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语文课程体系分析研究论文

高职语文课程体系分析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4-30

高职语文课程体系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2-0088-03

  一、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现状

  高职语文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部分,面临着众多机遇和挑战。高职语文课程区别于普通技术课程,它具有一定的人文性,融语文基础、口语应用、实用写作、社会文化等为一体,但正由于独特性,高职语文教育目前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高职语文学科边缘化

  语文教育课程体系涉及听、说、读、写等各方面,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语文教育课程体系正面临窘境,因为语文教育缺乏具体技术性,往往容易出现边缘化倾向。其一,学校和学生对高职语文课程教育缺乏重视。高职语文课程作为公共课程,学生往往敷衍了事。其二,高职语文课程的课时大量减少。调查数据显示,在当下就业形势影响下,学生往往偏向注重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而常规的语文课程只有做出不同程度的让步。

  (二)学生运用高职语文综合能力素质偏低

  高职院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偏低,思维逻辑不严谨、语法错误,用词不准等现象屡见不鲜。不仅如此,许多学生对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也缺乏认识,更别说对民族、国家的情感和价值性的理解。这样的状况容易使得学生的心理上陷入迷茫和困窘,在选择上也充满了局限性和矛盾性。换句话说,这属于精神上的虚空和情感上的无所寄托。过多的功利性因素使人缺乏一定的内在素养和底蕴。

  文学的价值性不可估量,它带给人的精神愉悦、审美品味是无价的,没有文学和文化的洗礼和陶冶,人很容易偏离轨道;没有历史的沉淀和底蕴,人很难摆正自己真实的位置。可以预见,对语文教育的忽视将很有可能带来不可协调的弊端。当今社会企业开始对人才语言能力着力提出要求,而学生的总体素质状况是否能完全匹配,这还存在很大疑问。

  (三)高职语文教育培养形式的落后

  近几年,高职院校对语文教学改革非常重视,改革势头也此起彼伏。但大部分院校仍然存在许多语文基础知识薄弱、文化底蕴缺乏的学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为学校的培养已经掉队了。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首先,缺乏整体思路。课程安排随意,没有系统规划,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功能发挥,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其次,眼界局限。语文教育综合性强,学校往往对学科教育进行拆分,如口才训练、实用写作课程等等,用单一的语言表达或者写作课程来代替综合性的高职语文教程。

  二、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结构

  高职语文教育主要概括成这几个方面的教学:听、说、读、写、思,字、词、句、段、篇等基础的学习;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实用性文章写作能力的提升;审美素养和美学眼光的训练;对人与历史文化的认知和国民文化的传承。相应地衍生出六大课程:口语交际、语文常识和基础、实用写作、文学审美、社会文化、语文活动。从启蒙课程开始,语文基本功贯穿于整个学习阶段。各种活动的开展,如广播电视节目,诗歌朗诵大会,读书交流会,小品口才表演等等,都渗透了语文教育的身影,这些活动都有效地促进学校轻松的学习氛围,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建构

  教学目标:高职语文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其基础知识的运用。这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素质教育是基础,语文教育拥有独特优势,可加强学生人文修养和促进科学和人文精神的提高,两者在高职语文课程体系在校园文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教学内容:语文是一个融语言、历史、政治经济地理的综合性学科。它由一个中心点发散出去,辐射范围广泛,具有深刻的人文和历史内涵。在高职语文教育中,不能将其仅仅定位于单向的专业性学科,而应定位为人才素质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学科本身来看,语文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和文化等内容,因此相对应地形成了文学、写作学、文化学、美学、语言学等课程,所以在教学课程内容上应讲究相互映衬,将技能训练与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

  三、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创新

  (一)给课程明确定位,并提出职业要求

  首先,要确立院校高职语文的位置。大学语文是以人文教育为内核,贯穿工具性、审美性、工具性为一体的课程。大学语文的教育任务之一是优先提高学生基本职业素养。三年时长的高职院校进修,许多专业偏向理工科,导致许多专业学校缺乏人文素质课程的修养和学习。只有?o大学语文课程明确的定位,才能让人意识到它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正确地看待这门学科。大学语文教育不仅能强化学生的就业实力、培养学生道德情操、激发创新意识,还能够加强职业道德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学校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能力,如此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大学语文教育的功用。

  (二)创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被赶着走”转变成自己要“跑着走”。人文学科其本质上是一门轻松的学科,不将其视为压力,它就不成为压力。使学生由知识技能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思索和挖掘,教师也可以从传授者向设计组织者转变,充当“教练”的角色,把主动权分配给学生。教学目标也可以从单纯传授技能到知识、素质、能力三者合一转变。彻底废弃封闭式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旧教学模式,多采用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情操。

  (三)展现人文精神,强调道德修养

  语文作为传承人类和国家文化的载体,包含着深厚的底蕴。人类要吸收和传承哲人先贤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这是后人的荣光也是一种责任。顾贯初在《21世纪语文教育展望》中指出:我国未来的“语文”将把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并把语文教育同受教育者的关注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和其它专业学科结合起来。大学语文之前被称之为“国学”、“国语”,可见,其传承的分量和价值。

  (四)研究和创新教材和课程

  对于高职语文教育体系,不仅要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还应融入更多领域,如对教材的革新和研发,更多思考于有效的教学。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敢问敢做、勇于质疑作为课程研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电子和实体书库来强化学生的知识体系建立。不断激励学生博览群书,主动搜集资料获取知识。课程要不断改革,将刻板的讲台传输转换为交流和沟通,将静态教学转化为动态的、灵活性地教学。教师要更多了解学生的想法、需求和能力,不断使新课程体系完善,并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四、结论

  高职语文课程边缘化带来了许多问题和弊端,学校、老师、学生的不重视造成高职语文课程的不断衰落,这种趋势必然会导致学生整体人文素质的偏低,对企业吸收高素质人才,对国家对科技、人文素质人才的需求十分不利。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应该给予相当大的重视,将重点放在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创新和研发,充分考虑当代青年学子的心理特点、知识需求等,将课程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

高职语文课程体系分析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分析研究 高职 语文 体系 课程 分析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