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论文

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8-02

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张君正(1981―),男,山东泰安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戢 爽(1981―),女,吉林省吉林市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一、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1.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落后

  毕业生对由高等教育大众化而产生的大众化就业形势还缺乏深刻理解,择业期望值偏高,不能从自己的综合素质出发制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职业生涯规划,考取公务员、进入事业单位、进入高稳定且优待遇的企业仍是目前毕业生择业的首选。对其他就业途径和方式的认同不够,“现在大学生就业难不是‘就业难’,而是‘有业不就’,我国不是大学生多了,而是大学生少了,或者真正符合要求的大学生少了,而不是多了。”择业期望值偏高是造成就业过程中 “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就业市场怪现象的原因。

  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不断走高的人才要求不相适应,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心理素质、人格品德、开拓创新精神、人际关系、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等能力的不足,使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缺乏竞争优势。

  2.民族高校的培养模式滞后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高校的反应相对滞后,专业设置失衡,从而导致培养的许多毕业生素质和能力不适应市场的需求。部分高校一度盲目求大求全,没有考虑到社会需求和学校办学实力,存在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的问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高校培养模式依然存在弊端,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导致民族地区出现严重的人才过剩与人才紧缺并存的矛盾。

  3.民族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落实不到位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各高校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但是许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相对滞后,落实不够到位,甚至只是走形式而已;普遍存在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时间短的问题,指导对象只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不能将就业指导贯穿到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中去;就业指导教师缺乏就业指导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缺乏实际指导经验;就业服务的各个环节互相不衔接,难以系统性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就业服务资源分散,不能系统性、整体性地对毕业生进行指导;就业指导的形式单一,就业指导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4.就业市场存在一定的偏见

  就业市场对人才要求过高,就业过程中存在影响平等就业的诸多因素。部分企业认为民族地区高校是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院校,教育发展和内地沿海发展较快地区相比滞后很多,用人单位存在偏见与歧视,很多毕业生反映在寻求职业的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

  从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就业市场缺乏面向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的优惠政策,民族地区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尤为困难,他们就业时要承受更大的压力,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企业对人才人为设置一些制度障碍且存在就业歧视,更加剧了民族地区的就业问题。

  5.民族高校的地理位置偏远

  多数民族地区高校所处区位偏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致使他们不能获得很多适合其求职意向的就业信息,严重影响了民族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教育资源分配不足,教育投入和师资力量的不足制约了民族地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导致民族地区毕业生与非民族地区毕业生的起点和过程都不相同,民族地区高校的区位劣势与毕业生就业的便捷需求不相适应,使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之路显得更加艰难。

  6.就业竞争压力日益加重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市场机制发挥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对这一趋势的适应能力比较弱。又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性,中小企业规模小,吸纳毕业生人数有限,政府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少,他们的就业机会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二、提升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策略

  1.高校面向市?雠嘌?人才

  学校要以市场为导向,更新和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加强市场调研,掌握市场变化特点;加大应用学科的比例, 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充分与国内外市场对接,考察市场状况;加强与当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部门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对接政府、企事业单位,为学生实践锻炼提供平台;采用“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新型培养模式,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2.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需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教育活动,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做好就业信息服务。系统地开设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和就业指导课,聘请有能力的专职或兼职教师来指导毕业生,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工作。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职业指导,邀请知名校友开展就业创业报告,开展就业咨询活动,建立实习导师制度,建设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的实践基地,对毕业生进行精准帮扶,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3.政府加强政策调控

  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政府要更加明确自身在民族地区毕业生就业中所应担当的责任;加强宏观引导与政策支持,协调整合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实现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之间的无缝对接,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保障,引导毕业生以在民族地区就业为主,鼓励支持毕业生前往内地就业,并在各方面给予更多的就业优惠和保障;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进一步规范和协调就业市场,并为毕业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促进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逐步有序就业。

  4.市场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市场要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用人观,不应该有偏见与歧视,对求职者放宽条件;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提供相关实习岗位,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同时企业也可以从实习生中选拔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为企业与毕业生双向选择创造良好环境

  5.毕业生提高综合能力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本质上就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较量。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强调实用性、适应性、全面性,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除了注重求职者在校的学习成绩,也越来越重视求职者的社会实践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综合才能。

  总之,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直接推动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从根本上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需要政府、市场的大力支持,更取决于高校实力的提升和毕业生素质的提高,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切实解决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就业问题 毕业生 民族 高校 就业 地区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