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基于公共部门的网络政治激励研究论文

基于公共部门的网络政治激励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9-29

基于公共部门的网络政治激励研究

  

  1.网络政治及其激励特性

  1.1网络政治具有负激励性。负激励是一种被动性的激励,它侧重于惩罚,它通过对人的错误动机和行为进行压抑和制止,促使其顿然醒悟,改弦更张。目前网络政治正是发挥着这样的特性,其更多是通过网络传播、制造公众舆论、吸引公众注意力、引起社会轰动、进而制造压力这样的流程,使公共组织产生压力,使公共组织不得不对其所作的行为和对发生的公众事件做出明确解释。

  1.2网络政治具有外部激励性。网络政治的激励力源于网民和网络舆论等外部力量,利用舆论压力对公共组织产生激励,激发其潜能,进而升华为一种自我激励,而这种自我激励主要建立在外部激励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网络政治可以起到 “鲶鱼效应”,在改变公共组织工作作风、思想观念和工作流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使公共组织等产生一种紧迫感和压力。

  1.3网络政治具有互动激励性。网络政治是一种互动性激励、双向激励,即激励者与被激励者通过网络政治这一形式、通过网络媒介等方式可以使双方都受到激励,促使各自追求新的目标,达到激励效果[5]。网络政治的出现以及在其运用过程中,网络公民和公共组织之间是在不断的沟通和相互博弈中实现各自目标的,而且是一个不断激励、博弈的激励过程。

  2.网络政治激励静态分析

  2.1主体角色分析

  网络政治激励主体包括:公众、网络媒介和公共部门。公众有两种: 单一公众和集体公众,单一公众是特殊的公众形式,指任何个人都可以作为社会公众参与这一激励模式,他是激励发起者,借助网络追求自身利益;集体公众指公众作为一个集体或整体对网络媒介中单一公众的利益追求进行分析,使事件由“个体事件”上升为“群体性事件”,这两类公众是网络政治激励存在的首要因素。

  网络媒介也有两种类型:第一,网络传播平台,如论坛;第二,大型门户网站,它们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就第一类而言,其更注重公众参与和互动,使公众将自己的利益诉求公之于众,引起舆论关注。第二种类型具有更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它既可以将第一类的公众利益诉求以新闻舆论的形式再次扩大;同时由于其新闻传媒特性,也可以单独挖掘公众的利益诉求,制造舆论。

  公共部门是被激励者,它承担的角色、所做出的努力以及产生的激励力是被动的。公共部门在网络政治激励中是弱势,是压力的承担着,激励的成功与否很大取决于它的回应。公众和网络媒介会对结果进行分析。

  2.2网络政治激励的产生基础

  网络政治三大主体角色呈现多元化,但是它们共同点在于:三者所承担的角色以及激励力都是建立在最大限度的满足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在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协调相互之间的利益,达到利益平衡,也可以说,网络政治激励是一种利益平衡的产物[5]。在这一模式中,任何一方都追求利益最大化,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不免会出现矛盾和斗争,这便是激励力的来源,而最终激励的完成便是三者利益之间达成一种“相互妥协”,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激励才会停止,否则这种激励力量将会持续、循环,周而复始。

   3.网络政治激励的动态分析

  在这一模式中,单一公众通过网络媒介追求自身利益,而集体公众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和整合利益诉求,随着集体公众的增多,影响力会扩大,进而会产生舆论压力,此时集体公众的参与不仅对单一公众产生激励,促使其追求自身利益,更会对公共部门利益造成影响,起到催化作用,促使公共部门采取相应的办法缓解压力。

  网络媒介作为一种平台在追求和维护自身利益同时,也传播公众信息,扩大参与群体。在此过程中单一公众的信息会扩大,使公共部门产生压力,促使公共部门通过网络媒介回应,产生激励效果。公众则会通过网络媒介对这一回应进行分析,此时的公众包括单一公众和集体公众。公共部门的观点将接受双重满意度测评,满意度将直接决定激励过程是否继续,所以公众也是激励过程的终结者。

  公共部门在激励过程中会被公众和网络媒介呈现出一种状态,称为公众形象,这种形象便是一种激励力,公众和网络媒介会对这一形象进行满意度分析,而这种“状态激励”并不是公共部门自身追求的,是被动产生的。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公共部门对平衡把握十分关键。如果公共部门的回应不符合公众利益,公众会通过网络媒介发起新一轮激励,此时的激励者是单一公众和集体公众的合体。在第一轮的激励运行之后,单一公众的利益追求已经扩大化,上升为集体利益,会产生更大的激励力,公共部门不得不在平衡双方利益基础上,对公众利益诉求通过网络再次做出回应,网络媒介和公众则会同时对公共部门的回应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会产生两种结果:一、公共部门的行为获得公众认可,激励过程结束;二、公众不认可,再次激励。

  网络政治激励的激励过程是周而复始的,每一次新的激励都是在原有激励的基础上产生,在充分吸收原有激励力的同时将其扩大化,所以激励力也会随着激励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基于公共部门的网络政治激励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基于 部门 公共 政治 研究 网络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