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双创”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探究论文

“双创”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探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1-19

“双创”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3.078

  Abstract In the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and mess innovation" background, education should adhere to what concept and how to route, finally form a kind of curriculum syste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faced by the univers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nnovative system of "innovation, professionalism and practicality".

  Key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double creation" era

  在大?W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越来越多高校学子选择了创业这条路,据麦可思研究院数据表示:2007年高校学子创业人数数值为1.2%,而到2014年该数值已翻倍增长至2.9%。应届毕业生大多把创业方向集中在餐饮,销售行业,创新创意驱动,互联网共享服务等行业,这大大超过传统IT行业创业所占的比例。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大学生创业作为一种解决就业问题的迂回道路,各级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相关的帮扶政策来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希望通过政府、社会、高校三方构建有效平台,引导并支持大学生积极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真正把科技成果,创新创意点子落实到服务人们生活中去,实现创新驱动,提高生产力。

  1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随着“双创”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探讨主要集中于高等教育领域,各大高校都加强了对创业教育的重视。大学生自主创业热潮席卷全国,无数大学生纷纷投身其中。近年来,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热情仍然不减,但是总的来说创新创业教育并未取得较大的突破,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匮乏。大学作为培养各行各业人才的重要地方,双创教育应在大学广泛开展。但是目前各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通常只是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来展开,形式较单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另一个更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创业思维,以职业生涯规划来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只是“纸上谈兵”,并不能塑造学生成为创新型的综合人才。

  (2)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不健全。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安排与教学内容方面,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形成专业的课程理论体系。一是课程体系设计关于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专业教材较缺乏,无法满足创业教育科学系统发展的需要;二是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并未体现梯度式设计,不能满足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年级学生创业的理论知识需要。

  (3)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一般来说,大学是学生踏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阶段,虽然各高校都加强了学生接触社会的实践训练,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对社会还是缺乏了解,创业的体验和经验更是无从谈起。面对将要走入社会进行创业存在的各种困难,学生容易产生恐惧与抵触心理。这就需要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对其进行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但是大部分创业课程的授课教师只是从“学校到学校”,其授课内容偏重于理论基础,很少有自主创业的实践经历,在教授课程过程中难以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切实可行的创业实践经验,带动学生的创业热情,因而也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

  2 “通识性―专业性―实践性”的梯度式课程体系构建

  2.1 梯度式课程体系的概念

  “通识性―专业性―实践性”的梯度式课程体系是指为解决创业教育的课程不能满足不同专业、高低年级学生创业的理论知识需要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健全而提出来的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通识性”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大一、大二学生),“专业性”创新创业指导主要针对在某专业领域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而“实践性”创新创业训练面向有初步创业体验的学生,这样就构建出一种梯度式课程体系,使全体学生都经过了“通识性”创新创业教育,部分学生选择进行“专业性”的创新创业指导,小部分学生进行“实践性”创新创业训练,最后实现毕业后极小部分同学创业成功。

  2.2 “通识性”创新创业教育

  近年来,国务院和教育部颁发了一系列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这些文件一致强调:“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广泛性、普及性,着力提高和增强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

  “通识性”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课程开设在大一、大二。大一的学生刚踏入大学不久,虽没有面临着就业的紧迫感,但却是对大学校园的学习生活充满了热情,没有太多的专业课程学习的压力,这样有利创新创业课程的切入,是开展“通识性”创新创业教育比较好的时机。创新意识和创业素质是形成和推动创业实践的内在动力,是产生创业实践的前提和基础。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素质,所以高校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提升创新意识和创业素质。对于大一大二学生应当对其开设例如“创新思维培养”、“塑造创新心理”、“创新素质训练”和“创业基础”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课程作为教育内容,并将这些课程纳入学生课程中列入教学计划,作为公共必修课而不仅仅是选修课。课程可采用学分制形式,每学期12个课时,1个学分。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创新思维培养”,第二学期开设“塑造创新心理”和大二第一学期开设“创新素质训练”、第二学期开设“创业基础”等梯度式教学课程。经过课堂观察,可每年在大一、大二学生中培养并选拔一批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鼓励其继续加强对创新创业的了解。   各个高校还可充分利用学生社团,鼓励和引导学生成立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学生社团,把学生社团作为对学生进行“通识性”创新创业教育的载体。建设学生创业协会等社团,做好创业社团的支持帮扶工作,对会员招新、干部选拔、社团活动给予一定的指导和支持,扩大社团对学生创业的影响,充分发挥创业社团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载体作用。打造“大一创意节、大二科普节、大三科技节、大四创业节”等特色社团活动。

  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个大学生来说,有了“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素质”,就相当于为其进入社会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通过“通识性”创新创业教育,学生无论学的是何种专业,也无论他们是否准备毕业后自主创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创业激情都会得到明显的增强和提高。

  2.3 “专业性”的创新创业指导

  “专业性”创新创业指导是面向有创业潜质、创业意向的学生(部分大三学生),以选修课的形式,运用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的训练,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

  经过“通识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后,大部分学生已具备基本的创业知识,从课程内容方面讲,要多方面地开展创业教育的专业指导,进而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在课程教学方面,要全面深化课程体系改革,重点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运用情景教学法、模教拟学法、互动教学法等教学手段,将“专业性”创新创业指导融入整个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在课外开设创业教育课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实施创业教育课程,定期举办经验交流论坛,邀请校内外创业成功人士面对面与学生进行对话,解答其在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为其创业提供建议与指导。高校要坚持创业教育“?中学”教育理念,努力实现创业教育的“虚实结合”,形成创业氛围的强辐射。课堂上也可以采用“校企联合、学生自主、兴趣先导”的模式成立“兴趣团队”,把有创业意向的学生们汇集起来,互相交流想法,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与探索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与大胆尝试。

  2.4 “实践性”的创新创业训练

  面对日益渐增的“就业大军”,很多大学生都会考虑自主创业,积极了解国家给予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甚至有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已经开始尝试自主创业。对于有初步创业体验和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在教学方式上,除了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以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开展课外竞赛、实践、实习等方式,或是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项目为载体,构建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同时,可在校园内设立“创业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向学院或学校提出项目申请,方案获通过后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在校内经商或开办一些校内公司等。或者由学校组织开办模拟公司,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创业的平台,让学生更好地将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创业相结合。“实践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实践班”形式展开,以面试和创业能力测试的形式选拔学生,可定期开展创业实践经验交流。

  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与否,指导老师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各高校应成立由具备丰富创业经验的教师、企业管理人员和校内外创业成功人士组成的创业指导小组,为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提供适当的建议与借鉴,避免学生盲目创业。

  高校在注重学生“通识性”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性”的创新创业指导与“实践性”的创新创业训练的同时,还应关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研究。应当秉承“创新创业要发展,课程研究要先行”的教育理念,相关专业和创业就业指导中心等专业研究队伍应相互配合协作,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和课程开发,推出具备本校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高质量研究成果。

  “通识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创业的基础,“专业性”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是创业的强化剂,“实践性”创新创业训练课程是创业教育的落脚点,高校要遵循“校内学、校外练、学中创”的培养思路,逐步实施,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在“双创”时代背景下开展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双创”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探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背景 体系 课程 创业 大学生 时代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