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泛读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泛读教学中的应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11-25

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泛读教学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5-0076-5 doi: 10.3969/j.issn.1006-2831.2015.02.021

   1 . 引言

  传统的阅读教学法过分注重词汇和语法的讲解,基本模式通常为:单词解释―课文串讲―课后练习。不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结果造成学习者虽然已具备相当程度的语言系统知识,却仍然看不明白、听不懂、说不成。用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不具备完整的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方法虽然贯彻了学生对词汇语法的学习目的,但是,作为阅读更应当强调考虑文章的整体性。Hasan同意Halliday把语篇定义为“语义的单位”,即“在某种情景中做某事”的语言。也就是说语篇和语境密切相关,它不能脱离语境独立存在。这与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超句”的概念截然不同。语篇有很多特点,最突出的是“结构的统一性”和“组织的统一性”。语篇分析是英语泛读教学中的重要手段,能够结合语境、篇章结构、体裁特征等因素逐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全部涵义,阐述语篇分析的原理,探讨语篇分析的应用,分析它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篇层面上的阅读技能,可以为英语泛读教学提供一种新思路。本文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探讨语篇分析与阅读教学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应用语篇分析理论,可以改善过去重视词句教学而轻视篇章解读的状况,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和全面分析的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2 . 语篇分析

  2 . 1 语篇的概念

  语篇作为一个语言学术语,在不同的学者的著述中被赋予了各种不同的含义。Hoey(1983: 15)认为“语篇通常是指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的口语和书面语”(Halliday & Hasan, 1976; Quirketal, 1985)。胡壮麟(1994)指出“语篇是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它是广义的,既包括‘话语’(discourse)也包括‘篇章’(text)”。黄国文(1988)在《语篇分析概要》中采用的是韩礼德、夸克等的观点,他也认为语篇既是口头语言也是书面语言。然而,按照篇章语言学的观点:“篇章是指一段有意义,传达一个完整信息,逻辑连贯,语言衔接,具有一定交际目的和功能的语言单位或交际事件。它依赖于语境,可以被读者接受。是文字的而不是口头的,但包括口语材料,如小说、戏剧中的人物对话(刘辰诞,1999)。综上所述,语篇是一个有逻辑结构且语意连贯,符合语用和认识原则,可以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功能的语言整体(段云礼 & 孔祥永,2004)。

  所谓的语篇分析理论就是摆脱以词汇和语法为基础进行阅读的教学方法,它是把整个语篇作为基本阅读单位,从整体角度对全文进行深入理解、分析和评价。语篇教学,是以篇章为基本单位的教学方法,强调整体性原则,以内容为中心。教师立足于整篇课文的分析理解和掌握,先分析理解篇章结构,然后分析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衔接及逻辑思维的连贯,使学生在通览全文的同时掌握文章的主题,并掌握句子在表达篇章整体意义上所起的作用,避免传统阅读教学中孤立学习语言的现象。因此,语篇分析包括从语篇表层结构上入手的语法手段(照应、替代、省略等)、词汇手段(复现关系、同现关系等)和逻辑联系语;从语篇深层结构入手的篇际分析模式,它包括叙事分析、语境分析、体裁分析和篇章结构分析等。

  2 . 2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黄国文,1988),具体表现为语篇的表层结构。它指的是语篇中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或者说是语篇中一个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当语篇中一个成分的含义依赖另一个成分的解释时,便产生衔接关系(胡壮麟,1987)。通常情况下,衔接的手段主要有五种:照应、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衔接关系不是一种结构形式(form of structure),而是运用这五种手段,把语篇中结构上互不相关,但语义上互相依赖的各个成分联成一体的一种潜能。

  连贯指的是语篇中语义的关系,通过逻辑推理来达到语义的连接,是语篇的无形网络(黄国文,1988),具体表现语篇的深层结构。一个篇章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在篇章表现形式激活的知识中存在一个“意义连续体”(continuity of sense)。读者如不能发现篇章意义或意义连续体,一定是因为篇章所表现的概念关系结构与读者的先有世界知识不相吻合。连贯就是篇章世界的组成部分,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方式(刘辰诞,1999)。

  连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除了依靠衔接外,还要考虑句与句之间意义上的联系,语篇中句子的排列是否符合逻辑发展顺序。有的还要取决于说话者与听话者双方的背景和共有知识,甚至有时还依赖于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衔接是客观的,是篇章的一种特征;连贯是主观的,是对语篇的评价的一个方面,它只能由读者的评价来衡量。语篇的连贯是相对而非绝对的,连贯程度可以有一个较大的范围,从最连贯到不连贯,也就是说连贯是有等级的。然而,连贯却是语篇最基本的特征。

  2 . 3 语篇分析理论的优势   其一,有助于语篇中关联语义的理解。一篇文章中通常包含表面语义和深层语义,即关联语义。关联语义需要学生运用分析推理得出,它是语篇意义中无形的一层网。正如看似短小精悍的一篇文章,读起来越格外的有寓意。语篇分析的运用有助于全面理解文章的内涵,捕捉深层的关联语义,把握作者的真正写作意图。在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不仅是对已有的英语文字符号的表面结构的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文章中深层的语义关系,以便对文章做出分析和处理。

  其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篇分析理论的应用,可以改变教师只注重词句、语法,忽视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培养的传统教学方法。语篇教学法更注重文章语言的使用,引导学生查找文章的主旨大意,辨别主次要信息和干扰信息,培养学生全面分析、推理的综合能力,进而加快阅读速度,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语篇整体教学不仅为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其三,有助于学生角色的转换。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得出的阅读信息和一些词汇语法意义。语篇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必须参与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等认知过程,突出学生的参与性、交际性。在英语泛读教学中合理地运用语篇分析理论,有助于学生活跃思想,主动去思考分析,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起来。另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阅读信心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这样,学生通过英语阅读语篇分析的训练,才能真正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这才是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所在。

   3 . 语篇分析理论的实际应用

  阅读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灵活运用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在策略训练中除了教给学生阅读策略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培养他们的整体学习观,只有这样策略教学才能真正奏效,语篇分析理论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在大学英语泛读教学中,语篇分析理论的运用主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入手。

  3 . 1 宏观方面

  宏观策略指学生把握整篇文章、运用背景知识、抓住中心思想、理清文章结构等。语篇的宏观结构可分为文章体裁和篇章结构的方面,主要有:叙述语体、论证语体和说明语体等。下面将具体分析这三种常见的语体结构在泛读教学中的运用特点。

  3.1.1 叙述体

  叙述体结构也可称作记叙篇章结构,它主要是对人物、事件的发展变化的叙说和表述,英语阅读中大多数语篇为叙述体结构。拉波夫认为完整的叙述性篇章结构可以包括六个部分:点题(abstract)、指向(orientation)、进展(complicating action)、评议(evaluation),结果或结局(result or resolution)和回应(coda)。叙述文中总有一个线索贯穿全文的始终,它或以时间为线索,或以空间为线索,或以逻辑为线索(黄国文,1988)。典型的题材为人物传记类和轶闻趣事类,这类文章有时候会出现主旨大意或归纳之类的问题等。

  3.1.2 论证体

  论证体结构主要是借助事实和数据,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证明某个现象或事实的真实性或确认一种主张或观点的正确或错误。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常见的语篇模式有:归纳型的“特殊―一般”模式、推论型的“一般―特殊”模式等。另外,论证体语篇还有个特点就是段落大多有本身的中心议题,它通常出现在段落的第一句,有时也出现在最后一句,出现在段落中的也有,但较少(许迎军,2001)。论证体语篇在近几年的泛读教学中有所增加,而且有一定的难度,在阅读中多以观点辨认、细节判断为主。因此让学生掌握论证体的语篇结构模式有利于他们对语篇的深层理解和推断。

  3.1.3 说明体

  说明文就是用准确、简要的语言把事物解说清楚,释述明白。说明文章是一种章法灵活、结构复杂的文体,主要是对事物或现象的发生、变化、特征或功能进行介绍或解释,它通常有一个需要通过修辞手段解释和阐明的“话题”(topic)。说明文常见的语篇结构模式为“问题―解决型”,“一般―特殊型”,还可能是“匹配―比较型”。说明的方法有很多,如定义法、举例法、比较对照法,图表法,因果分类法等。说明文章通常包含大量的事实和观点,都有一个(或多个)明确的主题(theme)。命题的形式以细节判断和推理判断及词义推测为主。只要了解了这类文体的结构特征,把握文章重心,文章的脉络就会变得清晰。

  3 . 2 微观方面

  在近几年泛读教学中,可以发现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越来越多,从微观方面弄清楚这些复杂的句子,是我们正确理解语篇内容的关键。微观策略是指利用词法、句型和语法规则分析词句的策略,主要是指从语法手段、词汇的衔接、逻辑连接词等方面着手。

  3.2.1 语法关系

  这里的语法关系指的是连句成篇的语法知识,表面粘合性可以通过语法关系来完成,它包含了时间关联成分、地点关联成分、照应、替代和省略等等。

  (1)时间、地点关联词语

  时间关联词语是表示某一事件或一些事件先后或同时发生的词语。这些词语通常是形容词、副词以及介词短语。地点关联词语是指位置、地点和方向等意义的词语。通常是介词短语、形容词以及副词担任。

  例如:①I heard it many times as a child, whenever my family visited Aunt Bettie in the old house in Berry Virginia. Aunt Bettie was almost 80 years old then.

  ②Stanton wrote a letter of thanks to Bettie and signed an order to free James Van Metre from prison. But first James had to be found.   分析:①中的then可以理解为When she told us the story,属于同时性的词语。

  ②中的first意思是before James Van Metre was freed,这是表示先时性的词语。很明显,then和first这两个词都起了连接句子的纽带作用,使上下文连贯自然。

  (2)照应可以分为人称、指示和比较照应。照应是通过代词、限定词、指示词等来完成。

  例如:③But she also knew that she would not do it. This is how she explained it to me. “I kept wondering if he had a wife somewhere, waiting, and helping and not knowing―just as I was”.

  ④“I never did hate the Yankees. All that I hated was the war...”. That is how my great aunt Bettie began her story.

  分析:③中的this与后一句的含义照应,而it与前一句的意思照应。

  ④中的that与前面的内容形式照应,that通常只用于前照应。

  (3)替代与省略也是在语篇结构中起到纽带的作用。它们在上下文中分别替代或省略要重复的词语,使句子结构简洁、易懂。

  例如:⑤Like many other adventurers, Chichester had experienced fear and conquered it. In doing so, he had undoubtedly learnt something about himself.

  ⑥A: Not even a pair of high boots?

  B: No, not even boots.

  分析:⑤中In doing so代替experiencing fear and conquering it,这是替代关系。

  ⑥中的boots前面省略了a pair of high boots。

  3.2.2 词汇手段

  词汇衔接是指在语篇中通过关键词语的重复、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上下义等形式的重复或共同出现,使句子关系相互衔接。事实上,在大多数语篇中,语法手法、逻辑联系语和词汇衔接不会单一地出现,而是互相配合,交错出现,共同起着衔接、连接句子的作用。

  例如:⑦“Nothing but a pony?” my father asked. “Nothing”, I said.

  ⑧I saw him 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 He was watching me or something for an hour or two, drawing back the curtain so little lest I catch him, but I saw his face, and I think I can see now the anxiety upon it, the worried impatience.

  分析:⑦中的第二句重复使用了nothing一词,实现了表面粘合性,而且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⑧中的saw, looking out, watching和 catch 都具有“看”的含义,但方式不同。saw作看见解时,着重通过视觉器官自然而然地“看到”;looking out是“朝外看”的意思;watching具有“照看”的含义;而catch指“突然发现”。运用同义词除了达到句子之间相互连接之外,还使语言更生动活泼。

  3.2.3 连接词语

  语篇的连接词如but, moreover, so, for example, and, or等可以实现语篇结构的表面粘合性。它们分别表示转折、增补、举例和选择的关系,在语篇中运用连接词语,使上下文之间的语义关系更为紧密。

  例如:⑨I would like to go back as soon as possible. So it was arranged that Mr. Sam, one of Betties neighbors and friends, should go and help Bettie deliver Bedell to Union headquarters at Harpers Ferry in his wagon.

  ⑩Records showed that a James Van Metre had been sent to a prison camp in Ohio. But when the ragged prisoners were paraded before Bettie, James was not there.

  分析:⑨中的So是表示结果的连接词,它的功能是使上下句子之间在语义上相互联系起来。

  ⑩句的but表示转折,通过这些词来连接前句与后句,保持了语篇的连续性。

   4 . 语篇分析理论对英语泛读阅读教学的启示

  阅读理解作为外语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如何做到事半功倍,培养学生语篇分析是大学英语泛读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宏观导入,主要涉及对语篇背景知识的了解,体裁框架的教学训练。其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语篇的基本内容及篇章结构,为深入理解语篇打下基础。背景知识是理解特定语篇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背景知识的缺乏往往会造成阅读理解的障碍。教师在阅读教学的开始,应该适当地介绍有助于课文理解的背景知识。了解体裁框架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特定语篇的含义,抓住其重点。   第二个阶段是微观分析,主要涉及对语篇的字词句、逻辑关系、衔接与连贯、推理等教学训练。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语篇中的语言点,寻找信息传递的逻辑纽带,分析句子间和段落间的衔接方式,了解段落与层次的主题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整体把握语篇进而全面理解课文。语篇分析教学虽然强调整体教学法,但并不排除那些比较重要的有助于篇章理解的字词句的教学。

  第三个阶段是整体把握与吸收。主要涉及学生在仔细理解语篇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分析获得语篇的主要内容,概括语篇的中心思想。推理活动贯穿于整个阅读理解的过程,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找到语篇中蕴含的深层意义。因此在这一阶段中,推理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对内涵深的段落甚至整个语篇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推理,找出内涵和外延意义,毫无疑问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5 . 结语

  阅读理解的能力和技巧,一直是国内外语言工作者穷极思考的问题,在今天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不能把眼光停留在传统的字词句解读方式上,而应高屋建瓴,用语篇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通过上述对语篇分析理论的探讨和具体的实例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用语篇分析理论来指导大学的泛读教学实践并非曲高和寡,而是切实可行且卓有成效的。在重视培养学生语言实际能力的今天,教师宏观上掌握语篇分析的相关理论,微观上灵活运用语篇分析的方法和模式,用它们来补充传统的句法教学,才能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分析、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实践能力,使学生由惧怕阅读、厌倦阅读变为敢于阅读、乐于阅读,从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泛读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搜索
关键字:英语 大学英语 应用 教学 分析 大学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