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会计审计论文 >> 会计研究论文 >> 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会计核算质量管理体系论文

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会计核算质量管理体系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5-07

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会计核算质量管理体系

  一、引言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发展,2016年末我国A股上市公司市值达50.6万亿元,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报告为资本市场众多参与者的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内控规范等法律法规也要求企业从内部管理的角度提升??计核算、报告的准确性。

  同时,大中型企业近年来广泛实施业务、财务一体化的ERP系统,使得企业的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紧密相连,流程自动处理程度获得提高,系统化在提高业务处理效率的同时也规范了业务记录过程,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另外,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跨区域发展不可避免,但异地发展带来的财务分散处理成本高、不便于控制等新的困难,因此可以实现效率提升、成本节约和集中管控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国内大型企业中逐渐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将企业大量基础财务核算业务从各基层企业个体中剥离出来,集中到一个全新的共享中心来完成。共享服务往往建立在流程标准化、业务处理系统化、信息系统网络化的基础之上,实现了业务处理的高效和自动化。

  大型企业在基础会计业务共享化、业务处理高度系统化的环境下,面临新的挑战,企业管理者需要面对挑战,建立适应新的环境会计核算质量管理体系,从而合理保证财务核算的准确性,本文拟从企业内部管理的视角,对此予以探讨,建立会计核算质量管理体系,帮助企业实现以上目标。

  二、会计核算质量的挑战

  基于系统化和财务共享服务的财务管理体系相较于传统的会计体系在信息处理的速度、准确率等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但也存在新的困难和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业务估计的可靠性

  随着财务共享模式的实施,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尤其是异地的业务部门的联系紧密程度下降,而跨会计期间、未完事项的会计处理离不开业务部门的合理估计,如何不受部门自身利益的影响,做出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业务估计,是实际会计工作中常常遇到的挑战。

  (二)新业务的会计处理

  在系统化的会计环境下,日常业务已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将业务流程标准化和自动化,诸如开票收款、收货付款等这类日常业务即使增加数量级,系统也能自动化地应对,但当一项新的业务出现时,或者新的准则颁布时,原有系统无法处理,都需要重新讨论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案,如何在业务源头识别新业务并参与其中建立新流程。

  (三)系统间数据不匹配

  企业在实施信息系统建设时不仅会设立ERP系统作为核心业务处理系统,也会设立和供应商、客户接口的专用系统,同时企业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往往也不在ERP系统中,如此就存在多通道信息交换,这些交互环节需要特别的监控,避免信息交互差错。

  三、会计核算质量管理对策

  基于财务共享服务的模式下,日常交易已经极大地流程化和自动化,处理效率高,差错率得到较好控制,但针对以上提到的几种风险,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相关研究还是集中在宏观方面,侧重于法律法规建设、内部会计制度、会计人员独立性及提高监管者素质。[1]微观方面,胡嘉提出的会计工厂模式下质量管理体系侧重于通过人员、生产要素和流程三方面构建会计核算质量管理系统。[2]同时,关于审计质量管理的研究较多,本文参考中南大学刘爱东教授提出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从企业文化层、组织管理层、业务流程控制层及人力资源管理层等四个方面来构建基于共享服务的会计质量管理体系[3]

  (一)企业文化

  基于持续经营的前提,合规、诚信经营是现代企业立足之本,在财务领域合规和诚信也同样适用,不做假账是为会计职业的职业道德底线,建立合规、高效和价值创造的财务管理文化。

  (二)组织管理层

  在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方面,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责任应清晰定义。业务部门应负责其职责内的业务真实性、合规及经济性,相关业务确认在ERP系统中记录并用于后续财务处理过程,财务部门基于业务部门的估计完成相关的会计处理。

  2.财务内部分工。由于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日常交易由共享中心来完成,各业务财务人员更专注于业务控制,会同会计部门共同确定对应专业领域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业务财务人员往往完成业务部门未收料的资产、服务费用等会计事项的预提,由于和业务部门更紧密的合作,对业务有深入理解,相关工作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同时,购、销、产等日常交易过程的记录则交由会计共享服务中心来完成并负责监控,会计共享中心有责任确定各项新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随着企业规模扩展,基于业务复杂程度,会计部门还可以设置技术会计岗位,专门负责会计方法研究,参与新业务会计处理方法讨论,以及给各业务财务提供会计技术咨询,并和股东方及外部审计人员及时沟通重大会计事项的处理决定并取得一致意见。

  (三)业务流程控制层

  通过特定的会计程序,在不同阶段对业务进行不同的侧重管理。

  1.日常业务监控。随着越来越多的业务由信息系统基于设定的程序自动完成,但一项业务往往涉及两个或多个信息系统,企业应建立针对这些系统间交易的日常监控程序。如收款业务,往往通过银企直连系统传输到ERP系统中,在ERP系统中集中控制信用额度并继续后续销售业

  务,一般可以建立每天收款数额在银企直连系统和ERP系统的人工总额监控,把传统会计工作的每笔交易记录转换为对交易总金额的监管,侧重于关注因系统不稳定、业务场景变化等造成的偶发差错。

  2.新业务监控。会计部门的技术会计岗位和内控人员在新业务的早期即介入业务处理的讨论,一方面从流程控制角度确定新业务的流程设计,另一方面从会计准则角度探讨业务的会计影响,帮助选择合适会计政策,同时满足业务管理需要。建立潜在事项清单,会计期末逐项评估进展及相关会计处理。   3.结账控制。除了制订详细的结账步骤并由各步骤负责人确认相关事项已复核完成外,建立差异分析制度,确保结账过程准确无误。所谓差异分析是基于企业编制X+Y滚动预测中结账月的预测财务结果和实际结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利??影响因素(销量、价格、成本等)的预测和实际之间的差异及其利润影响,从而找出利润变动的业务原因并判断合理性。如果实际利润中有较大差异无法合理解释,则可能是结账中某个环节出现了差错,都需要在结账完成前逐一比对分析并排除差错,从而保证结账正确。

  4.期后复核。建立科目对账制度,管理资产负债表科目的余额确当性。对账是指在特定时点评估会计科目余额有效性、正确性、完整性和适当性的书面流程,一般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各科目账面余额和相应的支持文件金额是否一致来评估会计科目余额的有效性、正确性、完整性和适当性,并能及时发现对账差异,并对对账差异进行分析,同时制定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及时上报,差异决策对应的管理人员批准差异处理方案,并在当期或后续期间予以解决的一套流程。

  (四)人力资源管理层

  基于系统化、共享服务式的财务部门的人力资源需求向高低两个方向发展。基础层面的业务操作类人员的需求随系统化带来的自动化率提升而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专业财务人员则向更加业务导向的财务控制职能方向转变,以及相应精通会计准则、懂得信息系统建设的财务和信息系统复合人才的需求。业务需求的这些变化,导致企业需要一方面推进新人才引进,另一方面加强现有人力资源的转向和培养。

  四、结论

  大型企业为提升效率、节约成本、加强管控而广泛实施会计共享服务的新业务模式下会计核算质量面临系统间数据不完全匹配、新业务的会计处理困难、部门业务判断需要协同等新的挑战,借鉴相关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理论,本文提出从企业文化、组织管理、业务流程控制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四个层次建立相应管理措施,综合提升企业会计核算质量管理体系水平,侧重于业务流程控制,提出针对日常业务监控、新业务前期管控、结帐控制、期后复核等方法构成的全方位管理体系。

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会计核算质量管理体系

论文搜索
关键字:核算 管理体系 基于 体系 财务 模式
最新会计研究论文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
探索高职建筑会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高校实施政府会计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反倾销视角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发展与完善
信息化教学在高校会计学科的应用研究
从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案看企业会计诚信问题
关于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思考
会计内部控制策略在企业中的应用
网络会计电算化安全问题及对策探索
浅析高职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热门会计研究论文
浅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争议——会计职业道德面临
浅论所得税会计
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电算化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
我国财务会计目标定位思考
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浅谈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不做假帐
网络会计的探讨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