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民俗艺术元素在当代壁画中的应用论文

民俗艺术元素在当代壁画中的应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3-13

民俗艺术元素在当代壁画中的应用

  一、当代壁画艺术特征简述

  壁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十分久远,它代表着中华美术发展的巅峰。今天,壁画仍然备受瞩目,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艺术家怀揣着热忱积极投入壁画创作之中,作品或陈列在国内外知名艺术展中,或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公共建筑内,成为与人民群众生活密不可分的实用性艺术形式。21世纪之后,壁画艺术以其公众性、时代性而被视为当前公共艺术以及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壁画艺术的公众性

  20世纪中国壁画艺术创作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其多样性的格局已然形成。纵观当前壁画作品,从抽象形式到具象形式,从装饰性到表现性,壁画创作几乎囊括了所有流行的艺术流派,更满足了不同审美趋向的观众的需要。作为既要美化建筑环境,又要依附于建筑环境,还要满足公众审美需求的艺术形式。作为一种公众性的艺术形式,壁画艺术必然是面向所有人的,而不是针对某个层面群体的“象牙式”艺术。因此,它必须坚持“从众心理”,以“众”之所需为创作根据,反之,缺少“从众心理”的壁画作品,必然不能被公众接受,那么壁画作为“公众艺术”的意义和价值也就随之消散。因此,当前壁画创作大都以公众的审美诉求为主,以文化的视角审视生存空间,将建筑环境与公众审美诉求等因素综合一体,体现壁画艺术的目的性和功能性。

  (二)壁画艺术的时代性

  时代是艺术发展的基础条件,而艺术通常是反应时代精神的载体,壁画创作是对这一点最好的诠释。纵观古今中外那些优秀的壁画作品,无一不充斥着对所处时代的深刻思考,也无一不反映着所处时代的艺术特征,如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张世彦、杜飞等著名壁画家,其作品中深邃的内涵、明确的时代特征、独特的精神层面无不让人有所感、有所思。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壁画的公众性也决定了它的时代性。因为,公众是身处时代的公众,公众的所思、所求都带着时代的特质,而要满足公众的需求,壁画创作就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的特征,体现时代的特色。

  综上,公众性与时代性这两大最主要的特征决定了当代我国壁画创作的前路。进言之,“‘85新潮’美术活动大量挪用西方现代艺术的语言方式,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青年美术家们几乎把西方上百年艺术发展的方方面面尝试了一遍……它的意义在于引起了中国美术多元倾向的发生”。[1]在长期的模仿、借鉴中,中国艺术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模仿和借鉴不能解决中国艺术创作的问题,也不能促使我们成为自己,恰恰在不断地模仿中我们丧失了本有的东西。于是,在创作中自省,在自省中寻找自我,传统艺术精神的回归成为如今艺术创作的主旋律。当壁画创作不再模仿和借鉴、当人们渴望走民族之路,壁画的形式语言问题自然而然地成为摆在人们面前。这其实是一个从学习到自我表现、再到超越自我的创新过程,这里包含着壁画创作对艺术的探知以及对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严肃思考。

  二、屏南廊桥概述

  (一)屏南廊桥的价值

  从廊桥自身的意义上看,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核的外在表征之一,却几乎被人遗忘。它屹立在河流上的廊桥,见证了岁月的流逝,关系着古往今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生历程。同时,它又有着极强的使用价值、审美价值、经济价值以及政治价值。因此,有人将廊桥视为凝结着华夏文明和中国智慧的艺术品。进言之,廊桥一方面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其自身坚固、科学的设计,多变唯美的风格,无一不是自身文化系统同趋深邃的体现;另一方面,廊桥横跨河流,联系着两岸的民生,也默默促进着两岸文化、民俗、宗教等领域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反映着人们在文化、思想、心理等方面的趋同,呈现着独特而浓郁的华夏气息。

  (二)屏南廊桥的现状

  史料记载,屏南的木拱廊桥最早的始建于宋代,其余分别始建于元代、明代和清代,现存的木拱桥都经过历代多次重建或重修,得以保存至今。据《中国古代桥梁技术史》(1986年版),全国木拱桥11座,其中福建屏南3座,这一记载属不完全统计。后经调查,全国现存木拱廊桥近80多座,主要分布在闽东北和浙西南地区,屏南境内的木拱廊桥有50多座,现存的木拱廊桥还有13座,是全国现存木拱桥数量最多的县份之一。廊桥,又称叠梁式风雨桥,俗称“厝桥”。它是用两组共61根圆杉木作为纵梁,与10根横串梁木交叉构架成八字形拱架,然后在拱架上横铺木板,再在木板上盖以4柱9檩穿斗式构架的桥屋。整座桥不费寸片铁,只凭椽靠椽、桁嵌桁,衔接严密,结构稳固,桥底拱而桥面平,其建筑工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桥梁工匠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这种如桥似屋的独特建筑,形似北宋张择揣创作的《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但与虹桥相比、建筑风格已由捆绑结构发展为榫卯结构,而且还增加了桥屋。桥屋正中是一条长廊式通道,两边是长木凳。桥屋的梁上记载了建造年月、捐款人、桥筹建者和建桥工匠的姓名,有的还书写着对仗工整、富有诗情画意的对联。”[2]类似这种木拱廊桥在屏南以及中国南方地区十分常见,它们横亘河流两岸,既是居民们日常必要的交通工具,又是旅客乘凉歇息、躲避风雨和观光游览的人文胜境。

  三、廊桥融入当代壁画创作的方法与意义

  (一)屏南廊桥融入壁画创作的方法

  屏南廊桥与壁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二者的结合既体现了时代的需要,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但是,选择以廊桥融入壁画创作,并不是无选择、无分析的直接“拿来”,而需要我们选择、解构以及重组,抽象为民俗艺术元素形成壁画廊桥形象。本文仅从艺术形式、材料选择、意境构造三方面做以简单的阐述。   1.艺术形式上坚持化繁为简

  将廊桥提炼为民俗艺术元素,首先需要简化其造型。廊桥形象历经时光的粹炼,蕴藏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和奇思妙想,因此在形象上具有明确的民族风格,融入壁画后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气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将屏南廊桥的形象一成不变地照搬到壁画中。反之,应该将外形复杂的廊桥加以具体分析,找到其中最能代表廊桥艺术特征之处,如桥体拱形设计、桥面加盖的飞檐,等等,再将其放入具有现代气息的环境之中。如此重构古老的廊桥,不仅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的特质,也可在传统文化与时代紧密衔接之中呈现一个崭新的中国。

  2.壁画材料上坚持中西合璧

  从壁画所用材料上看,中国古代壁画的制作大多数以石、泥、砖为载体,在砂砾条面涂抹掺有干草的粗泥,干后再涂掺有麻筋的细泥,在绘制中还要掺动物皮、骨熬制的胶液调和大白粉、高岭土一类调和剂,而西方壁画选择材质则更为多样,如著名的湿壁画、坦佩拉方法、蜡画,乃至现代的丙烯画,等等,选用的材料从水、泥、动物油脂到蜂蜡、糖汁、禽蛋液体等应有尽有,在蜡壁画的创作过程中还要用火炉烘烤等办法。中国传统壁画大都是干壁画(在粗泥、细泥、石灰浆处理后的干燥墙面上绘制),兼使用动物胶调和颜料。动物胶虽然具有粘结的作用,但干后不结膜、无反光,颜料的色彩效果干湿变化大,也会出现变色的现象。而西方壁画使用多种材料,有较好的反光结膜以及防水性,颜料与底面胶结合十分牢固,光泽鲜艳,色彩在干湿时变化小,即便百年之后也会呈现丰润的效果。

  可见,西方壁画在材料上的选择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在当代壁画创作的选材问题上,可以继承中国传统壁画材质选择的精华之处,兼容西方壁画创作优秀的材料倾向。如在处理廊桥及周围水乡风韵的细节上,可以使用西方湿壁画的绘制方法,增强壁画干后的水润效果以及色彩的灵动轻盈,营造类似中国水墨画的丰沛气息。

  3.意境构造上注重廊桥文化意蕴

  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说:“‘温故而知新’,是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应有的态度。历史每向前一步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向后一步的探求本源。”[3]这里有两层意义,一是指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历史性反思;二是站在时代角度上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妙之处在于“意境”, 它衍生于传统哲学的“空灵”和“虚静”观,注重以“韵外之音”表现绘画独特的审美意识和情感特征,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审美追求。在当代壁画创作中,继承传统“意境”以及创造时代“意境”,并能使其二者兼容并蓄很值得人们深思。

  廊桥这一民俗艺术元素恰好为构建传统性与时代性并存的中国壁画艺术的“意境”找到了极好的突破点。当然,廊桥艺术形象的运用,不仅限于使用其造型,更重要的是注重廊桥自身存在中蕴藏的传统审美意识,诸如桥的形式,桥面上长廊的样式,等等,以此入壁画以期构建一个属于民族的壁画视角和意境。

  (二)屏南廊桥融入壁画创作的意义

  廊桥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的价值和意义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古老的廊桥正在消失,而它的遗失无疑是中华文化的巨大损失。因此,本文期望借助壁画这一公众性的艺术形式,呈现廊桥的魅力、价值和意义,唤醒人们对它的关注和保护。通过廊桥与壁画的结合,诠释时代的、民族的壁画创作,希望以壁画这种被广大公众认识和喜爱的艺术门类为载体,唤起人们对廊桥的关注,进而对其加以保护,使其能够永久存在于中国这片广袤而瑰丽的土地上。

  将廊桥抽象为民俗艺术元素并融入壁画创作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将壁画带入民族化道路,避免陷入“无根”困境:二是借用壁画公众性特征宣扬廊桥伟大的艺术、历史、文化价值,呼吁人们对廊桥的保护。在漫长的壁画艺术探索中,中国当代的壁画人逐渐清楚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并非是对欧美壁画的媚俗、也不是固守着传统壁画曾经的辉煌,而是从民族土壤中汲取营养,以构建现代民族壁画的路。

民俗艺术元素在当代壁画中的应用

论文搜索
关键字:民俗艺术 壁画 民俗 当代 元素 应用
最新艺术理论论文
行为艺术中的审美意蕴探讨
庆城县博物馆馆藏唐代彩绘陶马俑造型艺术探
网络时代下芜湖铁画艺术的困境与发展
浅谈艺术设计——艺术与设计的融合
艺术三度空间的多样性
浅析二十世纪中国竹笛艺术发展的主要特征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
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
中国传统饮食艺术
百年来西欧声乐艺术的中国化发展进程及思考
热门艺术理论论文
设计艺术发展态势解析
对艺术与设计的再思考
浅谈宗教艺术
艺术的意义
全球化影响下的现代艺术设计
感人,关切,艺术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与教学
探讨艺术的意义的详细内容
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
感性诉求广告创意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