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 我国金融物流发展模式研究论文

我国金融物流发展模式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06

我国金融物流发展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339(2010)02-0027-0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物流业蓬勃发展,传统仓储、货代、运输企业纷纷向物流领域拓展业务,形成许多新兴物流企业,国外跨国物流公司也都瞄准中国广阔的市场,积极向中国物流领域进军,我国物流业形成了多种类型物流企业并存发展的格局。然而,由于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较晚,相关理论也不完善,我国物流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服务水平落后、经营模式单一、创新意识淡薄、设施滞后和成本控制能力不足等方面。经验丰富、管理先进的国外大型跨国物流公司的进入将给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需要寻求新的营利模式。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将金融业与物流业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协调统一,发展金融物流业务,并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业务模式,已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

  

  一、金融物流的概念

  

  国内已经有一些关于金融物流的介绍与研究。罗齐、朱道立提出了物流企业“融通仓”服务的概念,“融”指金融,“通”指物资的流通,“仓”指物流的仓储;陈祥锋、朱道立在《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创新一金融物流》中指出:金融物流是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相结合的产物;李建平在《金融物流模式研究》中指出:金融物流是指在现代物流供应链业务活动中,运用金融工具使物流产生的价值增值的融资活动。在此基础上,本文更趋向于将金融物流定义为:包括金融服务功能的物流服务,它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一种金融与物流集成式的创新服务,其主要服务内容包括:物流、流通加工、融资、评估、监管、资产处理、金融咨询等(如图1)。

  

  在国外,金融物流的发展一般是由银行推动的,而在我国却是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始拓展金融物流业务的。我国已有少数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始涉及金融物流业务,如中储集团、速传物流公司、中国外运集团等,并已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基本都停留在基于供应链的某一中间环节开展融资服务活动,服务范围狭窄,服务水平较低。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是不对称、不协调的,金融物流发展水平的滞后性会阻碍企业供应链的衔接,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其实,在我国现有社会经济条件下,发展金融物流业务的空间很大,其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二、我国开展金融物流业务的现实意义

  

  1.现代物流发展的迫切需要。联合包裹中国董事、总经理兼首席代表陈学淳先生说过:物流业的未来决胜点在于金融服务,未来的物流企业谁能掌握金融服务,谁就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对于企业来说,物流是基础,资金流是保障,二者的相辅相成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因此,只有达到物流与资金流的协调统一,才能真正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金融物流的适时出现,成功地实现了这一目标,作为主体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提供物流服务的同时,拓展金融增值服务,既解决了物流、资金流融合的难题,又为自身提供了巨大的利润来源,这对我国物流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约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5%以上,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经济基础薄弱,固定资产规模较小,财务信息透明度低,这就导致了其信用体系不健全的问题,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需要付出更高的管理成本和更大的风险,打击了银行的贷款积极性。同时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中,资金占用大,回收周期长,经常迫切需要银行贷款,融资难就成了束缚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金融物流业务的开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物流供应商作为买卖双方的桥梁,对融资企业的销售、库存有着详细的记录,由其作为担保的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相对较小,能够将银行更好地融入企业的供应链中,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资本周转速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将会大大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和经济的发展。

  3.提高金融机构利润空间的重要手段。当前金融机构的贷款资产质量不高,呆坏账比例居高不下,如何提高贷款质量,控制贷款风险,发展新的业务成为银行关注的首要问题。金融物流业务的推广,给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了契机。金融物流可以为金融机构带来大量相对稳定的客户,扩大了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降低了银行的贷款风险和呆坏账比例,提高了银行的利润率,增强了银行的竞争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金融物流业务的开展解决了银行的“物流瓶颈”,当银行再次面临质押贷款业务时,可以委托共同合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施评估、仓储、监管与资产处理,大大降低了管理质押物的成本,提高了银行的盈利空间。

  4.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需要。我国加入WTO已有7年多的时间,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失去政策保护的某些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物流业算得上是最突出的行业之一。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纷纷寻找新的业务模式,借鉴国外经验,加强物流的增值服务,通过在物流活动中提供金融服务,获得除传统仓储、运输外的其他收益,如信息费、中介费和佣金等。金融物流业务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贯穿企业的整个供应链,加强物流企业的一体化服务水平,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吸引大量潜在客户,提高物流企业的业务规模,扩大了物流企业的利润来源,增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我国开展金融物流业务对我国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实现了“共赢”。在我国拓展金融物流业务是有益的,但在具体的操作中,金融物流的运作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经营的成败。现在我国对金融物流发展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不能完全支撑我国金融物流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外金融物流发展模式的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一套相对完整的金融物流发展模式体系,希望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有所启发和帮助。

  

  三、我国金融物流发展业务模式

  

  国外开展金融物流业务的一般模式是:仓单质押、保税仓和代客结算。我国的国情决定我们不能照搬国外模式,需要结合我国实际,稍加变通,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金融物流发展模式。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是否参与到融资企业的资金链之中,可以将金融物流业务分为:货款中介业务和融通仓业务。

  1.货款中介业务。货款中介业务,顾名思义,就是以垫付或者代收的货款为桥梁将融资企业、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物流企业联系起来,开展金融物流业务,解决融资企业的资金链断裂问题。显而易见,此时需 要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到融资企业的资金流之中。

  (1)垫付货款。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货物需求方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代为采购货物,物流供应商除提供运输服务外,还需垫付部分或全部货款,当提货人取货时再将货款付给物流供应商,结清货款(见图2)。这样既可以减轻发货方的库存压力,又可以暂时缓解提货方的资金困境,同时对物流供应商来说,可以将客户与自己的利害趋同化,巩固二者之间的合作基础。当然这需要以健全的信用机制为基础,否则,风险系数较大。

  

  以上是通过物流企业利用自有资金开展金融业务,还有一种模式是通过银行提供资金代付货款解决融资企业的资金流问题(如图3)。这种模式根据信贷对象不同又可分为买方信贷、卖方信贷和投信融资。

  一是买方信贷。对于需要借款的货物需求方,银行开具承兑汇票,提货方凭汇票向发货方采购商品,并交由物流公司评估入库作为质押物。汇票到期时银行须向发货方兑现,当提货方履行还款义务后,银行给物流公司指示,释放质物;如果借款企业违约,质物可由发货方或者物流公司回购。

  二是卖方信贷。对于资金不足的货物供应商,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可以将货权转移给银行,第三方物流企业向银行提供相关信息和市场情况,银行据此向发货方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当货物需求方提货时,向银行归还贷款,银行则向第三方物流公司发出指示,将货权转交提货方。

  三是授信融资。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利用自身信用为借款企业提供担保,银行直接把一定的贷款信用额度交给物流公司,物流公司视情况为借款企业提供质押贷款,同时提供运输、仓储管理服务,银行基本上不参与该项目的具体运作。

  (2)代收货款。在代收货款模式中,发货方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签订《委托配送和委托收款合同》,物流商根据合同规定按时向需求方送货并代收货款,在一定期限内交由发货方,结清货款。这样物流供应商不但获取了不菲的运输费和佣金,而且在交付前可以持有这部分货款,等于拥有了一笔不用付息的资金,提高了资本利用率(见图4)。

  

  2.融通仓业务。融通仓业务就是一个集监管、运输、电子商务、仓储、拍卖为一体的综合性第三方物流平台。它是沟通物流与金融的桥梁,是一种具有“多赢”性质的增值业务,业务运作中第三方物流企业并没有参与融资企业的资金链。融通仓业务包括:仓单质押、保税仓和货物质押三种业务模式。

  (1)仓单质押。仓单质押业务是目前金融物流领域发展最为成熟和完善的模式之一。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一般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采购的批量性与产成品销售的迟滞性。这就导致企业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成本增加,流动资金减少,影响了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融通仓凭借其优越的运输和仓储条件,吸引融资企业将其库存资产作为质押品交由融通仓监管,融通仓向融资企业开具仓单,融资企业凭借仓单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金融机构 根据货物的价值和其他相关条件向其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质押品也可以由发货方或者物流公司提供(见图5)。

  

  (2)保税仓。这种业务模式的本质就是“贸易”,货物需求方需要大批货物,事先与制造商签订《购销合同》,据此向银行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和提出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的申请,由物流公司提供担保,银行同意后,制造商向保税仓交货,货物交由物流公司监管,经销商以货物对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进行反担保,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根据掌控货物的销售情况和库存情况按比例决定承保金额,并收取监管费用(如图6)。保税仓业务既可以使货物需求方获得大批量优惠货物,又可以缓解制造商资金不足的难题,帮助其增加销售渠道,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3)货物质押。这种模式要求以实际货物为抵押,一旦货物进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输、仓储范围,货物拥有方就可获得银行贷款,由物流公司进行特别监管,只有银行允许时贷款企业才能提货。在货物质量不变的基础上,质押物可以相对地动态流动(出库、入库),但不能低于规定下限(见图7)。与前面几种模式相比,货物质押最小限度地影响企业的生产销售,但对物流公司的管理水平有一定要求。

  

  虽然我国开展金融物流业务是有益的,有一定模式可资借鉴,但是我国的金融物流信贷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相配套的法律、制度建设和市场规范还不完善,专业化人才匮乏,这样就导致了在我国开展金融物流业务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内部管理风险、安全风险等。因此,在具体实施金融物流业务时,需要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

  “金融物流”的概念提出时间较短,还没有经过大量企业的实践检验,理论界也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理论框架。本文虽然介绍了金融物流的基本理论,重点研究了我国开展金融物流的模式,创新性地设计了金融物流业务的流程,具有一定的开创性,但由于受能力、时间及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本文还存在一定不足,对金融物流各种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不够,没有全面分析金融物流业务中可能面临的风险等,期望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我国金融物流发展模式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模式 物流 我国 金融 研究 发展
最新金融研究论文
试论国际金融研究的新方向
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农村普惠金融思考
浅析互联网金融模式存在的安全隐患
新冠肺炎疫情下绿色债券发展
浅析影子银行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应用模式及价值研究
数字货币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问题研究
民间金融公司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AMCs金融科技研发模式探索
热门金融研究论文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汇率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若干启示
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几点看法
金融危机是中国的心腹大患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利弊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发展中间业务 提升综合实力
金融发展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