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新时期加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思考论文

新时期加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12-07

新时期加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043-03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师生数量、资产购置、基建投资规模和经费总量都大幅度增长,高校在招生录取、经费使用、基建工程、物资设备采购、干部聘用等方面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权,高校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高校腐败案件呈增长态势,成为腐败问题较为严重的社会领域之一。

  一、加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题中之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两个责任”,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通过全面梳理各类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的举措,建立系统科学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有利于高校强化廉政风险防控的顶层设计,有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落实也为高校建立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使党委成为廉政风险防控的组织者、推动者、执行者,使纪委回归到监督、执纪、问责的主业。

  2.加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要求。健全现代大学制度是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行现代治理的重点途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重在制度建设,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高校管理监督机制相对滞后,后勤领域治理困难、基建领域监管不易、科研经费管理失范等问题凸显。廉政风险主要存在于权力运行和资源配置之中,并且以职务活动为核心,通过将风险管理、负面清单管理和信息管理等理念引入反腐倡廉实践,掌握反腐倡廉建设的主动权,增强反腐倡廉的预见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通过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提醒约谈,红红脸、出出汗,以咬耳扯袖的方式进行提前防范,实现从案后惩处逐渐发展到案前预防,充分运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有效遏制腐败增量,提高管理绩效。

  3.加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健全惩防体系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出台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重中之重,就是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注重治本,注重预防,注重制度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完善体现教育系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高校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立足于防,着力于不能腐、不想腐,通过厘清权责清单,规范权力运行流程,排查廉政风险点,提前化解权力运行过程中各种容易诱发腐败的风险,以惩促防,预防为先,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教育、提醒、保护好绝大多数。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注重治本、注重预防的重要途径。

  二、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机制的基本内涵和原则

  (一)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基本内涵

  1.廉政风险点的内涵。任何掌握权力的部门和个人都客观存在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因而应将预防腐败具体化为防范廉政风险。所谓廉政风险点,就是领导干部在执行公务或日常生活中有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工作领域。根据公共权力的特性及高校腐败行为发生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廉政风险点分布在:掌控公共权力或公共资源,能为他人带来直接或间接、近期或分期的不当利益和好处(包括名誉地位),从中牟取私利的单位、部门和工作岗位;权力较大、较灵活,有自由裁量权的单位、部门和工作岗位;权力运行需要公开、需要民主决策、需要行政和监察机构履行职责的单位、部门和工作岗位;没有直接拥有人、财、物的支配权,但可借助工作中的权力和机会牟取私利的单位、部门和工作岗位;在高校腐败案件发生比较频繁的单位、部门和工作岗位。根据以上特点,高校的工程建设、招生考试、科研经费、学术诚信、基建后勤、校产、物资采购、教育收费、干部选拔、职称评定、人才招聘等领域和环节容易滋生腐败,成为重点防控的廉政风险点。高校下设的二级学院从业务职责和日常内部管理运行两个方面着手,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所涵盖的工作事项包含,集体领导与民主决策、人事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资产管理、外事工作、公章管理和其他党政事项审批等9项重点事项。

  2.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一项以促进高校纯洁性为目的,以规范领导干部权力运行为重点,以深化反腐倡廉教育为基础,以现代科技手段为支撑,不断深化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工作机制创新,其核心是围绕高校权力运行,通过廉政风险的查找和评估,确定廉政风险点及其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完善制度、严格管理、强化监督,有效防范和控制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本文所指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指高校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目标,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以“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为指导,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加??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建立起重点防控、逐级管理、责任到位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二)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基本原则

  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核心是通过机制的制约和制衡,化解和降低廉政风险,同时对机制进行优化,防止主观偏差和客观环境侵扰。具体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任何系统都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和环境适应性三个特征。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一个有内在关联的有机系统,主要包括廉政风险管理设置的组织机构、适应风险防范管理的工作流程、关于风险管理防范的管理知识、人员合理配备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况等。在整个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系统中,抓住工作流程这个关键,以规范和制约权力为核心,以权力运行的重点部门、重要环节和重点岗位为切入点,积极探索重点防控的工作机制。将高校人、财、物权力集中的岗位和关键环节纳入重点监控管理范畴,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照职责定位查找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工作风险,通过明确权责、规范流程、完善监控等手段,探索权责分明、制度有效、监督到位的机制。

  2.整合性原则。整合性思考在寻找影响决策的因素的时候,主动寻找与决策相关的潜在关键因素,能够带来新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从诸多关键因素中整合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廉政风险防范机制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体系,涉及机构设置、岗位职责、制度建设、风险评估、监督考核、防范措施等众多因素,需要认真分析关键因素和因果关系。通过整合性思考可以发现,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关键在于对制度的有效管理,通过落实各项防控制度,建构起廉政风险防控系统,在预防腐败的关口发挥作用,打造优良环境。

  3.创新性原则。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改革创新也是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要求,高校反腐倡廉工作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将预防腐败的要求融入各项改革和政策措施之中。

  4.有效性原则。根据部门和岗位职责,立足规范管理和“过程防范”,以提高防范能力和防控效果为目标,以工作流程为线、工作环境为点,认真查找每一个岗位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采用切合实际的工作步骤和方法,推进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进一步提高干部的廉政风险防范意识,扩大廉政风险防范有效范围。

  三、加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高校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廉政风险防控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它将有助于化解权力运行中的廉政风险,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党员干部犯错误机会,从根本上起到保护干部的积极作用。高校党委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廉政风险防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部署和检查指导。学校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学校主管领导具体抓,各二级单位主要领导认真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开展廉政风险防控与加强科学民主管理、深入推进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惩防体系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党委担负主体责任,纪委担负监督责任,领导班子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带头查找廉政风险,带头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带头抓好自身和分管范围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二)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推动权力运行规范化

  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从人、财、物等关键部门和重点环节的规范管理入手,制定、修订和完善廉政、管理、监督等各类制度,对业务流程进行倒查,找出管理漏洞和制度缺陷,建立制度“废、改、立”清单,完善内控制度体系,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制度体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认真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议事规则。完善“三重一大”制度的实施细则,制定“三重一大”执行的监督制度。健全程序性制度,严密管理流程设置,加强权力运行标准化建设。实现通过制度来管权、管人、管钱、管事,通过制度的有效实施来压缩风险空间,减少权力的自由裁量度。

  (三)规范办事程序,推动操作流程规范化

  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强化“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完善干部选拔、财务预算、基建采购等办事程序,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执行财务预决算制度,规范基建采购办事程序,做到公开透明、规范合理。

  (四)创新监督方式,推动廉政监督网络

  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以校内工程建设、招生考试、岗位设置及聘任等工作为重点防控“风险点”,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建立立体监督体系,按照隐性权力、显性权力、顶层权力、基层权力四类权力的不同性质和表现形式,实行不同的监督方式,建立立体监管体系,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实现“关权入笼”。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实行跟踪审计制,从工程招标到工程验收,全程监督整个工程的进展情况;对招生考试、岗位聘任等关键环节,纪委监察室人员加强事前、事中、事后?O督。采取领导自查、纪委监督、群众监督等多维度监督方式,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开通举报热线、设置意见箱、建立网络后台监控,进行多渠道监督,构建网络化、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体系。

  针对高校权力运行中的风险和监督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超前预防,前移关口,以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为抓手,以制度机制建设为核心,以规范工作流程为重点,以立体监督网络体系为支撑,全面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和同步监督,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使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进一步显现,形成廉洁教育生态。

新时期加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廉政 时期 机制 风险 高校 建设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