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社会主义论文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况调查论文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况调查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3-09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况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2-0253-02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反映了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长期普遍遵循、相对稳定的根本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诠释了目前价值多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追求的价值取向、价值准则和价值目标,有力地回应了西方价值观的冲击与较量,是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旗帜。作为民族希望、祖国未来的大学生是思想活跃、意识较强和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学习者和践行者,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状况将决定未来中国的政治格局和面貌。因此,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是切实有效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况,对有效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主导地位,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准确理解把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课题组分别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影响因素这四个方面来考察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设计调查问卷一套,共计选题43个,基本涵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内容。采用问卷调查法、谈话法、对比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认识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真实现状,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依据和参考。

  本次调查历时近一年,课题组选取20所高校2 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每所高校各100名,男女生各占50%。在选取的20所高校中,“985” “211” 高校11所,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四川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安徽大学、云南大学、华南师范学院;普通本科院校6所,分别是:山西农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新疆医科大学、西安财经学院、四川文理学院、吕梁学院;高职高专院校三所,分别是:川北医学院、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播电视大学。课题组共发出问卷2 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576份,通过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和个别访谈,客观反映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影响因素这四个方面的基本情况。

  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状况

  调查数据统计表明,51.6%的大学生认为任何社会制度的国家要有自身的核心价值观,77.5%的大学生认为我国社会需要一个大众普遍认同的价值观。25.1%的大学生“经常”了解或者关注国家大事,40.3%的大学生“偶尔” 关注,25.1%的大学生 “很少” 关注,9.5% 的大学生“几乎不关注”。 39.3%的大?W生明确是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为精神内核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的多项选择,居于前三位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占比61.2%)、学校教育(占比58.1%)、报纸电视(占比55%)。关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关注度”的选题中,11.9%的大学生选择“关注”,41.4%的大学生选择“有时关注”,36.2%的大学生选择“不刻意关注”, 选择“不关注”的占10.5%。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问题的认知,64.2%的大学生认为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凝聚力,而只有30.5%的大学生知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仅33.7%的大学生能准确写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认为任何社会制度的国家都需要有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普遍认为我国社会需要一个大众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但是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不能准确掌握,模糊不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关注度不高,切实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教育还面临艰巨的任务。

  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状况

  调查显示,29% 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际生活学习工作“有密切的联系”,42.3%的大学生认为“有些联系”,14.8%的大学生认为“没有联系”。28.6%的大学生认为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价值取向“非常科学”,33.6%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中国人民共同的希望”,而26.6%的大学生认为“不全面”,11.3%的大学生认为“太理想化”。对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能否实现,36.7%的大学生持肯定态度,39.5%的大学生持不确定态度,14.5%的大学生持否定态度。29.2%的大学生认为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价值取向“非常科学”,而29.4%的大学生认为“不全面”,26.6%的大学生认为这是“社会的价值底线”,14.8%的大学生认为“太理想化”;对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能否实现,33.2%的大学生持确定态度,40.1%的大学生持不确定态度,16.6%的大学生持否定态度。30.5%的大学生认为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追求“非常科学”,26.5%的大学生认为这是“公民的价值底线”,而30%的大学生认为“不全面”,13%的大学生认为“太理想化”;对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能否被全体公民认同践行,34.3%的大学生持确定态度,37.4%的大学生持不确定态度,18%的大学生持否定态度。77.3%的大学生赞同“爱中国,应当是爱社会主义中国”,78.1%的大学生对“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持赞同态度,48.2%的大学生认为“必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建设”。48.7%的大学生认为当个人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冲突时,个人应做出牺牲和让步。46.8%的大学生正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完善个人价值观。   调查表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在主流上持肯定态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总体情况是积极的。赞同在全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建设,近半数大学生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坐标和导向确立和修正完善个人价值观。但是也有相当部分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全面” “太理想化”,在情感认同上态度不确定,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落实和发展前景肯定度不高,信心不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成为大学生自觉的情感信仰还任重道远。

  三、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认同状况

  调查中结果表明,57.4%的大学生愿意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8.5%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将使大多数人受益,60.3%的大学生认为个人的努力奋斗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促进作用。当个人利益与社会价值取向冲突时,74.6%的大学生选择牺牲个人利益或在个人利益与维护社会价值取向之间寻找平衡点相互妥协,25.4%的大学生选择保全个人利益。25.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对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做得很好,57%的大学生认为做得一般,14.8%的大学生认为做不好,3.1%的大学生认为要求太高做不到。当国家遇危难时,54.2%的大学生主动报名参军,37.5%的大学生不主动报名但如果被征召就参军,只有8.3%的大学生选择尽量逃避。57.2%的大学生会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28.9%的大学生愿意参加志愿者活动,11%的大学生犹豫后参加,2.8%的大学生表示没兴趣参加。

  大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和意义的认识是非常明确的,总体上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价值取向的关系。大学生对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观意愿度高,但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存在一定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现象和行为,说明存在知行背离情况。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3],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27.8%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很大,39%的大学生认为影响不大,23.3%的大学生认为?]有影响,9.9%的大学生不关心。23.1%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最大阻力是多元价值观的冲击,37%的大学生认为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29.2%的大学生认为是个人切身利益的考虑,10.7%的大学生认为建设是教育的形式化。19.8%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价值观的确立影响比较大的人是父亲,15.8%的大学生认为是母亲,36.6%的大学生认为是学校老师,20.5%的大学生认为是同龄好朋友,7.3%的大学生认为是其他人。20.7%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主要取决于学校教育,21.8%的大学生认为主要取决于家庭影响,37.2%的大学生认为主要取决于社会环境,18.6%的大学生认为主要取决于自己修养,1.6%的大学生认为取决于其他方面。

  调查显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确立的人是父母、老师、同龄朋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主要取决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影响、自身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最大影响来自社会不良风气、个人不当利益、多元价值观、教育的形式化。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教育必须综合考虑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全部因素,通过净化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朋辈影响、自我教育等综合措施,引导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达到大学生自觉追求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况调查

论文搜索
关键字:价值观 社会主义 认同 状况 核心 主义
最新社会主义论文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平等的内涵及其当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短视频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策略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大学生诚信学风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途
浅析“红色影视”对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浅析
社会主义古巴发展道路与“中心—外围”论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
热门社会主义论文
学习十七大精神论文
学习十七大论文
学习党的十七大论文
学习十七大报告体会
学习十七大精神征文范文
高举旗帜、坚定不移地信仰中国共产党(十七大
简论“亚洲四小龙”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浅析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