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辽宁省高等教育供给侧失衡问题及改革目标选择研究论文

辽宁省高等教育供给侧失衡问题及改革目标选择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6-06

辽宁省高等教育供给侧失衡问题及改革目标选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1-0045-02

  一、结构功能理论视角下辽宁省高等教育供给侧失衡问题

  (一)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理论视角

  结构功能理论是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重要理论流派,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理论。该理论受到生物学的直接影响。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关注社会结构及其所需功能之间的联系。帕森斯是结构功能理论的代表,他的理论主要以社会行动理论、社会系统理论、社会变迁与社会控制理论为基本的理论架构。从他的理论中,我们能够看到他对于社会行动和社会系统这两个部分更加的关注。结构功能主义者认为,社会是由各个组成部分有机结合组成的具有相互关联的整合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对整体发挥着应有的功能。他们甚至强调社会的“稳定的社会秩序”。社会结构的失衡引起了社会系统内部的连锁反应。高等教育供给侧也表现为失衡状态,这种结构失衡进一步聚合就会进一步影响社会系统其他因素,进而影响社会结构。

  (二)结构功能视角下的辽宁省高等教育供给侧失衡问题研究

  从结构功能理论视角看来,社会系统的各个要素都可以从它们在维持更大的社会体系中发挥功能的角度进行解释。社会学研究人文中国社会结构是一个倒丁字型社会结构转变成土字型结构。社会结构的底部依然是基数庞大的农民。但是,从倒丁字型结构变成土字型结构,最大的影响因子就是农民,农民以“农民工”或以“市民化”的形式向上流动到了城市的其他阶层。尽管如此,当前我国的社会结构仍然处于一种失衡状态,没有走到一个现代化的结构中来。

  按照结构功能理论的理解,这是由于这种结构与功能配合的失衡,进一步引起了高等教育供给侧的失衡。高等教育与产业演进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教育推动劳动者的进步,也就推动了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的印发实施,进一步意味着东北振兴新的全面启动。影响社会结构最重要的因素是产业结构,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社会结构才会随之发生变化。

  辽宁省是东北的重要区域之一,其产业结构也是较为典型的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辽宁省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企业自主创新明显动力不足,传统产业经济效益逐步回落,第二产业主体作用呈现弱化倾向。由于第二产业整体偏离度偏低,在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方面进展缓慢,缺乏行业竞争力。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其中之一就是高新技术人才供给不足。因而辽宁省高等教育供给侧失衡主要表现为:第一,辽宁省高等教育质量随着扩招比例的增加,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的不足等原因造成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下滑,人才供给质量失衡。第二,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不合理。重工业专业有较高的优势,人才培养多集中在理工类院校,但在资源勘查、生物工程、微电子等其他领域人才较少,造成人才供给专业分布失衡。以结构功能理论视角透视高等教育供给侧失衡现象,不难看出产业结构的转型与高等教育供给出现了相互契合的矛盾,也就出现了结构与功能的失衡。

  二、结构功能理论视角下辽宁省高等教育供给侧目标选择

  (一)明确辽宁省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战略定位突破――着力优化教育结构

  在这一理论视角下辽宁省的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由供给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供应不足,人力资源的供求关系也会发生类似的结构性变化。因而改革实质上是与社会系统整体结构功能的变化相适应。结构化的变迁对与之关联的功能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转型时期的经济要素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迁,必将导致与之功能关联的功能提出进一步重新建构的要求,然而在社会系统中的重要一环,高等教育无论从外部更新样态和内部结构调整,都要能有效的契合社会结构功能诉求,最终能成为社会内生性发展重要的动力。进而发挥推动和完善东北新一轮振兴的重要推动力和社会秩序的建构功能。而社会结构运行模式同时决定了与之关联的系统的整体组织的运作方式。高等教育要想实现其功能全面优化辽宁省高等教育结构,就是要将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全面衔接。

  (二)辽宁省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目标的重要着眼点――提高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市场配置力

  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市场性是辽宁省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目标的重要着眼点之一。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市场性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市场配置力绝对不是将高等教育绝对市场化。高等教育主体绝不能只追求片面的学校效益而忽视人才培养和社会效益。不是一味的看到市场需要什么就设置什么专业,致使一些热门专业重复设置。高等教育专业设置既要体现市场的适应性,同时也要体现政府的主导性;教育主管部门既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能一味地盲目的上马一些热门专业,使很多学生高分考入热门专业,毕业时却因专业人才过多而无法就业,造成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双重浪费。因而,高等教育主管部门的进位与退位的角色定位就成了改革的关键要素。

  2.提高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市场的适应性不仅要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还要具有前瞻性。社会经济具有动态性,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因为人才培养有一个周期性的过程,不能仅仅因为目前经济发展紧缺的专业就大力发展,而不考虑未来经济发展对一些专业的可能需求,就会导致资源浪费和错位。因而提高辽宁省高等教育专业市场的适应性,要从区域经济发展为出发点,着眼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做出科学的预测和规划,对现有的专业做出动态的调整,积极使专业设置处于动态平衡中。   3.提高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市场的适应性同时加强学科的专业性内涵建设。高等教育主动适应市场,但人才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不是靠基础设施和规模化的生产就能够完成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倾注很多很多情感的东西,高校在做好学科市场的适应性的同时要加强学科的专业性的内涵建设,这其中包括师资队伍的建设,有的学校专业设置很合理可教师配置跟不上,很多课程没人上或上不好,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因而,提高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市场的适应性要加强高等教育主体的主动适应性和监管力度。积极而不是被动的进行改革调整,加强协同创新的能动性,使各个高校流动起来,进一步适应经济改革变迁。

  (三)辽宁省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目标侧重点――积极推进部分高等教育突破结构束缚向应用型本科转变

  高等教育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为社会和个人提供的接受高等教育与科技服务的机会。从需求侧改革向供给侧改革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内部结构的变迁。高等教育改革的这种转变预示着社会结构的张力,有效供给不足与有效需求乏力是这种转变的主要动因。从结构功能理论中我们看到经济系统执行环境使用功能,看到中央对经济形势准确判断为经济新常态状态并对经济实行供给侧改革,这些都对进一步促进辽宁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提高我??经济增长潜力具有深远意义。

  高等教育供给应将一部分教育资源转向金融互联网、物流、文化等后工业时代的新型服务业。针对新型服务业进行专业和能力培养,积极推进部分高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变。

  (四)辽宁省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现实目标――创新辽宁省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视角下我们看到,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目标是创新培养人才的模式,为了避免教育结构和功能的碎片化和分裂化,就要在改革中尽力避免利益分化及其引发的价值分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蕴涵着包容与均衡的价值诉求,意味着尽可能的促进结构调整,进一步使高等教育适应受教育主体的行为模式及其意愿。同时也可能促进受教育主体调试其行为主动的适应社会结构的新功能的诉求。这种逻辑推演是结构功能理论的阐释,也是现实操作层面的目的导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从三个方面开始尝试:首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力方面。将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内生需求”和外部“刺激”力量相结合。明晰让高校内部衍生和让企业外部介入的不同效果,让人才培养从高校理性主导过度到企业理性、政府培育相结合的路径联系。分类有序的推进企业介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与成熟。其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一步实施多元化发展的思路来迎合人才需求多样化的形态。根据各高等个办学主体的社会评估和反馈情况,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避免千校一面的状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度设计和政策倾斜的同时要考虑教育公平和基础学科的动态均衡发展,避免一刀切。最后,高等教育要结合辽宁经济发展、文化传统和学校的历史传统适度创新。一方面,必须警惕将“高校传统全部扔掉的陷阱”而对于高等教育创新经验盲目跟风,损坏很多优秀的教育资源和传统;另一方面,必须注意“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对于当前处于劣势的专业和学科要加以适当的保护,加之政策以及各种社会资源方面的适度倾斜,实现高等教育发展利益动态的均衡,达到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目标选择到人才选拔的融通。

辽宁省高等教育供给侧失衡问题及改革目标选择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辽宁省 辽宁 供给 高等教育 高等 目标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