能让大学生更好的接受教育内容。二是要注意在社会大背景下,选择满足学生及学校小背景的教学取材,或者是国内外重大现实问题的教学取材。这样的取材,可以让教学内容对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同时也可以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同时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传统教育内容的精华必须要得到传承,同时还要符合新时代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善和丰富,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帮助学生应对在未来的人生道理上出现的种种疑问。

  (四)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并举

  多种教学方法就是为了更好的达到目的,完成目标。而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言,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很重要的,合理的教学方法的使用,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进而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即是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也是明确被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关系的纽带。但直到目前,我国很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还是比较单一,大多数学校仅仅只采用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效率比较低下,难以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的作用。所以,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老师应该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丰富课外教学,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让教学目标的实现更容易,比如采用实践法、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咨询辅导法等等,同时鼓励引导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通过与社会的接触,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内容的理解,让相关的理念和政策在学生心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促进学习目的的达成。在使用多种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多利用学生活动和社会问题,教导学生进行是非辨别,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来支撑学生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技能正确的发挥出来,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思想政治 对策 思想 政治 高校 问题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