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以微课为基础,打造高效中学政治课堂论文

以微课为基础,打造高效中学政治课堂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6-02

以微课为基础,打造高效中学政治课堂

  中学政治课程知识量大、涉及范围广且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量较大,使得政治成为很多学生的短板,传统的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利用“微课”的形式辅助中学政治教学,将会极大的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会今后的中学政治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中学政治课堂采用“微课”教学的必要性

  1.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前安排学生观看“微课”教学内容以实现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以往学生都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一是因为预习的内容难以理解,二是没有合适的时间,通过微课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的内容。“微课”教学真正实现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传统的师生交流只是流于形式,“微课”课堂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之后进行小组讨论,开拓了学生的学生思路,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2.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观看“微课”,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同时“微课”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符合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进行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微课教学不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而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可以在微课的讨论区进行提问,并可以看到其他人遇到的学习问题,教师看到后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调整教学重点。

  3.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目前我国中学政治教学大多墨守成规,课前的备课内容很少改变,课上讲的内容大多也没有什么变化。采用微课教学模式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以往教师的知识储备量和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不得不抛开陈旧的教学观念、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重新进行备课,在新的教学内容中融入很多时代因素,以满足学生对新信息的需求。同时,在微课的设计方面,也能培养教师清晰地教学思路。

  二、采用“微课”教学打造高效中学政治课堂的对策

  1.设计科学合理的“微课”课程

  “微课”课程设计是决定微课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其设计一定要科学合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难易程度合理。“微课”课程不能太难或太易,要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理解程度来设计,不能根据少数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设计内容。

  (2)内容设计有层次性。“微课”课程资源最好在上课前发布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从而带着问题和自己的思考在课上听讲。在内容的设计方面一定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考。

  (3)具有趣味性。“微课”课程的设计要具有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仅要在内容上吸引人眼球,在表现手法上也要生动,课程展示上不要只有文字内容,应插入相关的视频或动画。

  (4)结合时事政治。政治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信息更新换代较快,“微课”课程上展示的不应该只是陈旧的备课内容和单一的教材大纲内容,应结合时事政治为学生展示新的信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2.实现“微课”课程资源共享

  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微课”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辅助教学,满足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学习,所以教师一定要在课前和课后将“微课”的视频资源共享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逐渐了解微课教学模式,并使学生最大化受益。教师可以不仅上传“微课”教?W视频,还可以上传文字讲义、答疑和讨论区、同步测试题库等,这样可以充分的了解每位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难点,并方便教师在课堂上统一解答。

  结语

  现阶段,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授课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高校中已经被很多学科采纳。但是由于对微课教学模式的理论还不完善,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在今后,教师应当正视出现的问题,结合中学政治的学科特点,认真地设计微课并研究其制作规律,从而最大化的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不断提高中学政治的教学水平。

以微课为基础,打造高效中学政治课堂

论文搜索
关键字:课堂 高效 政治 中学 基础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