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论我国大学教育与公民社会的构建??论文

论我国大学教育与公民社会的构建??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1-28

论我国大学教育与公民社会的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251-02

  当前我国经济虽高速发展,政治文化的发展速度却没有跟得上经济的步伐,导致现代大学生的信仰缺失问题严重,而公民社会目前是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对公民社会建设有着迫切的愿望。[1]大学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主要场所,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要建设者,因此大学教育和公民社会建设密切相关,只有从大学时期开始,培养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够大力促进公民社会的建设。

  一、我国公民社会理念的提出和发展

  上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进入重要的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社会出现了很大问题,于是人们开始研究西方的社会结构和形式,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解决我国的社会问题,公民社会的理论就是在这个时期进入我国。[2]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公民社会的理解,都是建立在美国学者提出的三分法基础上,三分法将社会分成政治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公民社会和经济分离,应该是独立于政治和经济。我国的学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公民社会应该是政府系统、市场和企业之外民间组织和关系的总和。在公民社会中,普通大众可以参与改善现实的境遇,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公,而我国的国情刚好需要公民社会。社会是国家和政府的真实写照,在公民社会里,普通大众的参与性更强,能够很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环境。与传统的社会相比,公民社会可以很好地维护社会公平,对于促进法治社会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理论作为西方思想的产物,显然无法完全适应我国,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必须和我国传统文化融合,形成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

  由于发展的时间较短,我国虽然具有了宗教组织、慈善组织、工会等多种公民社会组织形式,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这些社会组织还处于发展的初期,组织建设、社会责任等都不够完善,公民社会的建设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不是国家的一种行政手段。各种形式社会组织的存在,不是为了对抗市场经济,而是社会住在一起市场经济的一种写照,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建设,世界范围内著名非政府组织数量超过了八十个,这些组织的存在,对于世界和平、健康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包括能源环境、女性地位等各种问题。这些组织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很好地折射出了社会的一些问题,相比之下,我国民众的公民意识较差,公民意识是个人在自己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是宪法赋予每个人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具有足够的国家和社会责任感。

  二、大学教育与公民社会的关系

  大学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公开参与精神和规则意识,而公民社会强调的是人本主义、多元主义以及公开性和开放性。大学的教育中,注重人自身的解放和完善,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良好的人格和品质,同时大学的思想自由,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自由追求真理。大学教育的包容性很强,倡导多元文化,学生可以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去探索未知的社会。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大学无疑是先进理念的汇聚地,大学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交流平台,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加入到社团中,这些社团采用学生自治的方式,自我进行管理,与公民社会中的社会组织非常相像。将人从完全的自然状态变成社会状态,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的,社会状态就是要遵守相应的规则,具有相应的公共精神和公民品质,懂得遵守社会的各种规则和制度,成为一个高素质的公民。

  公民社会追求人本主义和多元主义,人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公民社会是要满足每个人的利益追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民社会是很多个人的组合,其追求每个人的权利和价值,刚好符合国家和政府的根本,传统的封建社会中,臣民是主流的思想,中央集权和专制是主要的社会形态,普通人民大众无法保证自己的基本权益,很多人都是没有尊严的生活,更无法参与到社会的治理等。而公民社会中的人本主义,认为公民个人权利是至高无上的,政府部门存在的意义是为了实现和保护这种权利,政府需要得到公民的认可,政府行使权利也需要相应的法规来约束,不能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公民社会中的多元主义,指的是社会组织的多样化,每个领域都有可能出现代表性的社会组织,由这一领域的人自愿组成,或者具有相同的利益诉求,大家可以同时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国外的学者认为,基于多元利益结构的多元价值观,是社会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公民社会比如是独立于国家、市场的,具有足够的自治能力,能够为个人提供精神归宿。[3]公民社会中的组织,具有公开、公平、公正的特点,人们可以自主地进行选择,组织所有的信息都是开放的,成员之间没有任何的壁垒,组织活动时间和空间都不会受到限制,当然公民社会中的自由也要在法治的基础上,人们需要遵守社会秩序和法律法规。综上所述,大学教育和公民社会建设的目标相符,良好的大学教育,可以为公民社会建设提供合格的人才,只有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独立意识、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才,才能够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采取实际的行动,勇敢追求公民社会,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

  三、大学教育对公民社会构建的作用

  (一)宣传作用

  目前我国的大学主要有民办和公办两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民办和公办大学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大学内部都有很多学生自发组成的社团组织,尤其是一些综合性的大学,学生的数量基础很大,给社团组织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社团组织的规模和数量都比较大。这些社团组织在日常运营中,难免会与社会上的非政府组织有一定的阶层,作为学生社团的参与者,也是公民社会的实践者,如在校外所做的一些志愿活动,都属于公民社会的范畴,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对公民社会的宣传,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身边的人,引导普通大众公民意识的觉醒,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二)提供人才

  大学作为重要的教育机构,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培养人才,公民社会的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只有真正懂得公民社会的内在意义,充分理解公民社会的重要性,这些未来社会的主人,才能够投身到公民社会的建设过程中。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很多大学都开始借鉴西方的综合性大学,建立了自己的科研组织,每所大学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人文社会学科或者自然科学等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这些人的素质较高,对于公民社会有着至关的感受很好地推动了我国公民社会的建设进程。大学要想培养出符合公民社会需求的人才,首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文化水平,以及足够的社会责任感,还要有变革精神,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促进公民社会的建设。最后是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让学生懂得捍卫自己的权利,只有这样的人才,进入社会后才能够推动公民社会的建设。

  (三)通过网络建设公民社会

  近些年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在网络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任何人都可以接入到互联网中,而在网络中人们的身份相同,没有地位上的差异和贫富的差距,每个网民都是网络社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这无疑就是一个公民社会的缩影。相关的统计表明,目前我国影响力较大的舆情,基本都是通过网络爆料引起的关注,而网络用户群体中,学生所占的比例在三分之一左右。学生作为网络社会的主体,对于网络公民社会的建立,显然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如果能够将这种力量持续发扬下去,学生进入到社会中,用自己的切身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就可以促进公民社会的建设进程。

  大学教育是公民社会建设的基础,考虑到我国的国情特殊,不能完全按照西方的理论,要以我国公民社会的特征为基础,借鉴国外公民社会发展经验,慢慢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发展公民社会的道路,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公民社会准则、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等。大学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培养人才,年轻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具有足够的认识,亲身投入到公民社会的建设中,相信这样大量的建设者进入到社会中,必然会推动我国社会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最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

论我国大学教育与公民社会的构建??

论文搜索
关键字:国大 国大学 公民 社会 教育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