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由企业性质谈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论文

由企业性质谈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19

由企业性质谈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

  

  财务管理是一项复杂多变的活动。它处于一个多元冲击、竞争激烈、频于变动的动态环境。正因为如此,财务管理所做出的决策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最大限度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并牢牢地把握环境中所提供的机遇,避开环境中所隐藏的危机。

  财务目标是企业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任何行为都要有一个目标导向。财务管理也不例外。财务管理目标理论中有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及权衡相关利益者利益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等目标理论。我们采取何种目标取向呢?

  财务管理目标决定于企业的总目标和财务管理的特点。考查企业的目标需深一步理解企业的性质。本文试图从企业性质中演绎理财目标。

  

  1企业性质分析

  

  按照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习惯看法,企业只不过是出资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技术制度工具,把企业简化成一

  个专业化的生产单位。这就形成了一种类似“拜物教”的意识,导致了工业社会中价值体系的一元化即物质财富的追求成为惟一的有激励力的目标,并且是衡量一个人成败的唯一标准。在这一理论理念中,股权至上,利润最大化成为唯一的目标,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被捧为金科玉律。“一个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要被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消灭或购买”(迈克尔?帕金2003.5)。其指导的企业财务理论则非常强调对企业投资者现实利益(即股东的利益)的保护。在今天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关系日益复杂的环境下,过分强调股东利益,忽略其他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往往导致企业财务目标的偏颇和企业的危机。

  若揭开企业物质属性的面纱,从产权的角度理解企业的性质,或许更能揭示企业的性质,有助于我们理解财务目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于1937年发表了《企业的性质》一文,其强调企业的契约性,企业的本质是产权主体交易产权的一种合约性组织,是关于产权安排的一系列契约(合同)的网络体。其核心问题是通过选择恰当的契约安排来实现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对应,以确保企业的决策效率。契约各方构成了企业的相关利益者,他们至少包括出资者、经理、工人、供应商、消费者等。他们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必然凭借自身的谈判力在企业中争取最大的权益。那些具有谈判力绝对优势的当事人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也将主动让出一部分“组织租金”给其他当事人,以此达到契约的平衡协调,实现利益的长远发展。在企业契约观指导下,企业治理具体表现为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日本经济学家青木彦昌在股东--雇员共享企业的组织租金的合作博弈模型中提出,企业不仅仅是资本家的企业,而且是所有相关利益主体所组成的一个团队。虽然各个主体并非是利他主义者,相关利益主体参与特定企业组织的目的却是相互合作,把馅饼做大的同时获得个人利益最大化即“最大馅饼原则”和“权重原则”同时发生作用,即强调组成企业的团队成员必须是在如何做大蛋糕的基础上来考虑如何分割蛋糕,并不是简单的争夺既定的组织租金。另外企业并不是无条件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然后再分配利润。企业的行为是企业内部相关利益主体在特定约束和激励契约安排下的理性行为。1999年欧盟发布的关于《企业治理结构》的注释中明确指出“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应在确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该注释进一步指出“公司竞争最终成功是集体力量的结果,体现了各类资源所做出的贡献,包括投资者、雇员、债权人和供应商。公司应当认识到利害相关者的贡献是建立一个有竞争力而且盈利的公司的宝贵资源,因而在相关利益者中建立创造财富的合作是为了公司的长远利益。治理框架也认识到只有认识到利害相关者的利益以及他们对公司长期成功的贡献,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公司的利益”。

  由此我们认为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业主权益最大化对小型企业可能合适,但对较大的公司,尤其是企业组织越来越庞大,竞争越来越激烈,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若企业在协调相关利益者中不能保持平衡,某一因素的偏颇就可能导致企业大厦的轰然倒塌。

  

  2业利益相关者利益分析

  

  既然财务决策中需考虑各相关利益者的利益,那么各相关利益者在企业契约关系中的位置及其利益要求是如何安排的呢?又是如何影响财务目标呢?

  首先我们得明确相关利益者的概念。相关者利益是那些与企业有合约关系的人(弗里曼和伊曼 1990),包括真实的相关利益者和潜在的相关利益者。真实的相关利益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潜在的利益相关者还包括政府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等。我们这里仅考虑真实的利益相关者。

  在企业中,相关利益者的契约关系之关键在于各方对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分配。从静态看,在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对应的收入索取权是这样分配的:合同索取权在债权人、各类工人和债权业主之间进行分配(不同利益相关者所获得的合同索取权在具体规定性上是有差异的);剩余索取权则在股东、纯管理者和各类业主之间进行分配。与此相适应,各利益相关者分别获得一定种类的收入,包括工资、利息、租金等合同性收入和股利、奖金、利润等剩余收入。

  实际上非投资人利益相关者的合同索取权不仅指明示契约要求权如工资合约、产品质量保证书等,还包括暗示要求权如继续为顾客提供服务、员工工作稳定的承诺等。暗示要求权的突出特点是它们很含糊,状态依存性很强,难以以合约的成本加以确定并写入合约。因此企业没有兑现暗示要求权,也不会使其陷入破产清算的境地。暗示要求权的另一大特征就是由于暗示要求权不能明确写入合约,所以它们只能与企业购买或销售的产品服务一同进入市场。比如一个小汽车,电冰箱的生产厂家允诺只要他们的产品还在使用,他们就会提供产品的零配件;再比如企业员工获得暗示要求权,当一个企业雇佣了一名新员工,这个员工除明确的雇佣合约外,将获得有关工作环境,业绩评价与升迁机会的承诺。假如只考虑明示要求权,由于利益相关者的这些权利通常较股东先得到清偿,只要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很小,这种要求权就是无风险的,从而不能解释企业价值的变化。当把暗示要求权纳入分析中时,由于利益相关者拥有的暗示要求权是不确定的,即使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很小时,这些要求权的价值对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反应也很敏感,面临的风险也较明示要求权的大。因此企业的市场价值不仅依赖于明示要求权,而且也依赖于暗示要求权的市场价格。经理人员必然要考虑财务信息影响暗示要求权的价格方向。

  我们简单考查一下雇员、消费者这两个利益相关者在企业契约博弈中对企业价值的影响。(1)对雇员来说,首先应满足契约中明示的相对静止的价格约定。另外企业必须为暗示要求权留有一定的空间。若这一要求权得不到满足,则其价格下降,雇员则不会勤勉尽力,进而制约企业目标的实现。(2)从一定意义上说,满足消费者需求与出资者盈利目标存在着矛盾。然而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一般法则。竞争条件下企业难以通过操纵市场价格实现更多的盈利,因此只有通过向消费者提供(销售)更多的质量更好的产品并尽可能降低成本,进而稳定企业消费者契约关系这样企业方可实现尽可能多的利润。正如西蒙所说“消费者谋求(按一定价格)用钱换取中意的商品”,“企业除非在某一活动水平上达到诱因与贡献的平衡,否则组织将会消亡”。

  而作为出资方(主要是股东)在企业契约关系中享有最终剩余分配权,并承担企业最后的风险。出资方作为理性经济人,既然承担最后主要风险,必然寻求风险与报酬平衡,终极目标也必然是实现其资本增值最大化即剩余索取权最大化,否则出资者就无出资的动力,也就无所谓企业的存在。

  

  3结论:权衡相关利益的股东财富最大化

  

  由此分析,企业的终极目标是股东权益的最大化。欲实现此目标必须合理安排相关利益者的关系,而不能通过挤压其他相关利益者的索取权来换取剩余索取权的增加,否则非投资利益相关者将偷懒消极怠工,撤消销售合约。同样若不能实现恰当的剩余索取权,出资者将会选择破产清算。因此只有通过动态博弈实现契约的平衡,满足相关利益者的利益要求,进而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所以我们在企业理财中应以权衡相关利益的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

  

由企业性质谈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

论文搜索
关键字:财务管理 性质 目标 财务 管理 企业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探讨
试论企业绩效的优化管理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关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纺织企业的销售管理
新媒体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中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