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学生党员动员能力现状探究论文

高校学生党员动员能力现状探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1-26

高校学生党员动员能力现状探究

  动员,一般是指为了实现某一政治目的,国家对于社会各种资源的整合过程,是一种战略性的手段。国家通过政策制定和意识形态宣传,集中政治资源,实现执政合法性的认同;政党通过游说、博弈、感召、宣讲、说服等方式完成政治资源的汇聚。狭义的动员,指战争或者革命时期集中式地对社会资源快速获得的过程。政党动员,体现了政党的基本属性,使其建立的政治体制在共同体内良好地运转。在现今和平年代动员的意义更广泛,动员形式也更多样化。

  现代民主国家政权组织方式大多是政党政治,我国也不例外。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唯一合法的执政党。当它由革命党变成执政党,其政治功能的重心会发生一定的调整。政党的一个重要属性就是动员和感召能力,这一功能贯穿着政党的存在过程,而当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其政权分配与对国家的领导重合,蕴藏在政党属性中的感召动员能力渐渐演变成国家的动员能力,这就对政党使用的感召性工具以获得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防止其功能过度倾向于资源整合,而忽略社会动员。

  中共党员是我党进行政治组织工作的最基本的单位,党员贯彻党的政治目标,传播政治信仰,建立政治认同,从而在我国各类组织、阶层、行业中体现我党的先进性和领导力,保证中国各方面发展沿着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方向有序前进。

  一、从动员能力的视角看当代中共学生党员的特点

  在我国的高校中,党委对高校工作的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宣传和组织工作上,而这两个功能最终指向的是党组织及其成员对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动员。学生党员既是学校党组织开展组织工作的基础,又是教育的主要对象。

  1.角色不稳定性和稳定性的交叉。

  高校学生党员,一方面是学生,具有社会角色的不稳定性,毕业后重新建立社会中稳定的角色,求学阶段不属于特定阶层,不完全社会化,他们受到学校组织化管理。在政治性的活动中,学生很少成为独立的政治参与主体,即不是实质性的利益集团。学生大多数的政治参与带有社会公益性,没有实质群体的代表性。另一方面,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员,要以党内相关规章和准则要求自己,不分长幼;在政治立场上要明确而坚定,遵守党的领导,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参与党组织生活,要进入同志式的话语体系,这种角色不论是学生阶段还是走入社会后开展社会建设,都具有稳定的一致性。

  2.党员身份日渐符号化。

  学生党员的产生基本来自于学生群体中综合素质较为优秀的分子。党员身份在高校的认同就等于精英或者某项社会工作出类拔萃的代表。学生用党员作为评价字眼时往往和德才兼备的社会普遍评价挂钩,容易忽略党员的政治属性。学生在认可学生的党员身份的同时往往和党员党性的割裂,这也导致学生的入党动机难以测量和证实,最后只能通过学习成绩和学生工作,甚至特长体现入党积极分子的独特性,学生党员更在乎这种身份的标签作用。

  3.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任职相重合。

  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威信较多来源于其具体学生的工作,而学生工作也能更直观地考察一个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学生党员在学生工作中更能显现出党员的先进性,这也成了考察党员素质是否过硬的一项指标。我们从工作性质可以看出,学生干部的“行政性”明显,也有很多“责无旁贷”完成的工作,因此,学生党员若不具有学生干部身份,就不易观察到他在学生群体中的主动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也不容易看到他作为党员在宣传和践行党的宗旨的时候的感召力。另外,基层党组织本应在群众中普遍发扬的动员、宣教、说服功能,不能很好地在学生党员角色中体现,甚至党员动员的合法性、力度、深度更多来源于组织“命令―服从”职能关系而非政党权威。

  4.党内竞争机制在学生党员的产生及其干部选举中体现较弱。

  多数情况下,党内民主的理念在学生组织中没有明显的概念,民主集中制并没有在学生党员及各类学生组织中充分地体现,甚至学生党组织内部的学生党员也会习惯依靠思想政治老师的把关和安排。

  当高校在不断增强学生基层党组织渗透力的同时,学生基层党组织也面临着有效渗透的问题。学生党员作为高校学生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分子,有一定的学生群体领导者的属性。这一属性最主要的体现应该回归一个政党本来功能,即通过动员对社会资源进行汇聚,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由以上分析我们看到,学生党员目前的角色和实现其本身应该擅长的动员能力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二、高校学生党员的主要动员内容

  1.实现价值认同。

  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动员过程主要是实现政治认同。政党认同包括三个过程,认同现代国家是政党政治的国家这一主流;认同我国的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认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和合法性。学生党员要有能力通过灵活的思想工作,渗透到学生群体中实现并强化这些共识。高校学生工作中思想宣传动员效果,应该体现在职能部门的有效贯彻和学生的积极响应中。

  2.实现政策响应。

  党委领导下的行政负责制的组织体制,从学校层面到学院层面,无不例外地坚持这样的原则。因此,学校、院系等正式行政组织作出的管理决策需要学生党员的积极响应,首先是理解和接受,再进一步通过畅通的渠道吸引相关的学生参与,同时还有学生参与的政策实施的反馈,行政组织进而对政策进行修正。这才算基本实现了一次有效的政策认同。在提倡学术自由的高校组织中,个体自由的过分声张会抵消集体参与的热情,最后也容易消解学校政策服务学生的初衷,导致管理不良,沟通不畅。如果仅靠刚性约束,高校各项工作的辐射面就会变窄,政策不适应的反弹明显。这个时候,学生党员朋辈间的软性动员是不可或缺的助力,让决策的响应成为更好的循环。   3.实现资源汇聚。

  任何时候资源都是具有稀缺性的,动员的初衷即是能够为了某种政治或者组织目的有效地聚集资源。我们常把宣传和动员放在一起使用,说明当今意义的动员,不止限于在强制力之下利用法律、政策、制度规则实现资源配置,更多的资源需要通过运用有效的宣传、教育、引导、说服,以吸引动员对象“心甘情愿”参与到组织目标实现上,让人、才、物、力、信念、舆论、意志等通过非刚性手段聚合,达到对统一资源的认同,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完整的目标,是动员的最高水准。

  三、高校学生党员动员能力培养的意义

  “长期以来,社会动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最大限度地把广大人民群众动员起来,是我们党的工作法宝,也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成就的主要经验之一。”[1]在高校学生党员作为中共源源不断的年轻而优质的成员,在学生党员中将动员这一功能强化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1.促进学生工作,以软实力促进制度性功能的发挥。

  当学生党员同时又是学生干部时,其具有的双重身份可以被更高效地利用起来。在学生的动员行为中,学生党员既是组织工作的主力,又是被动员说服的对象。学生党员对学校政策和学生工作有较好的理解,并会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传递主流价值观和学生工作理念。学生党员个人身份的这种双面性,也就能帮助更多学生干部和学生工作对象了解和习得学生党员干部传递的思想和政策。

  2.占领更广阔的主流舆论阵地,实现政治认同。

  思想政治工作是大学生价值观养成和培育的重要方式,学生党员动员能力的提升也是思政工作的创新,进而推进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学生党员的动员工作和示范作用,是建构党员完整而成熟的价值观的过程;同时,学生党员生活在学生群体之中,面对日渐多元的学生思想,学生党员可以在学生中影响主流舆论,其朋辈示范能够将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和组织行为方式体现在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学生党员的引导传播,能较好促进学生群体对中共指导思想的认同和习得,优化政治动员形式,促进政党执政合法性根基的建设。

  3.有助于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能力,推进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领导水平。

  党员队伍的素质能力,对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决定性作用,也是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高校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极具可塑性的年轻力量,从学生党员就开始培养动员能力,是提升党员队伍素质能力的重要举措。动员能力的培养将在思想政治领域提高党员的自觉性、纪律性、政治性,提升其理想信念、大局意识。良好的政治动员,可以保持党组织的活力,调和人民群众的不同矛盾,提高社会共识度,继而能提高党组织在人民群众中的领导能力。

  4.提高学生党员先进性,更好地发挥党员在学生中先锋模范作用。

  学生党员通过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形式将执政党理念和组织原则有效传播,是从某种程度上体现政党组织发展的实力和影响力的过程,因此,学生党员的动员能力的培养能够推动学生党员整体政治素养提高,坚定其政治信仰,使政党保持鲜明特色和执政路线;执政党成员在时代角色的要求下重塑、恢复和完善其动员能力的过程,能够帮助党员深入群众,加深群众基础,学生党员在群众中将提高个体的影响力和责任感,动员这一实践能力也使党员的先锋和引领作用在群众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进而体现其执政理念的优越性。

高校学生党员动员能力现状探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动员 党员 现状 能力 高校 学生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