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我国农村养老模式新探究论文

我国农村养老模式新探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7-03

我国农村养老模式新探究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养老问题已成为当下最值得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而在庞大数量的老年人中,农村老年人又占据了七成以上,再加上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生活环境、基础设施等相对于城市较为落后、收入水平低等原因,使其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更加值得关注,如何使得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如何探索和建设符合实际情况的养老保障模式等一系列问题必须提上日程,不容忽视。

  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及其现状分析

  (一)我国农村养老的几种模式

  经查阅资料以及走访调研发现,现阶段,张家口市农村的老人养老主要有四种方式,即家庭养老、自我养老(土地养老)、集体养老和社会保险养老。而且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模式和该地区基本类似,大概也涵盖了以上几种。

  1.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通俗的来讲就是说由家庭成员来提供物质生活资料的一种养老方式,在我国通常被认为是由子女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所需,尽赡养义务,且主要是靠儿子养老。

  2.自我养老

  自我养老是指靠自己年轻时的储蓄、退休金或是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活需要,而且老年人在年老后可以继续参加工作,可以以此来获得生活资源,来改善生活现状。一般来讲,有两个前提,一是老年人目前对外界的物资来源依靠比较小,自己有能力养活自己;二是老年人愿意靠自己养活自己的方式生活;然而,这样的人群在张家口的农村地区还是比较少见的。

  3.集体养老

  集体养老一般指乡镇组织和村委会对那些没有固定经济来源、没人照看、自己也无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实行保吃、穿、住、医、葬五项基本生活要求的“五保”养老模式;集体养老的方式主要有:一种是主要由村集体组织的分散供养,由村集体组织来提供粮食等生活必须用品,由邻里协助照顾;另一种是敬老院供养,将“五保”老人安排在那里生活,由专门人员提供照看,所有花费由公家来出。

  4.社会保险养老

  农村社会保险养老是依靠国家政策颁布发行,各级政府执行推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国家为广大乡村居民提供的标准最低的一种基础性养老金并且全部有国家财政来负担。较过去来说“新农保”的一个特色之处就是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不再是从前单纯的靠自己缴费了,体现了政府财政向农民的倾斜的惠农惠民政策。

  总的来看,张家口以及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形成了以家庭养老为主导,自我、集体、社会保险养老为重要补充的养老模式,他们共同形成了我国农村养老的格局。

  (二)农村现行各种养老模式选择的整体性评价

  第一,虽然当前家庭赡养能力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但它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仍占主导地位。经过走访调查发现,从现实来看大多数老人还是选择靠家庭养老,70.1%的老人都是和儿女一起生活,靠儿女养活;也有29.9%的老人与自己的老伴或是自己一个人生活;在调查中当被问到“老人们的各方面需求在家庭养老中能否被满足时”有64.0%的老人相信家庭有赡养老人的能力;但是也有36.0%的老人认为当下各种不良观念的冲击以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对养儿防老方式产生影响。

  第二,当前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方式和能力都不是很高,难以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生活的基本所需。关于农村老人的月基本生活费,从调查数据看,92.1%的农村老年人的月生活费用在300元以下,而81.2%的农村老人的养老保险缴费能力和缴费意愿都基本维持在100元左右,因此,如果只是单纯的完全依靠个人缴费去满足农村养老的生活需求,恐怕短时间内是难以实现的,而且也会出现资金缺口较大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张家口市各个地区各方面的发展都不均衡,因此难以短时间内大范围的形成一致的体系。

  (三)张家口农村老年人生活及养老现状分析

  1.农村老年人口基数大,比例高

  张家口市主要以农业为主,农村老年人口多,大概有49万,占老龄人口一半以上;65岁以上的人口占到10.25%;截止2015年底,张家市管辖下的13县4区,现在常住人口有400多万,60岁以上老人约有70万,平均每100个人中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5个,近些年,随着劳动力的外流,独守老人数量增多,老年人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亟待解决。到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突破两亿,在总人口的比例中占到了15.5%。因此要把帮扶困难老年人以及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放在重中之重。

  2.农村老人的养老和生活状况

  通过对宣化县和赤城县300名农村老年人调查访问,初步了解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以及关于养老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就全国而言,和张家口地区类似,由于张家口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能作为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老人养老状况的一个缩影。

  (1)收入来源

  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收入大多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农村老人自己的劳动收入,大约占到85%;二是来自子女的供给,占到15%。可是,随着农村老人年龄的增长,不能再下田干活劳动能力逐渐丧失,那么自己的劳动收入所占份额会逐渐减少,直到最后完全靠子女供给,因此收入来源单一,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问题严重。

  (2)收入水平

  经过调查发现,在参与访问的300名老年人中,每个月的收入大于800元的比例仅占3.2%,这部分人应该大都是来自离退休家庭的;每个月的收入在100到200元间的人数占3.1%;每个月的收入为50到100元间的占40.6%;每个月收入仅仅在50元以下的人占到了一半以上;这表明,农村老人的收入水平普遍偏低,且绝大部分人都面临着生活困?y和养老艰难的处境。   (3)赡养状况

  张家口的农村地区,大约有一半以上的老人是靠儿女来提供生活费养活自己,仅仅有一小部分人是自己养活自己。自我养老其实可以作为家庭养老的补充进而弥补了该方式的不足与缺陷。此外,还有一小部分五保户老人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只能靠集体来养老。如果经济情况较好,那么独立养老能力就强,反之,独立养老能力便减弱对集体的依赖增强;因此农村老人养老方式的选择与他们的收入水平高低有很大关系。当老人的年龄增加,劳动能力减弱,自我收入越来越少,成为了单纯的消费主体,所以慢慢的只能够依靠儿女来供养。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农民收入水平低,自我养老能力弱

  农民收入水平不高需要从以下多种原因进行考虑:首先,是农民的土地保障水平不高,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减少,耕地也面临着数量和质量上的危机,农民不能够很好的实现规模化经营,使得生产效益下降。其次是农业生产中所用资料,化肥、农药等的价格上涨,使得农业投入成本增加。再次,我国的农产品的流通渠道不畅,中间环节冗杂,给农业收入增加无形的成本。此外,农村对于当前正在实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不够信任,与该制度相关的领取条件使得很多青年农民只得选择最低档来使自己的父母享受基础养老金的待遇。

  (二)空巢老人增多,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大批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的现象,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锐减。然而,这样的现象也导致了农村“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数量的急剧增长,使得家庭的养老功能逐步弱化。农村的空巢老人不仅需要下田干农活,而且农村的医疗卫生服务较差,增加了养老风险,使得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雪上加霜。此外,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影响了传统的孝道观念,也在冲击着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基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也衍生出来,金钱主义、唯利至上等腐朽的观念和思想,使得我们建立起的以孝为先的家庭养老文化被严重冲击,家庭养老的功能也逐步弱化。

  (三)农村养老主体责任不明确,资源配置不合理

  目前农村老人养老,政府、集体、社会各责任主体之间缺乏互动和互补,使得资源衔接不够顺畅,没有有效的合作和分工,难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养老资源。此外,还存在农村养老资源分布分散,配置不合理,供需不平衡等问题;随着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增多,养老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供给不足,其次,我国农村老人的娱乐设施也相当匮乏,给与老人的服务相对单调,老人们缺乏精神娱乐。最后,我国养老的市场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养老的服务层次较低,服务产品单一,发展缓慢,养老保险对于农村的开发不够完善。

  (四)农村养老服务的社会参与度不高

  当前我国的农村养老仅仅还停留在靠政府资金支持和集体来组织服务的层面上,各类社会支持、非盈利组织和志愿者尚未全部参与到其中来。很多都是随机性、阶段性、临时性的参与,不仅人数少,而且缺乏长期有效的来源和保障。然而,根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的养老院等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大约有1189.4万人,然而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人员仅有17.5万人,同比增长3.6%,增速缓慢。而且,政府对于养老服务的一些政策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在实施方面难以落实,比如在税收减免上等等。因此,一些民办的养老机构参与性不高,对是否要往农村养老上发展,很多都是在观望、犹豫和等待时机。农村养老服务的社会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选择和发展

  (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完善农村养老模式

  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包括:一是,提高土地保障水平,发挥土地的作用和价值,在土地流转机制上有所创新,有计划、有规模的进行土地的集约化经营。二是,为农民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一个完善畅通的流通渠道,有一个很好的买卖直接链接的网络模式,来降低中间的流通环节,加??市场监管,提高农民收入。三是,政府积极出台惠农政策,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提供粮食和蔬菜的价格补贴,以及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的补贴等。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让政策真正的惠及到农民。

  同时,政府还应积极完善农村养老模式,一方面,加强“新农保”政策的建设与实施,完善农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并且将其落实到位。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多加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心理健康,多为他们提供健身娱乐活动,以此来丰富养老模式的内容,满足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要。

  (二)推广开展农村互助养老模式

  互助养老院使得老年人在集体中共同生活,互相帮助,这样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参与意识和伙伴意识,让每个老年人都感觉自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这样不仅可以弥补家庭养老功能的退化与不足,而且还可以做到让年龄小的老人养年龄大的老人,让每一个老人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获得满足感,而且这样让每个老人都积极地行动起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可以防止老年人患上老年痴呆的疾病。互助养老使得老人不再因子女不在身边而孤独、寂寞;不再感觉自己脱离社会,可以享受融入集体生活的快乐,享受大家庭里的温暖。互助养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加有利于空巢老人和居住偏远的老人。

  (三)打造医养结合模式,推行多元化医养服务

  充分开展建设便民医疗服务,在农村开设便民医疗卫生点,为老年人看病提供方便,有利于解决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便民医疗服务以服务为主要目的,属于微利经营,很多药品都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村里的医点也可以让老年人实现购药、看病等一系列综合服务。同时,政府应该严格药品质量监管,构建完善的药品采购通道,保证农村老人的药品供应和用药质量,同时对医药人员给与严格培训,为老年人的医疗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同时要积极倡导开展医疗服务下基层活动。效仿大学生考村官的制度,让更多的知识医学人才到基层去,在工作升迁和生活上给与一定的优待,同时,就那些想要继续上升的医生而言,要求他们必须有到基层服务的经验,并且也要达到一定的期限;年轻的医师如果到基层服务满一年,可以优先予以提拔。用这样一些措施,来激励和吸引出色的医务人员去基层历练,促进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良性循环和长远发展。   (四)构建信息服务平台,发展网络养老模式

  构建信息服务平台,将各个村的养老服务中心联络起来,促进农村养老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将老人的信息加以汇总,实现网络联结,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对老人日常生活的管理和监督,各类信息的及时发布,数据清晰透明,使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和强化,使养老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五)号召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养老模式

  鼓励社会人士积极参加农村养老服务事业,利用好多从乡村和大山里走出去,发家致富的有志之士,做起公益事业。同时鼓励志愿者积极投身养老服务事业,鼓励志愿服务活动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可以有以下两个途径来开展: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等社会第三方的作用,给与养老服务队伍以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形成一支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定期定点的到乡村去志愿服务,并且逐步优化队伍建设等。二是要??新志愿者参与机制,形成一种新型的模式,另外还可以吸引在校的或者是应届的优秀大学生参与到农村养老事业中,给与他们政策上的优惠支持。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将政府与养老服务中心联结起来,合作,及时更新资料与信息,发布志愿者名单,实现志愿者与养老服务中心的良性互动。

  其次,要积极引导企业做爱心公益,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可以与村庄实现一对一的对接,对所资助村庄实行定点服务和帮助。将农村的待资助与抚养的老人纳入到所建立的体系中来。通过建立互助养老院,发放物资,给与生活补助等一系列措施来实现企业对农村养老事业的贡献。于此同时,政府在提供政策支持的同时,必须要对企业的加入进行严格的把关,并且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企业也要和政府合作做好宣传工作,使农村老人对民办的养老机构或是企业所资助的养老服务能够信赖,并且能够加入其中。当然,政府和村民还需要做好监督工作,因为政府既是担保人,也是监督者,企业能够加入到农村养老行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推动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我国农村养老模式新探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养老 农村 模式 我国
最新农村研究论文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研究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考察研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
农村学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策略研究
浅谈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农村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需求调查探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防冻技术措施
浅析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
热门农村研究论文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我国农民工保障问题的再认识
增加农民收入研究
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浅谈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现代话语下的三农问题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邓小平“三农”思想与中国新农村建设
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