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述评论文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述评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6-11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述评

  我国高校自从1999年实施扩招政策以来,在校大学生规模扩大,这也直接导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03年起逐年增加,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企业需要人才,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能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出现了就业鸿沟。要让毕业生顺利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只是就业一种途径,还要鼓励有能力、有胆识的同学去创业,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创业学生自己的就业问题,还能带动一批同学就业。为了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创业,高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必须进行系统化的相关教育。当前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很多,对近几年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和梳理,为后续高校创新创业研究奠定基础。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的本质含义有两层,一是创造出原来不存在的新东西,二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更新和改造。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高校创新教育就是为了挖掘大学生的探索能力、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创业,顾名思义就是创立企业,而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启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冒险精神,培养学生创业所需的综合能力,其终极目标还是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融入社会。

  创新和创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创新是高质量创业的前提,创业是将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途径。创业是形式,创新为实质,二者相辅相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在创新的基础上进行高质量的创业,将新产品、新技术、新的商业模式推向市场。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文献大数据

  (一)文献发表数量及趋势

  在中国知网检索条件“主题”中输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模糊检索,可以搜索出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发表的时间及数量如图1所示,进行模糊检索是为了分析相关文献的总体发表趋势。我国高校1999年实施扩招政策,到2003年,首批扩招的大学生毕业就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2003年相关主题的文献数量是50篇,高等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有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文章逐年平稳增加。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调动广大民众的创新创业热情。在该政策指引下,相关文献数量激增,2015年的发文数量为1873篇,同年5月,国务院正式出台了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为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纵深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热潮,致使2016年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增加到3098篇。

  (二)被引次数居前十位的文献

  将检索到的主题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献按照引用率排名,截取时间段为2010―2016年,相关文献的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李家华教授的论文高居引用率的榜首,李教授任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所长,在创业学和生涯教育领域颇有建树。引用率居第二位的文章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第一作者黄兆信教授是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院?L,对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进行多角度地深入研究。其他引用率较高的文章作者也均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和主管学生就业工作的管理者,他们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撰写的文章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该领域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热点

  在中国知网检索“主题”中输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精确检索,截至2017年3月可以检索到文献1144篇。按照主题匹配程度人工筛选出493篇(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相关度较高的文献以Refwork格式导出,将该批文献数据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以关键词为节点,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如图2所示。图2中圆圈显示的关键词是指中介中心性在0.1以上的关键词,中介中心性是用来衡量节点在网络中重要程度的指标。从图2可以看出,“创业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创新教育”、“人才培养”等关键词中介中心性较高。在进行关键词聚类时,将关键词出现频次的阈值设置为6次,因此其他关键词如“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业能图谱力”、“就业指导”、“创业教育模式”、“教育内容”等关键词都是出现频次在6次以上的。关键词是文章核心内容的提示,通过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以获知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图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关键词聚类图谱在运用关键词聚类提供的研究热点基础上,对引用率较高的文献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学者们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进行了以下几方面较为深入地研究。

  (一)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一是美国模式:百森商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在该领域的成绩斐然。百森商学院以开展创新创业课程著名,该模式主要适用于商科专业;斯坦福大学以“产学研一体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注重校企合作和科研成果转化。

  二是新加坡模式:主要以南洋理工大学(NTU)为例。该校建有的“南洋科技创业中心(NTC)”,其创业与创新硕士课程项目闻名世界。南洋理工大学开展丰富的创新创业文化竞赛,开设逻辑性很强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三是瑞典模式:瑞典的创业教育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教育内容。中学阶段以创业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学阶段对本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也面向社会开展创业培训项目。   (二)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现有的文献中,很多学者从多角度对高校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列举和分析,诸如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开展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程度、创业孵化支持体系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三)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和发展模式

  有学者指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应遵循以下原则:创新创业是目标,教育是手段;创新创业教育基础阶段应面向广大学生进行广谱教育,高级阶段面向部分学生进行精英教育。各高校应立足于本校实际情况,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

  当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主要包括前店后校模式、商学院创业教育模式(商业策划与企业管理是核心)、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向广大学生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型大学模式(以知识资本化为目标)、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应用为中枢)。

  (四)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中的渗透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最终付诸实施,必须与专业教育融合。要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应该增加交叉融合课程的学时比例,将理、工、农、医、文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对知识体系进行全面整合。当前的融合模式主要有磁石模式、辐射模式和混合模式。磁石模式主要将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聚焦在商学院;辐射模式是去中心化的,每个创新创业项目都有其独立性并由所在学院分散化管理;混合模式是前两者的结合运用。

  (五)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机制

  一些学者尝试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并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比较有代表性的评价机制是从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四个层面分层次构建指标体系,政府层面可以从资源的供给和政策支持等角度考虑,社会层面主要从企业团体绩效和社会信誉等方面评价,学校层面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课程体系设置和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成果转化、创业率等指标。

  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需加强

  当前相当一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文献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比较泛泛,有些问题被蜻蜓点水般提出,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出问题成因,也没有提出切实可行并有推广价值的解决办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典型案例中能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深入挖掘的文献较少,尤其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失败的案例更是?y以看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实施必须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但是怎样融合,应该建立怎样的课程体系,采用何种融合模式,不同类型的高校,或者同一高校不同的学科,应该有不同的选择,但是当前的研究没有非常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另外,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出现了对学生方向指引的偏差,导致学生放松了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一些学者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问题,分层次给出一些评价指标,但是不同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评价方法应该差异化,针对不同模式的可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机制还未建立。创新创业的意识不仅要从大学阶段开始培养,应该向前延伸来推动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改革,如果创新意识能从小学阶段培养和渗透效果会更好。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述评

论文搜索
关键字:述评 教育研究 现状 高校 我国 创业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