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探索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探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7-16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60

  小学数学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占比重很大,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解应用题时往往无从下手,不知怎么去思考。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启迪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思维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等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潜在的素质,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心理上的追求倾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解应用题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解答应用题,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小学数学知识属于基础性知识,很多都和生活存在着直接而又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生活实例,把实际生活案例与数学课堂的应用题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数学应用题的过程中找到乐趣。例如,在教学“两步应用题”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小明、小红、小兰三人拍皮球。小明说:“我拍了24个。”小红说:“我拍了30个。”小兰也说了一句话,但她很聪明,没有说自己拍了几个。如果你是小兰的话,你会怎么说?随着生动的、开放式的问题情境出现,学生的兴趣得到再一次的激发。有学生说:“我拍的比小红多2个。”有学生说:“我拍的比小兰少2个。”有学生说:“我拍的是小红的3倍。”有学生说:“我拍的是小红和小兰总数的3倍。”有学生说:“我拍的比小红和小兰总数少3个。”……引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案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应用题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二、加强解题思路的多样化,提高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

  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是多种多样的。寻求多种解题途径是同学们理解解题思路是多样化的主要方法。

  综合与分析的思维方式是解应用题最基本的常用思路。在应用题中,条件是综合的基础;问题是分析的依据。因此,从小学生开始接触简单的应用题起,就应着重加强这一方面的训练。看到所求的问题,立即能想到解决问题的两个条件;看到两个条件,立即能想到所能解决的问题。这两种思路经常性地互相配合、协调运用,就能使学生具有了解应用题的扎实基本功。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我认为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一些策略。

  (一)用画线段图分析题意

  和倍、差倍问题,行程问题及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通常用画线段图分析题意。把枯燥难懂的文字形象直观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更能帮助他们理解题意。例如:李大伯的果园里种了56棵桃树,种的苹果树比桃树的3倍多14棵。李大伯的果园里种了多少棵苹果树?画线段图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出苹果树与桃树的关系是:把桃树的棵数看成一份,那么苹果树的棵数等于3个桃树多14。就很容易列出正确的算式56×3+14进行解答。

  (二)用函数的理念进行分析题意

  对于一些比较难,但有明显等量关系如数量关系式、公式等的应用题,用函数的思维方式分析题意。如:李阿姨家的院子养了一些鸡和兔。从上看有20个头,从下看共有56条腿。李阿姨家的鸡、兔各有多少只?这是一道鸡兔同笼的应用题,如果用假设法的思维方式,许多同学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但是函数的思维方式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可以解设鸡有x只,则兔就有(20-x)只。再根据鸡兔的腿共有56只就轻松列出函数式:2x+4(20-x)=56。最后解出x=12,鸡就有12只。把x=12代入20-x中解出兔有8只。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根据数学应用题的特点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而充分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分析现实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三、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主要课题。实践证明,正确的思维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桥梁,是评价课堂教学的主要标准。小学生接触的事物较少,在应用题解题的时候不少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只局限于某种习惯的思维方式,解题过程比较复杂繁琐。如果能跳出习惯思维的模式,换个角度去思考,往往可使题目变得简单明了。如: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前3时行了全程的75%,这时距离乙地还有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行完全程共要多少时?此题习惯的思维方法是:先求出全程的千米数:60÷(1-75%)=240(千米),再求出已行的路程:240×75%=180(千米),第三步算出每小时行的千米数:180÷3=60(千米),最后求出行完全程共要的时间:240÷60=4(时)。这种思维方法把所有数量具体化,思维比较老旧,解题步骤比较繁琐。如果跳出这个习惯思维的模式,换个角度去思考,可以这样思维:先求出每小时行全程的几分之几:75%÷3=25%,把全程看着单位1,用1÷25%=4(时)。这样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继承与创新,不仅优化了学生的解题思路,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题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必须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如由激发兴趣→基本方法→思维创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三个层次教学,对学生进行训练,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渗透,不断扩展完善,从而形成一种解题的技能。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思考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探索

论文搜索
关键字:应用题 数学 小学 应用 教学
最新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策略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数学应用意识与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思考
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
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有效渗透途径
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式探
热门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
“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方法及其指导
谈复习中数学试卷的讲评
变式教学中习题引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用构造法解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研究性学习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
极限思想的辩证思考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