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我国公民社会兴起与有效治理的初探论文

我国公民社会兴起与有效治理的初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9-30

我国公民社会兴起与有效治理的初探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增强,公民的思想逐渐被解放和多元化,同时政府也转变职能和精简机构。由此我国公民社会逐渐兴起,公民社会的兴起对于社会发展来说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公民社会就是指独立与政治系统和市场系统之外的所有民间公共领域及其相关的价值原则,其主体是政府和企业之外的各种公民组织系统,它是一种独立的自治组织,自治内容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它所体现的价值原则有自治性、独立性、自由平等、参与性、开放性、多元性、法治性。具体的形式有公民的维权组织、各种行业协会、民间的公益组织、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同仁团体、互助组织、兴趣组织和公民的某种自发组合等等。

  一、我国公民社会兴起的意义

  (一)弥补政府失灵、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公民社会通常从事的是社会公益事业,对于政府政策触及不到的地方能够很好的发挥社会智力的功能,有效的弥补了政府失灵。同时,因为各种社会组织正是为了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而产生,提高了公共服务的质量。

  (二)弥补市场的缺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在依靠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律的不能完全有效发挥作用时,利用社会组织可以有效地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

  (三)促进政治参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公民社会组织是政府和公民之间沟通的桥梁。公民社会组织强调参与性,鼓励成员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为国家发展和社会问题的解决献策献计,有利于政府决策的合理化,也能够有效地传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这有利于政府的职能转变。

  二、我国公民社会兴起的表现和问题

  (一)公民社会在我国发育的表现

  1、公民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公民的个人意识逐渐增强,同时公民也开始关注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社会责任意识。

  2、民间组织的发展迅速,数量不断增多,同时涉及的领域也也越来越广泛,发育程度是更加成熟。

  3、公民参政议政和监督意识增强,更多的关注社会问题,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参与监督的实践不断增多。

  4、群体性突发事件也是公民社会发育的一个表现,但它是我国公民社会不理性的表现。由于近来社会两极分化加速,群体性突发事件也有所增多。

  (二)我国公民社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制度环境方面的困境。制度环境制约了公民社会的政治参与,导致了公民社会组织不能够顺利成长壮大。同时在目前依然没有出现明确系统的法律来规范和引导公民社会的成长,导致中国公民社会存在的合法性基础薄弱。

  2、社会组织自身发展面临的困境。我国目前在某些行业与领域对社会组织的审批与管理比较严格,其组织形式还要参照行政机构编制,加上组织成员自身素质不高,运作资金不够,专业人才缺乏,管理还很不规范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公民社会组织自身的发展。

  3、建构公民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薄弱。很多公民的思想依然封建、保守。受这种顺从型文化的影响,官民意识和小农意识依然存在,缺乏个人独立性,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维权意识、权利意识淡薄。另外贫富两极分化导致的社会地位不平等也不利于平等人格和自由主体的培育。

  三、我国公民社会的有效治理

  (一)有效治理的三大原则

  概括来讲,有效治理就是以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管理过程。要实现公民社会有效的治理,使有效治理成为现代中国公民社会的治理模式,必须坚持妥协性、合作性、协商性三大原则,构建中国公民社会有效治理的社会心理基础。

  (二)我国公民社会有效治理的措施

  1、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转变政府职能,由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在社会治理中政府充当主导作用而不是社会治理的主体。逐步将权力从中央下放到地方,由政府下放到市场和社会组织,给社会自助发展的活动空间。其次要真正做到政社分离,放权于社会,还权与民。将政府的部分职能转移给公民社会,与民间组织形成合作关系,发挥各类民间组织的功能,增强社会的自治能力。同时,要从促进政治稳定和政治现代化的角度支持和培育社会中间阶层,逐步减少社会结构中的贫富两极。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为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可以奠定公民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可以造就公民社会的主体,可以拓展公民社会的活动空间,可以打破区域分隔和人口孤立。此外,市场经济可以激发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也为公民提供了平等的发展机会。市场经济是契约文化生存的土壤,有利于培育公民的契约理念。市场经济培育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和公民意识,培育了更多的个人主体,也形成了公民的社会主体。人要求政府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发展的格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成分。

  3、大力发展公民社会组织。要培育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的发展。要完善社会组织规范管理机制,加快自律机制和监督机制的建立。加强公民社会组织的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增强和完善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为解决公民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对于公民社会,政府要做到思想上接受、政策上支持,降低建立门槛,提供资金支持,同时给予足够的发展空间,认为社会组织能够做好的事情要交给社会组织去做,培育公民社会组织的社会服务能力。

  4、培育公民意识,加强相关法律保护。公民社会意识对于公民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要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同时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培育公民自治意识,塑造和提升公民意识。同时尊重多种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建立公示、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公开征求意见、民意调查、展示和咨询等公民参与途径。

我国公民社会兴起与有效治理的初探

论文搜索
关键字:公民 有效 我国 社会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