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加强高校思政教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论文

加强高校思政教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1-12

加强高校思政教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8-0062-03

  On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MA Jinjun

  Abstract A survey and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on it in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data was analyzed by the way of SPSS. At last, the regression model was found which reduces studying effect, and a case-and-interaction teaching model was presented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case-and-interaction teaching

  1 引言

  高校思政教育是引导当代青年确立社会主义方向的主要途径,是提升其道德素养、形成正确三观的育人讲坛。国务院2015年1月19日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随后教育部在2月5日召开学习座谈会,提出要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可见国家对高校思政教育极其重视,而加强其实效性可谓是秉要执本。

  目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课堂教学存在形式主义。教师在职称评定的压力中,将主要精力倾注于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和发表学术论文上,而对教学只是凭借多年经验,得过且过,应付了事,很少去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尝试新方法。学生对政治理论课认识不清,认为政治理论课与专业不相干,学不学无所谓,缺少学习主动性,都是因教育部的硬性规定被动去学,为了应付考试、多拿学分,如果改成选修课,估计选课者寥寥无几。所以加强高校思政教育课堂教学实效性迫在眉睫。而已有研究大多以理论阐述为主,缺少基于数理模型的实证研究。本文以实证研究为主,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确定影响高校思政教育课堂实效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2 思政教育课堂教学实效性调查数据分析

  为准确掌握高校思政教育课堂教学现状,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课堂教学实效性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21份,回收有效问卷316份。关于主要影响因素判断,设计语义差异量表对影响高校思政教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因素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方面进行重要性知觉与实践程度评价。根据以往研究结果,选取每一方面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每一因素分为“重要等级”与“实际情况”两项评价,用1~5的等级表示,1表示一点儿也不重要,5表示极其重要。学生方面包括性别、专业属性(文理)、兴趣爱好;教师方面包括仪表形象、授课方式、专业知识;学校方面包括重?程度、教学设施、学分比重。因为是对不同专业的10个班的学生进行的调查,符合组内观测独立性条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

  由表1变量相关矩阵摘要表可以看到,九个影响因素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相关系数介于0.216(“性别”与“专业知识”)至0.785(“重视程度”与“教学设施”)之间,没有大于0.8者。其中,“性别”与“专业知识”两因素间的相关系数为0.216(小于0.4),表明为低度相关,由此可知学生男女性别差异与教师专业知识之间关联度较低,也就是男生或是女生都不会因教师专业知识的高低而有所差异;“重视程度”与“教学设施”两因素间的相关系数为0.785(大于0.7),为高度相关,可能存在共线性问题。

  “重视程度”与“教学设施”之间存在高度相关,主要是因为学校对某一工作的重视程度大多是由硬件设施的投入体现出来。更何况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这种理论性较强的学科,科研资金投入较少,影响不明显,所以教学设施与学校重视程度呈高度相关。

  九个影响因素与校标变量“学习效果”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小于0.005)。其中,“授课方式”相关系数为0.763(大于0.7),与校标变量间呈高度相关,表明教师的授课方式显著决定着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教学设施”“仪表形象”“重视程度”“专业知识”“兴趣爱好”“学分比重”相关系数介于0.416~0.672之间,与校标变量间呈中度相关;“专业属性”“性别”相关系数为0.328、0.257,与校标变量间呈现低度相关,表明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的效果上没有明显差异,这也从侧面证明教师普遍认同的文科学生比理科学生学得好,只是教师的自我感觉,实际上专业属性对教学效果影响不显著。

  由表2模型摘要表可知,九个影响因素与校标变量“学习效果”的多元相关系数为0.734,决定系数R2为0.637,由于采用强迫进入变量法,表示九个影响因素全部进入回归模型,共可解释“学习效果”校标变量63.7%的变异量。显著性检验的F值为22.653,显著性检验的P值小于0.001,表示回归模型整体解释变异量达到显著水平,此回归模型可靠性为63.7%,可以确定为基本可靠。   表3为回归系数摘要表,是回归模型的回归系数及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表中九个影响因素回归系数达到显著(P<0.05)的有“兴趣爱好”(P=0.014)、“仪表形象”(P=0.032)、“授课方式”(P=0.008)、“专业知识”(P=0.017)、“学分比重”(P=0.015),其他因素“性别”(P=0.403)、“专业属性”(P=0.349)、“重视程度”(P=0.597)、“教学设施”(P=0.068)均未达到显著影响(P>0.05)。各影响因素容忍值(容差)均在0.300附近,大于0.01,方差膨胀系数值(VIF)均在8.0以下,未大于评鉴指标值10,表示影响因素间多元共线性问题不明显。

  因其五个影响因素的回归权重都是正值(1.283、0.915、0.762、0.396、0.178),表明其取值每增加1个单位,学生学习效果则相应增强。如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教师在授课方式上的改变使学生的知觉评价上升1个单位,学生期末学习效果将上升1.283个单位,可见教师的授课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程度;学生对课程的兴趣爱好每上升1个单位,学生期末学习效果将上升0.915个单位。

  3 加强思政教育课堂教学实效性建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提高思政教育课堂教学实效性时,应把工作重心放在教师的授课方式、学生的兴趣爱好上。教师的授课方式如何,能否吸引学生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问题的关键。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普遍具有道德教育取向,意识形态导向性较强,学生不免会有理论枯燥和模式化教学的反感。建议教师采用例问教学模式(案例教学与反问式教学相结合),也就是在讲解理论之前,列举紧密联系现实的案例,向学生提问,先让学生判断,再由理论解决问题。

  单一的案例教学只限于案例与理论的契合性,是用现实案例吸引学生,注重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或是发现现实中存在的理论。而例问教学模式不仅关注案例与理论的契合,更注重反问。例问教学模式中案例选取至关重要,在实际生活中很可能会出现貌似与理论相悖的现象,往往会有错误的判断。教师由此来进行设问,让学生来判断,再通过理论的讲解,使学生扭转自我的错误认识,加强对理论的理解,达到理论教学的应有目的。

  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讲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时,首先让学生判断“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是否正确?因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经接触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概念,对其已有初步认识,不用在定义上过多解释。大部分学生都会想起熟记入心的一句话:“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受此影响,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既然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那自然也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结果导致判断错误。这时教师再公布正确答案,引入教学内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组成部分已表明非公有制经济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非补充。以此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效果定会显著增强。

  再如讲到祖国统一专题时,涉及台湾问题的实质这一内容,如某人讲话提出“台湾问题是恢复行使主权问题”,先由学生对此进行判断。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大多数学生会认为此话正确,而正确答案是此说法错误。接着再引入教学内容“台湾问题的实质――中国内政”,早在1943年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中就已明确台湾重入中国版图,在中国主权管辖之下,所以台湾问题不是恢复行使主权问题,而是中国内政问题。这样就使学生回到正确的认识上,在其头脑中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神领意会的效果。

  例问教学的案例俯拾即是,比如“毛泽东思想不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都可以用来作为例问教学模式的尝试。

  4 结语

  总之,学习兴趣是学好一门课的开门之钥,例问教学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法宝。例问教学不只是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更注重现实生活中的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采用例问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纠正生活中的错误认识,还可以积累与人交流的谈资,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意识,提高社会主义理论水平。

加强高校思政教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思政 实效性 课堂教学 实效 课堂 高校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