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产学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高职产学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20

高职产学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8.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更加不容乐观。实行产学研结合,能够让学校教育教学更加贴近社会,适应企业用人的需求,而且由于企业了解毕业生的思想品德、业务能力状况,从而在实习期间就有可能被企业“预订”,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可见,实行产学研结合是解决当前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是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全面贯彻和落实《国务院在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坚持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企业为宗旨,注重内涵建设,提高办学层次。而我院机电工程系结合自身实际,于2008年12月14日聘请与我系有着多年产学合作的江苏清江电机制造有限公司、金象减速机厂、奔航齿轮厂和清江拖拉机厂等多家企业领导来我系参加产学合作研讨会。这些企业不仅是我系学生的实习基地,而且还是我系毕业生就业的主要企业,所以他们对我校学生素质的高低,动手能力的强弱和职业技能的掌握情况有着全面的了解。通过此次产学合作研讨会和我院多年来对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就目前产学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高职产学合作存在的问题

  

  1.1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对产学合作主动性不够。

  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对产学合作的主动性不够。不能深刻地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导致高职院校对产学合作的工作不重视,缺少全面系统的规划,合作层次定位不准,普遍偏低,开展产学合作工作的制度不健全,过于考虑自身眼前利益,影响具体工作的实施和开展,无法提高合作的质量和效益。加上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师资力量薄弱,在科研和技术开发研究方面积累的经验也不多,能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能力有限,缺乏吸引力。因而限制了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朝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企业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担负着紧张的生产任务,促使企业对产学合作不太热心,特别是与高职院校的产学合作看重程度远远低于本科学院,使得高职教育产学合作得不到企业应有的重视。加上在当前人才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企业自身可以以较低成本解决劳动力、技能人才和技术、信息方面的问题,没有必要花费较大成本与高职院校合作解决,结果导致企业在产学合作中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产学合作最终成为企业对院校的“公益支持”或“功利性投资”的状态。以我院机电工程系为例,我们组织学生到工厂实习, 企业只允许我们参观,而不允许实际操作,并且参观时间有限,一般只有半天时间,技能获知程度受到很大的限制。

  1.2政府没有制定相应的保障制度。

  目前,我国由于政府指导力度不够,缺乏院校和企业深度合作的制度环境,职业教育在产学合作的实践中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如何使产学合作双方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尚缺乏制度和法律制约。二是如何使产学合作切实深入到教学和科研领域,还缺乏具体的方案和监控制度。三是如何使产学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受益,也缺乏具体的实施规则。此外,政府没有制定法律法规来明确院校和企业在产学合作中的义务和责任,也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导致院校和企业都没有压力,自然也没有动力。因而政策难以落到实处,甚至得不到落实。最后,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与法规,加大对高职产学合作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3产学合作双方合作深度不够。

  目前,根据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各高职院校都在搞工学结合、产学合作和产学合作。但很多合作都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效果,合作的深度不够。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高职院校能为企业提高的服务有限。要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实践和应用性科研能力方面,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正能对企业的生产发展、经营管理带来实际效益的是少之又少,不少名为“双师型”的教师,实际上只是多了一张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践操作技能大多仍是空白。

  另一方面,而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谋求利益最大化,不愿主动为社会培养技能性人才,因而抑制了他们主动寻求与院校合作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谈不上企业与院校在学生培养和企业发展的双向问题上进行深入探讨、观念上达成共识,所以多数企业给予院校的资助多数企业给予院校的资助大都停留在提供实习基地方面。这种合作离真正意义上的产学合作目标---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学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共享,将职业教育资源的势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实现办学的整体效益相距甚远。

  

  2解决当前高职产学合作问题的有效途径

  

  针对当前高职产学合作存在的问题,结合四家企业领导提出的建议和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多年的一些经验,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具体措施:

  2.1高职院校主动为产学合作提供高质量服务。

  首先,高职院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实行企业化管理,按照市场化运作,形成教学支持生产、生产融入人才培养的局面,包括产学合作的时间、内容、形式以及合作教育的契约等,使产学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双赢”;其次,是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激励企业来院校进行投入和建设,加强产学合作,对产学合作做出突出成绩的企业人员和院校教师进行表彰奖励等,包括双方相关人员定期和不定期的情感交流、工作研讨、互授荣誉职务等,激发彼此参与产学长远合作教育的热情;第三,在法律、制度和道德等方面对产学双方进行必要的规定和约束性限制,确保产学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符合对方的利益诉求。

  2.2积极主动争取地方政府对产学合作的政策支持。

  政府出台政策、法规鼓励企业参与职业人才培养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办学的成功经验。发达国家在推动产学合作过程中,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制度:例如德国的《职业教育法》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明确规定,企业不仅承担学生的培训任务与培训费用,每月还发给学生生活津贴,企业提供的经费占学生培养总经费的比例高达65%以上。

  因此,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强对高职产学合作宏观协调和指导,通过鼓励政策推动有条件的高职产学合作向高层次发展。一方面,政府部门应通过对职业教育的立法,为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双赢互动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政府部门出面牵线搭桥,为高职院校“引凤下蛋”,将企业引进学校,在保证行企业对学校的投资有合理回报的前提下,让学校为企业的发展“量体裁衣”,在企业内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聘请企业专家、高级技师等为指导老师,与企业签订专业实习协议,逐步形成产学合作体。并进一步根据企业发展对技术、产品和人才的需求,搞“订单教育”,实现招生、教学、科研、实训、就业一条龙的职教发展新模式。同时,政府部门应鼓励和保护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应充分认识企业的深层次参与教学过程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办学出特色的重要因素,努力营造“学习型企业”,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优惠政策促使缺乏条件的高职院校创造条件积极开展产学合作。同时争取政府财政扶持渠道,优化投资环境,组织企业积极参与合作。例如,比如:根据企业接收实习学生人数,适当减免企业经营税收或者给予适当的税收补贴;产学合作科研项目应给予相应的资金支助;积极鼓励国有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到高职院校兼职任教,并保证他们相应的利益不受到损害,政府可以制定制度企业有接受高校学生生产实习的义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和与高等院校进行技术合作,对积极政策的企业给与相应的财政支持。

  2.3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要抓好"双师型"教师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要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和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具体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双师型”教师要主动参与专业实训,参与毕业实习指导,参与企业一线的学习锻炼。教师们要珍惜每一次下企业参加专业实践锻炼的宝贵机会。通过学习企业技术骨干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来弥补自身专业理论有余而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同时学校要主动聘任企业技术骨干,社会上已取得专业技术资格并符合教师聘任条件的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将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起来,为企业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资格认定提供优质服务。

  其次,要主动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参与企业相关创新性课题的研究,主动选择企业在生产技术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列入课题加以研究,真正为企业的发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学校与企业签订的虽然是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协议,但当学校发现企业在技术攻关或内部管理改革中遇到问题难以克服时,学校就要主动派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前往企业提供服务,帮助企业攻克难题。虽然这不是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协议中应有的项目,但帮助企业攻克难关同样有利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合作。并且,企业会因为学校提供的优质服务而提高其参与产学合作的积极性。

  再次,要主动把企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与学校对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方式紧密结合起来,与学校的教学科研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能适应企业岗位需要的职业性高技能人才。学校要以培养行业、企业急需的职业性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紧密结合企业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发展的最新要求,找准学校和行业、企业的结合点,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办学方向、办学层次定位和生源结构,共同制定合作培养方案,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式,实现学生到员工的“零距离”对接,真正为企业输送所需要的职业性高技能人才。

  以我院机电工程系为例,我系积极支持专业教师参加教育部骨干教师“双师型”培训班,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认证资格培训;同时,让青年教师参与实验室文化建设和内涵建设,并让青年教师带领学生到工厂参观实习,强化教师自身的实践技能训练,使机电系教师清楚地掌握从事机电专业人员所必备的各种技能, 从而能够指导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实践培训, 并获取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而且,我系每年派两名骨干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

  

  3结语

  

  产学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部一再倡导的。各个学校在这方面投入也是非常积极的,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取得明显效果。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学校和企业双方积极主动合作,企业要认识到职业教育的产学合作同样是社会发展赋予企业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其次政府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辅助政策,再者,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强化自身能力,树立品牌形象,带动产学合作,这样才能在 “产学合作 ”探索实施和推广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高职产学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高职 对策 合作 研究 问题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