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7-05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国家政治的稳定与经济的繁荣。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10年7月29日,我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要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现代职业教育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改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党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方针,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高职教育办学的中心任务,也是保障和提升其办学质量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

  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角度看,基于职业生涯规划来分析影响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不仅能够让高职学生全面的认识自我和准确的进行自我分析,并做出具有可持续发展观的人生选择,从而增强其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从学校层面来看,研究、分析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一方面有助于高职院校针对社会需求,适时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充分地就业。另一方面,有助于高职院校对用人单位对学生就业的评价和要求更加地了解,为自身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促进高职院校健康持续地发展;从社会角度来看,高职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提升其就业能力,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本次调查通过个案研究,以广西财经学院防城港学院为例,通过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提出基于职业生涯规划来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建议,对其他高职类院校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因素之政府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都是由政府宏观规划和控制的, 政府通过优化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宏观调控就业政策来扩大用人需求,控制学生整体流向。所以,政府对高?院校发展的决策也是对大学生就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之一。

  (二)影响因素之高校

  高职院校是提供人力资源的主体,决定着能否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因此是影响学生就业的决定性因素。主要通过以下四方面来影响:

  专业设置。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范围,不同专业就业难易程度不一样,因此,高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主要是侧重于培养大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技能的实践学习和培训,也包括对大学生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学校课程设置的数量、质量、课程的学习方式、考核方式影响学生的知识深度与广度,这种课程设置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就业指导。高校就业指导是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就业信息搜集、求职、面试技巧和创业指导等方面进行培养和指导,这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业指导能提供给学生进一步实现自身人力资本价值的培养过程。

  学校依靠的行业需求不稳定。广西财经学院就业率一直领先最主要原因是其行业背景优势,依托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促进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需求量的持续增长。广西财经学院防城港学院依靠这种政策背景,培养与区域经济匹配的技术人才,这种战略就是确保其就业率高的重要保障。

  (三)影响因素之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作为人才的需求方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由于大学生规模的扩大,市场变得“供过于求”。供求比的变化,导致大学生在就业单位中越来越不受重视。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人才供过于求,导致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格外挑剔,对求职人员的年龄、性别和履历等有严格的要求,容易造成就业歧视,就业歧视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影响因素之学生自身

  大学生是就业能力最关键的因素,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择业观念等都属于个人因素,个人因素主要反映学生本人的职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个人形象、人际交往能力、择业动机与心理等。其中,专业知识与技能反映学生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专业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反映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素质;择业动机与心理反映其就业观念和期望等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是反映学生健康程度的生理因素。其次,学生的就业选择影响因素还受个人环境的影响,个人环境主要反映学生周边组织能够给予的就业支持,主要包括家庭社会资本、学校品牌与就业指导两项因素。其中,家庭社会资本主要反映学生所在家庭的社会关系。

  三、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政策建议

  第一,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自身素质。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择不再仅限于个体的某个方面,而是更注重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与个人素质有着紧密的联系,高职院校的学生除了在专业技能上要突出于其它类型的学生外,更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求职做好准备。研究表明,尽管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正日益多元化,但综合素质依然是决定学生就业能力的根本。所以,要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必须把落脚点放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为此,高职院校首先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按照社会需求培养高技能人才调整专业结构,强化办学特色,狠抓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

  第二,高职院校应根据市场的需求确定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要强化就业指导,完善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要本着服务地方经济的初衷,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培养能在各行各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充分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将当地经济和行业的发展需要与自身的办学优势结合起来,找准方向,准确定位,依托产业,走特色办学的道路,这样才能根据当地实际培养出受行业和市场欢迎的人才。

  第三,政府要加强就业引导,提高就业服务水平。政府是保证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以积极的态度和前瞻性的眼光来对待和引导。通过对高职教育的投入、政策扶持、创建公平的就业环境,依法保证高职生就业质量,促进高职教育健康长远健康的发展。

  第四,用人单位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途径,实现多方共赢。用人单位在高职学生就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高职教育办学成功与否的实践检验场所,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得以施展并得到提升的平台,也是高职教育最重要的受益者之一。所以,用人单位应该积极主动加入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其真实工作岗位的特点,实现学校的理论教育与企业的实践实习的零距离对接,建立长期有效的紧密合作机制,要建成集教育、培训、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实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共同进步”的校企良性合作新局面,这种有效互动的合作机制,不仅对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有推动作用,而且能有效的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与企业的需求成功无缝对接,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也使学校培养的学生能为企业所用,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学生就业 高职 因素 院校 就业 影响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