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中学教育中的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

中学教育中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28

中学教育中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引言

  1943年,陶行知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创造宣言》一文,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这里提到的“创”即破坏旧的事物;“造”即产生新的事物,这充分强调了在中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1]。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体现,是衡量教学成败的重要指标。

  二、中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现状

  众所周知,美国的基础教育不如中国,但是美国的教育却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在目前全世界所有的诺贝尔获奖者中,美国就占了将近一半,但却没有一个中国籍公民。当然并不是中华民族的智力落后于美国,像丁肇中,杨振宁等美籍华人在外国能够获得诺贝尔奖就是很好的证明。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中国学生虽然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但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却十分贫乏。在心理学研究中,我们认识到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大部分来自后天性的教育和培养。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机构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2]。应该看到,目前我国中学教育中依然存在很多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问题:

  (1)中学教材中一些知识点的编排、叙述以及课后习题的配备等都显得十分呆板,缺乏新意,并不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2)相当一大部分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虽然认同,但是受传统教育方法的影响,本身缺乏创新意识,教学中仍不自觉地“以教材为中心”,不能因材施教、构建创新教学的新模式。

  (3)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教学质量的评价制度存在许多诸如以成绩定成败、灌输式教学等不合理的客观因素。面对这种体制,中学教师缺乏冲破束缚的勇气和能力。应试教育的弊端和现实,破坏了创新教育培养的温床。

  (4)以高考为唯一指挥棒下的中学教育,存在很多弊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很多,时间紧,任务重,升学压力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几乎被扼杀,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抓紧教育改革,提升学生素质教育,开发创新思维势在必行。而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如何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必将是中国教育体制,也是中学教育体制的一项重要的研究科目。

  三、“五位一体”的创新教育模式

  由于各个学校的学生层次不同,地区不同,教材的版本使用也不尽同,每个学校除了一些共性的问题之外,还有其特有的问题。鉴于目前我国中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现状,在吸取其他学校创新教育的经验上[3-4],再结合本人在铁二处学校的教学实际,本文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创新教育模式。所谓“五位一体”就是指中学教育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内核,将中学教学的五个核心要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考试方式有机整合,融为一体,努力探索出一条新的切实可行的创新教育途径。

  (1)创新教学内容。中学教育的教学内容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由于我国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和城乡差别、校际差别(重点学校和一般学校),造成新入学的初中生所受教育起点不一致,学生所学基础知识结构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创新教学内容、因材施教。一方面,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要有所选择和侧重。另一方面,考虑到学生的起点不同,采用分级教学的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计划,打破原有基础教育的单一格局,实现在不同基础上的培养和训练,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2)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但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教法与学法中,教法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中学的创新教育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导地位,使自己的的教学方法要跟随着现代教学技术而发展,将讨论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教学法,发现交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能够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熟练地把握各类教学方法的特性,能够综合地考虑各种教学方法的各种要素,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能进行优化组合。

  (3)优化教材建设。要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其中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选用要具有中学教材的共同属性,如,概念清晰、层次分明、简洁流畅、重点突出等特点。同时,中学教育课程涵盖的内容广泛,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选用更要具有学科性、知识性和可读性相统一特点,教材内容要体现基础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教材建设要全方位、立体化。不仅要有纸质教材,还要有多媒体教材,网络教材;不仅要有理论教材,还要有实验教材和案例教材。

  (4)加强师资建设。教师创新是教育创新的根本,教育创新的根本是教师创新。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作风、学风都是特殊的信息影响着学生。只有创新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的学生;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为此,各个学校要开展教师互听互评教研活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定期开展教师工作会议,寻找教学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建立教师一对一(或一对多)帮扶制度,重点强调年轻教师对老师现代教学技术的帮扶和老教师对年轻教师传统教学方法的帮扶;积极选派教师参加置换培训和教学研讨会,组织优秀教师去重点中学和名牌中学考察参观和听课,充分发挥教师培训的积极作用。

  (5)考核方式的多样化。我国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道路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改革传统、简单的试卷的考核方式,改进考试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现在采取的考试制度,标准化的考题、一试制的升学方法,严重压抑学生的创新火花,把学生引到死读书、读死书的境地。应确立理论性评价-参与性评价-合作性评价-创新性评价-最终结论评价相结合的灵活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五位一体”的创新教育模式提出以后,我们近年也在我校进行了探索实践,并且取得了一些不俗的成绩,受到了全校师生的好评。中学教育中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们将继续总结,分析,提高,使我校的基础教育更加符合教学培养目标,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中学教育中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论文搜索
关键字:中学教育 意识 中学 教育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