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教育改革探索论文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教育改革探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12-09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教育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60―02

  一、工程教育改革方向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工程教育改革指出了方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目的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教育改革就是要培养高质量的工程师。对于高质量的工程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前工学院院长布朗(Gordon S.Brown)根据工程师在社会中的职能作用,将工程师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工程科学家,也就是具有抽象思维的研究型人才;二是创新发明家,也就是具有创新能力且能发明创造的工程师;三是现场工程师,也就是现场维护机器或工程系统的工程技术专家;四是技术规划和管理工程师,指以科技活动为主的在领导或管理部门工作的人。

  研究型和教育型高校培养的工程师各有不同。工程师不等于技术员,除了具有基本的操作技能,还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并且能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实际贡献率。高校工程教育培养模式要适应现代工业对工程师素质的要求,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教育的目的应该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尤其是要具备较强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二、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1.“工程”意识不强。我国大多数高校工程教育培养目标趋同,没有形成高校自己的特色。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掌握一项专业技能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所以,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重点抓学生专业技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校培养人才的思想是“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认为应用型高校的基础应该是学科基础课,后来提倡素质教育,又把人文素质也作为基础,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能力”。目前的经济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工程师,不仅需要有综合素质,更要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要重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增强他们的工程意识。

  2.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工程教育目标是培养创新能力强的工程师,传统的培养模式还是按照专业培养人才,在培养方案中,必修课很多,学生自主选的课很少。很多专业培养方案陈旧,没有经过调研和分析,适应不了经济发展,培养模式不灵活。当前,我国很多高等工程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开始探索多样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3.创新实践能力不够。本科生存在动手能力不强的严重问题,培养出的学生不知如何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这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相悖的。工程教育之所以要重视实践经验,是因为工程师不能单凭理论知识,还需依靠实践经验来识别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

  4.教师的工程意识需要加强。工程教育在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过程中,教师的工程意识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高校教师一般分为科研型和教学型,走在学科技术前沿的教师有的只注重科研,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型教师只是一届一届地单纯地把书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缺乏创新,而且大部分教师没有在企业里工作的经历。杨敏在《工程教育改革中教师的角色转换和重新定位》中指出,目前,中国需要拥有大量既懂理论又懂工程实际,既有工程科学知识又懂教育学的工科教师。

  三、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教育改革思考

  1.加强工程教育意识,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型工程教育人才就要有牢固的创新工程教育意识,来不得半点虚假浮夸,不然,创新型工程教育只是纸上谈兵。应该加强“工程教育理念”,巩固发展学校特色,树立“重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指导思想。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基层一线的技术应用人才,强调学用结合,直接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区别于一般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同。新建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面向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工程领域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进行的高等技术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以及创新能力,并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毕业后可以在公司企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从事科技含量高、综合性强的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除了现有的“中外办学”、“校企合作”、“校际交流”、“顶岗实习”培养模式,还要注重学校整体的课程体系设置,加强学校工程教育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教育要避免“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养”,过分重视人的技术价值、工具价值,忽视人自我发展的价值、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等问题,要从片面强调学生的职业素质转变为兼重综合素质。

  3.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可以采取“点、线、面”的思路。点课程即各种类型的课程,包括人文类课程和按照自身兴趣、特长选的课程;线课程即专业核心课程,是加强专业技术能力的课程;面课程是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这三者的关系:点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除了专业核心课程以外的所有理论课程,客观上为线课程服务;线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面课程和点、线课程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包括点、线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点、线、面”要注意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再用知识解决问题,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我。在实践中运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到的知识,是一个综合。按照这种课程体系设置思路,课程可以分为“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等平台,每个平台中设置必修和选修,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   4.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很多高校尤其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很重视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多年来,在实验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忽略了和社会的联系,因为学生毕业后最终是走向社会进入企业的。“怎样使学生更好地融人社会,更快地熟悉业务”是现代工程教育改革需要思考的问题。企业是促进教育创新和变化的重要力量,不仅是教育的消费者,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人才培养、新思想和新方法的产生基地。企业应尽早参与到学生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来,缩短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另外,企业也应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空间,供学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学校应有相应的考核评价文件。

  5.提高工程教育教师队伍素质。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重要的是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育人的本领。首先,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根据工程教育新形势,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因此,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同时还要“以人为本”,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利用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法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要完善教师队伍的结构。对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具有工程实践的经历非常重要。学校应该选拔一些优秀的教师进企业学习,教师在职称评定时,可以把工程实践背景作为考察的一个重点。学校也要充分利用产学研结合的有利条件,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现场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关键是要把这支现场队伍的建设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教育改革探索

论文搜索
关键字:本科院校 应用型 教育改革 本科 院校 改革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