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后勤管理的现状及创新思考论文

高校后勤管理的现状及创新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4-29

高校后勤管理的现状及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3-0158-02

  随着社会逐渐引起对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视,许多高校也开始加强后勤管理,引导其不断改革、向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服务运营模式不断转化。这给高校后勤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给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也促进高校后勤管理部门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由于高校不同于其他的企业,其后勤管理工作涉及到大学生的方方面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这不仅增加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难度,也阻碍了高校教学质量及其学生学习的提升。随着高校改革、不断向市场化推进,高校后勤管理拥有了明确的发展新方向,积极发现并解决高校后勤管理问题,有利于保障高校教学的实施与开展。

  1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完善的运行机制

  随着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不断向社会化发展,其运行机制在高校改革与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的角色。但是,现阶段,部分高校缺乏完善的后勤管理机制。主要表现为高校缺乏明确的后勤管理工作目标,没有引起对教育行政部门、后勤企业以及学习之间关系的重视,也没有从根本上采取措施进行后勤管理工作体系建设。

  首先,高校后期管理工作,不同于一般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在人力资源上高校具有更高层次的要求,但是高校并没有充分结合社会化的视角选择强大的后勤管理者,因此,在后勤管理运行工作方面,学校无法充分结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时做出调整,导致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缺乏完善的运行机制,从而导致高校后勤管理运行体制与高校行政体系出现脱节,一定程度上,使得高校无法按照市场化标准进行后勤工作运行。

  1.2 缺乏对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视

  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我们发现许多高校在后勤管理工作中大多采用了政企分离的方式,以社会化、市场化为引导,着重进行高校教育教学,因此,忽略了对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视。一方面,源于社会和高校缺乏重视程度,把所有的关注度放在了育人方面,加大教育教学建设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源于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本身,由于缺乏因地制宜的管理模式,导致后勤管理工作单一而且乏味,而且主要集中在学生食堂管理、宿舍建设和运营等方面,没有充分结合学生和整个高校的力量,忽略了后勤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没有高校及其管理者积极的参与,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以及环境建设缺乏一定的重视。

  1.3 缺乏科学的内部管理部门设置及制度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由于深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成为了一个理想的温床,导致高校缺乏科学的后勤管理工作部门设置,使得高校后勤部门停留在传统的运行机制中。究其本质,是因为高校对于后勤管理工作缺乏明确的制度建设,以及企业化运行模式的建立,导致高校后勤企业模糊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划分。

  一方面,在高校后勤管理的工作中,由于管理面的广泛使得高校无法规划具体的管理制度,虽然部分高校逐步引进并实行“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的运行模式,但是现阶段,高校后勤管理仍然具有政企双重的身份;另一方面,高校后勤管理实行政企不分的经济行为,导致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缺乏明确的运行机制,也无法充分结合和实现市场化以及社会化操作,加上具体的后期工作岗位设置匮乏,从而大大降低了市场化在后勤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效果。

  1.4 后勤管理者缺乏相应的服务管理意识和综合素质

  由于缺乏完善的社会就业保障制度,关于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团队缺乏相应的服务管理意识,综合素质低下,部分素质低下、缺乏技能的后期员工极容易被淘汰。主要是因为高校对后勤管理工作赋予了一定的行政色彩,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常常是教师职工的家属或者是退休的职工,导致缺乏科学的后勤管理队伍建设,其整体后勤管理专业水平普遍不高。再者,由于深受传统思想观念的限制,低素质的队伍严重阻碍了后勤管理工作向社会化、市场化发展的步伐,使得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改革无法适应市场突发的风险,也不利于高校之间进行教学等相关方面的竞争。再者,高校后勤管理缺乏一定的服务意识,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无法从服务高校师生的角度出发搞好后勤管理管理工作。

  总之,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后勤管理工作量越来越多,工作性质越来越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和压力,从而使得他们无法及时解决后勤管理工作问题,甚至是很难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2 促进高校后勤管理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1 完善高校后勤管理运行机制,促进其向市场化、社会 化发展

  完善高校后勤管理运行机制,必须充分结合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及教师学生的利益,深入了解后勤服务的理念,坚持以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为主导,确定教学目标与后勤管理工作同步发展,从而合理建立高校后勤管理制度,以此为标准,处理好管理制度与运行体制的关系,扩大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服务的面向。此外,根据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合适的后勤管理工作目标,引起高校对教育行政部门、后勤企业以及学习之间关系的重视,从根本上区别高校与一般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从而以社会化的角度出发建立完善的后勤管理工作体系,使得高校后勤管理运行体制与高校行政体系相适应,促进高校后勤管理不断向市场化、社会化发展,以实现平衡发展、改革与稳定并进的目标[1]。

  2.2 不断加强对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视,合理引进管理模式

  高校必须改变政企分离的后勤管理方式,引起对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视,不断发挥社会化以及市场化的引导作用,注重高校教育教学与后勤管理工作质量提升并重。一方面,必须合理构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体系,引起社会和高校本身对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大高校对后勤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合理引进先进的后勤管理模式,加强管理工作者本身的培训,因地制宜发展,以充分结合学生和整个高校的力量,集中其对于学生吃住行等方面的影响,让后勤管理者积极参与到高校的具体规划中来。

  2.3 系统建立高校内部管理部门,营造良好的后勤管理 环境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依靠科学的后勤管理工作部门设置。首先,高校必须充分利用后勤管理制度的建设,发挥其作用,不断创新高校后勤部门的运行机制,从而建立合理的企业化运行模式,实现高校后勤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明确划分;其次,丰富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内容,加强高校工资分配制度的管理,建立合理的工资收入分配机制以及奖惩机制,从而通过加强后勤管理职工的利益,建立真正适合社会化改革和发展的高校内部管理机制;最后,充分结合和实现市场化作用,引导高校后勤管理部门社会化和规范化操作,从而营造良好的后勤管理环境,明确后勤管理工作岗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市场化在后勤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效果。总之,高校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内部管理准则,构建良好的高校教育环境,给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使后勤服务更贴近校园基层的老师和学生。

  2.4 秉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加强后勤管理者综合素 质的培养

  关于高校后勤管理的服务,应该秉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即坚持以服务广大师生员工为宗旨,建立起后勤管理工作者全心全意服务的理念[2],与此同时,加强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对外合作的谈话,促进校内教学与后勤稳定的同步发展。主要是严格筛选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以选择服务管理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员工,科学进行高校后勤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升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的专业水平,使得建立合适的高校后勤管理制度以及模式以适应市场所遭遇的风险。再者,可以加强后勤管理工作者的学习与培训,从根本上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后勤管理工作对于高校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性。

  3 结 语

  只有合理构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体系,秉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才能提升后勤管理工作对高校教学的保障作用。

高校后勤管理的现状及创新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后勤 现状 高校 管理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