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1949―1956)论文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1949―1956)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10-05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1949―1956)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6-0014-02

  一、新中国初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环境

  (一) 政治环境

  首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全面执政,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革命党,人民要想推翻敌人的压迫,简直是不可能的”。[1]成为执政党后,党拥有了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权利,但是部分党员同志经受不住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从而走向贪污腐败的道路,污染了广大党员队伍,成了国家和人民的罪人。其次,社会形态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这是中国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独有的一种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为了终结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一个过渡的阶段”。[2]再次,社会各阶级的不断颠覆与重塑。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地主和富农已不复存在,成就了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四大阶级。

  (二) 经济环境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结构产生了两次变化,第一次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成分共存的经济,第二次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到社会主义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多样的经济形态和严峻的经济形势是新中国初期的主要经济环境特征。首先多样的经济形态。国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合作社经济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对农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打下了基础。此外还有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等 。其次,严峻的经济形势。由于国内国民党长期的腐朽和腐败,导致农业产量不足,工业发展迟缓,国民经济已经面临着崩溃的边缘。

  (三)思想文化环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导致新的思想文化和腐朽思想同时共存的局面。首先,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社会心理。工人阶级翻身成为了国家的主人,感受到了社会地位的转变,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土地改革使得农民获得了土地,对党对毛主席感恩戴德。而知识分子一部分对于中国共产党十分拥护,一部分却不相信共产党会实现广泛的民主,进而崇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在1953年开始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经历了反抗、犹豫、害怕、彷徨到最终的归顺,还是具有不稳定的心理因素存在。其次,意识形态的多元性。新中国初期是一个过渡的时期,不仅有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也有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同时在意识形态之上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大有不同。

  二、新中国初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1951年1月1日的《人民日报》中首次明确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中国人民今天的爱国主义并不是什么抽象的东西,它的内容,就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就是保卫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果实,就是拥护新民主主义,就是拥护进步,反对落后,就是拥护劳动人民,就是拥护中国与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国际主义联盟,就是争取社会主义的前途。”[3]

  一是教育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捍卫新生人民政权。战争与帝国主义是分不开的,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为我国的新民主主义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就要反对战争,反对战争就要反对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发动爱国的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中来,前赴后继,对中国各阶级进行了一场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经过教育,在抗美援朝中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行业都被发动起来,都从不同层面上成为运动的重要角色,反响强烈。工人、农民、学生、工商业家、教育工作者、文艺界、宗教界以及其他爱国者人士,都积极参加了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工人们有组织地开展了群众性爱国公约活动和劳动竞赛运动;农民们精耕细作;青年学生们参加军事干部学校;工商界普遍提高了政治觉悟;文艺界努力创作和演出各种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文艺作品来揭露美帝国主义的残暴与丑态。

  二是教育人民反对封建主义,铲除封建思想的基础。 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反对买办的、封建的、法西斯主义思想,建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4]。为了教育人民反对封建主义及其经济基础,破除封建迷信,宣扬新民主主义新文化,共产党开展了土地改革,清除了国民党封建残留势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土地改革中,农民翻身成为了土地的主人,主人翁意识逐渐强烈起来,激发了农民的巨大爱国热情。在工业生产中,政府着手没收官僚资本,铲除封建思想的经济基础,参与其中的一些工人和知识分子也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的洗礼。因此,无论在农业还是工业生产中无不渗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正如薄一波所说“不管在工业生产中或农业生产中,也不管在商业交换中,都必须贯注以爱国主义的内容”[5]。

  三是教育人民反对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教育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抵制糖衣炮弹的袭击,更要防止资产阶级思想的渗透,于是党进行了相应的“三反”“五反”运动。“三反”是一个有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廉政运动,还是一场深入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在整个“三反”运动中,参与的民众范围逐步扩大到了人民政府和中央军委所属的各企业公司、学校、办事处等,演变成了人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运动,最后又集中到反贪污的廉政建设上,枪毙了多名贪污犯。“五反”运动则是特别针对资产阶级的不法行为,从头到尾都贯穿着对工人阶级的教育。 “五反”运动除了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恢复了国民经济,支持了抗美援朝,还使广大工人阶级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   四、 新中国初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方法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阶级、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等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如何针对这些特点来采取不同的方法是我们取得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

  (一)以青年为重点进行分层教育

  青年具有思想先进、文化程度较高的特点,但是青年对于我们民族发展史缺乏具体的认识和实践体验,因此,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受到了中共中央的特别重视。1953 年 6月,毛泽东在《共青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中强调“青年团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但在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当中,要有自己独立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特点”[6]。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农民的爱国主义教育方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运用易被广大农民接受度的大众传媒如广播、收音、电影等来进行教育;第二个阶段,在广大农村开展识字教育和扫盲运动。针对大部分工人阶级进行的是生产技术工作且文化程度比较低的特点,党从工人的认识规律出发,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工作。

  (二)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结合起来

  新中国初期,我国处于外忧内患的复杂历史环境中,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我们因时制宜将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革命英雄主义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引导人民群众明白爱国主义的核心是维护国家统一;另一方面,纠正青年中存在的狭隘爱国主义,引导其将爱国主义跟国际主义结合起来,让他们意识如果邻国有难,那我国就是唇亡齿寒、户破堂危。在抗美援朝中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如邱少云、黄继光等,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也为爱国主义教育提增添了新的教材。同时这些英雄身上所体现的国际主义又为新中国初期的爱国主义教育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

  (三)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新中国初期有三大著名的运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因此当时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通过群众运动以及“三反”“五反”等进行的。首先是抗美援朝时的爱国公约运动。爱国公约创造性的把爱国用条约固定起来,使人民有了可参照的对象,将平时的爱国行动更加具体化,使人民巨大的爱国热情跟自己具体的实际行动相结合,从而将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深入群众中去。这些群众运动, 不仅教育了广大人民,唤起了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使他们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经受了彻底的洗涤。正如郭沫若所说:“在抗美援朝运动中,我国人民受到普遍而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这就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政治觉悟。一年以来我国人民已经有80%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7]。”

  四、新中国初期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

  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适时的选择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政府的信任。新中国初期,面对内忧外患,党依靠着自身的优势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并为恢复国民经济做了一系列努力,顺利完成三大改造,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其次,点燃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热情,思想指导行动,思想支撑行动,爱国热情使各行各业的人民群众做好本职工作,为新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最后,在党的带领下,对外抗美援朝的胜利使人民群众内心充满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对内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各项经济建设,无不鼓舞着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一个和谐、稳定、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的新社会。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1949―1956)

论文搜索
关键字:爱国 爱国主义 教育研究 新中国 初期 主义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