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分析论文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26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03 ― 0040 ― 02

  

  公民教育是一个舶来之物,它是西方国家实现政治社会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从逻辑的角度看,它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相当的交叉,又有本质的区别。探讨公民教育并将它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其成功经验,对提高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 、公民及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

  

  公民这一概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涵义也不尽相同。公民一词最早使用于古希腊,后被古罗马所沿用。这时的“公民”主要指在法律上享有特权的一小部分自由民。进入中世纪以后,西方受到宗教势力和封建君主专制的束缚,整个社会陷入长时间的停滞。教会和封建君主成为国家和人民的主宰,个人是上帝的子民和封建君主的臣仆。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公民才被明确赋予特定内涵并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当中。西方学者对“公民”的含义给出了狭义和广义两种界定。狭义方面将公民认定为一个政治的概念,而且将其落归到一套特定的政治制度和价值上,强调公民身份与政治自由的关系。广义方面的界定则是把“公民”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在狭义理解的基础上扩大了公民概念的外延。“一方面,公民的身份几乎被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个意义上,每当个人做出决定或者采取行动,不论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有意的或无意的,都是作为公民在行动。另一方面,公民的身份又超出了国家事务的范围。个人是许多团体的成员,是家庭、学校、宗教机构、工作场所以至世界的公民。”〔1〕由此可见,在西方,公民首先是一个政治概念,是民主政治原则向其他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延伸。在我国,公民“通常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2〕这也仅是从法律层面来界定的,在政治层面对公民这一概念还没有比较明确的界定。虽然在1953年的选举法中开始使用“公民”的概念,并且1954年制定的第一步宪法中就确定了公民的法律地位,但是随后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应用和发展。笔者认为,公民首先是一个社会人及政治人,他的身份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就意味着在这个国家的社会公共生活中享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公民应是一个个性自由独立发展的人,他具有强烈的自我选择和自我负责意识,富有社会批判和建设精神。

  公民教育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是与公民概念相伴而生的。有些学者认为,最早提出“公民教育”(civileducation)并论证公民教育理论的是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他认为国家的教育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造就公民。公民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为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培养合格的公民。由于人们在公民教育概念的理解上和使用范围上存在差异,公民教育又常常被划分为狭义和广义的公民教育。狭义的公民教育是指一种协调个人和政府、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而广义的公民教育是作为国家的基础教育,与学校教育概念一致,指的是在现代社会里,培养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培养健全自律、具有公民意识、公民美德、明达公民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公民教育在西方国家中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并且日渐成熟,效果也比较明显。例如:美国作为公民教育理论研究的策源地,其教育方法、学校实践和教育模式的成功创新和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公民教育树立了典范。

  

  二、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比分析

  

  公民教育发端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产生于前苏联,后在我国和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二者虽然在名称上有所不同,但是其逻辑关系却非常密切。早在1990年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国际研究学院院长就曾经对我国赴美教育考察团的成员说:“我们学校的任务就是教育学生政治社会化技术,或者叫公民技术,中国叫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叫公民教育,叫政治社会化。”〔3〕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可见一斑。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质的同一性,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教育。美国和英国的公民教育、法国的公民道德教育、德国的政治养成教育、日本的道德教育、新加坡的新公民教育等等,各国或地区的教育虽然因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时代条件,其教育的名称、内涵、外延及其实现机制会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各国公民教育都围绕着公民与国家或所属共同体的关系进行的,重点是塑造公民意识、促进公民与其所属共同体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向成员传递特定的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实现政治社会化,为国家为民主社会培养合格的良好的公民。但是,从许多方面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区别也是比较明显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

  公民教育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些历史条件集中地表现在民主政治的倡导与实践、市场经济的萌芽与发展、人类生存方式的城市化、国家民主与法制建设等方面。它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而产生和完善的,是一种培养和塑造合格公民的教育,与民主政治相辅相成。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的提出和演变,也有一个历史过程。早在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时,就在同盟的章程中提出了“宣传工作”这一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的雏形。后来传入我国,由于不同的时期所注重的方面不同,很长一段时间都里在名称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20世纪50年代,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战线上,“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政治思想工作”呈现交替使用或并用的局面。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这一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概念上以“思想政治工作”或“思想政治教育”取代了“政治思想工作”这一概念。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和发展演变是随着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条件。

  2.传输的理念不同

  现代公民教育孕育于民主的土壤中,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观念是它所要传达的理念,也是最终奋斗目标。例如法国人把“人权”作为学校公民教育核心内容。从西方普遍实施的公民教育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所要传授的是关于个人与国家关系问题的知识,而这个问题最终又落归到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两者之间如何取得平衡这一问题上。他们更加注重对公民的权利意识的培养,把公民的权利放在突出位置。即使是在比较注重传统的英国和德国也不例外。当个人与国家或社会发生矛盾时,也不会放弃对个人的自由与权利的追求和维护。当然这与他们所倡导的个人本位的价值观是有密切关系的。“公民教育实际上就是一个民主社会中关于自治政府的教育。而自治政府则意味着:公民主动地参加到对自己的管理中,而不是仅仅被动的接受他人的宣言,或是默许他人的要求。它最关注的是促进公民对民主理想的理解以及对于民主价值和原则的理性认同。”〔4〕“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5〕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更加强调个人对国家、社会的服从和责任。它在教育的过程中更加侧重对公民责任义务意识的培养。以社会为本位,追求的是群体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当个人与社会发生矛盾时,他强调的是个人利益必须要服从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它所注重的是国家主体意识的培养,目的在于增强国家和社会的凝聚力。在这两种不同的传输理念的影响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3.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同

  在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上,西方国家的公民教育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国家在价值观的教育上更加注重价值澄清,而不是直接的正面灌输。他们信奉价值澄清学派的主张,强调人的道德和价值观的获得是经过自由选择、反省和行动澄清出来的。他们注重弘扬个体意识和个性的发挥,通过协商、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公民的参与技能。从西方国家的公民教育的方式方法中我们能够看出,公民教育是一种隐性教育,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它将鲜明的阶级性隐藏起来,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统治阶级所主张的意识形态。它不是以权威和权力作为工具强制让人们接受,而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让人们自愿接受。它将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涉及的教育内容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美国学校的公民教育还借助心理学方面关于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的理论,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情感认知水平开设课程内容。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坚持了列宁的“灌输理论”,以正面教育的方式,将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外面灌输到人们的头脑中。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显性教育。

  4.教育的效果不同

  西方国家实行的公民教育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这与他们所采用的教育方法是分不开的,教育的效果也比较明显。围绕社会需要的人才规格,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其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化为人们的行动。同时对人们的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培养也比较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更多是注重正面灌输,它的目标比较明确,旗帜非常鲜明,这也就使得它的渗透性不够强,再加上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被教育者施教中,不注意方法和艺术,造成人们的厌烦心理,就更加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我们要根据本国的实际,吸纳西方现代公民教育的一些成功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教育 思想政治 公民 思想 政治 分析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