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物理学论文 >> 浅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原动力”论文

浅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原动力”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29

浅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原动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强调: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态度决定一切,那么,学生的学习态度又由什么决定的呢?不容置疑,学生的学习动机将影响、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态度。

  人的活动一般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学生的学习受学习动机的影响尤为突出。由于学习不是一帆风顺、一劳永逸的,所以只有当学生有正确、强烈、持久的学习动机时,才能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开始的学习活动,并导引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心理状态。学生的学习原动力来自于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可以相互激发、相互加强。当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时,其学习活动就不能积极、主动;当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它可以在某一学习过程中加强并促进学习活动。而有效的学习活动又可以激发、巩固甚至增强学习动机。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着重培养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丰富教学内容,激励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活动是一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很容易使学生疲劳,丧失学习信心。学生在学习某一新知识时,可能由于好奇心,在一开始时学得比较认真,但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多、知识难度的加大、学习效果的变差,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像原来那么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就要动摇、削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使教学内容丰富、有趣,教学方法新颖、灵活。

  1.现在使用的教材其内容是提纲挚领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围绕教材这个“本”有所丰富、有所充实。

  例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为了判断像的虚、实,教材中是用白纸做屏幕放在像的位置上,直接观察白纸,看在白纸上能否出现像?由此得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但学生对为什么要用白纸去观察像一无所知;对活动得出的结论,莫名其妙。这就不可能有探究的动机。

  假如教师在教学中先从学生生活中照镜子的实例出发,问学生在镜子中看到的是什么,再联系拍的照片,让学生对“像”有一个初步认识。进而问学生如果像拍照一样,在平面镜背后像的位置上放上感光物体(胶片),能否使感光物体感光?简单的办法只要在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由此,说明我们在平面镜中看到的像并不是实在的,是虚的。这时,学生又产生了既然像是虚的,那我们为什么还能看到跟平面镜前一模一样的像?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激情很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2:教材中没有“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内容。如果在学生学了“液体的蒸发”后就此罢休,他们对蒸发的认识是模糊的,更重要的是无声无息的“蒸发”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动机。

  假如在学生学习了“液体的蒸发”后,问学生:“为什么晾衣服时,要把衣服放在衣架上并拿到太阳光下晒?”学生肯定回答:“这样可以使衣服干得快。”这样学生就知道了蒸发还存在一个快慢的问题,进而通过简单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当然,丰富充实教学内容并不是为了增加知识内容,加重学生负担,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领略物理学科无穷的奥妙和魅力。

  2.学生特别喜欢新鲜的事物,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向学生简单、通俗地介绍一些现代物理学知识,可以培养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如:航天航空知识、纳米技术等。通过这些介绍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知道尖端的科学技术实际上包含着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并不是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让他们从小立志攀登科学高峰。

  学生对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虽然不太感兴趣,但由于他们对这些事物的认识、理解相当多的是不正确的或不完整的,假如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他们原来的观点存在问题时,同样会让学生感到惊讶、新鲜。所以在教学中不要为了追求教学内容的新颖性而片面地寻找一些不切学生实际的新鲜事物,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生活走进物理,再从物理走回生活。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向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条件、现象,让他们能从这些情境中发现问题,引起他们的疑惑、惊讶,这样最能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1.问题情境的设置要落实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不要以为只有到探究活动时才设置,要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感觉。要特别重视在新授知识时对问题情境的设置。

  例3:在学生学习了物态变化中的凝固、液化后,可以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到了深秋初冬时节,早晨,我们在上学的路上会看到路边的花草、树木上有洁白的霜,这些霜是怎样产生的?”大多数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然后小水珠再凝固成小冰晶。教师暂时不评价他们的答案,而是先请学生凭平时的观察说明一下霜的形状(针状),再请学生分析一下,假如霜是由小水珠凝固而成的,那么形状应该是怎样的(球状)。通过对比学生就发现了问题,他们就要急于知道其中的原因,达到了培养和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

  2.不要忽视习题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学生的解题过程实质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题中设置巧妙的问题情境,对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很有利的。

  三、强化内部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的产生与维持,不仅需要外部客观条件的激发,还需要学生内部心理因素的转化。兴趣是最原始的动力,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有主动的探索愿望、积极的学习态度、敏锐的观察思考、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愉快的情感体验和稳定的学习动机。所以教师要在转化学生内部心理因素上下功夫。

  1.高度重视科学探究活动。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学生又都喜欢做实验。现行的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充分考虑物理学科和初中学生的特点,安排了大量的实验探究活动,这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态度、方法、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科学探究活动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内容和形式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其基本特征是让全体学生活动起来,让学生真正地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学生会在活动中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享受亲手获得的成就,从而增强学习的动机。

  2.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布置学生在课后进行科技小制作,如在学生学了光的直线传播后,要求学生做一个“小孔成像仪”;学了电动机的原理后,要求学生安装一只电动机模型等。大量的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物理来自生活,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物理现象,可以让学生走上社会进行实践活动,利用所学的知识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进行调查。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物理是一门有实用价值的学科,这对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提高成功机率,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愉快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成绩好的学生往往越来越好,而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越来越差。究其原因,成绩好的学生有一种成功后的满足感、成就感,而这种情感会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形成良性循环,而成绩差的学生则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不同的学生设立不同的阶段目标,要使每个学生相信通过自己一定的努力都能获得成功。但是制定目标太低,不能激发他们全部的学习动机;制定目标太高,学生望而生畏。

  学生的学习动机虽然来自于自身、家庭、社会、学校等各个方面,但教师在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行为的个体差异性,科学设计教学方案、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悉心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利用自身优势和经验,注重激发、培养、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我们的教学行为就能在学生“学习原动力”这一源头活水的驱动下充满活力,并实现其有效性。

  

  

浅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原动力”

论文搜索
关键字:物理教学 原动力 物理 初中 教学 如何
最新物理学论文
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
试论物理学专业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量子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讨
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探究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分析
不同因素对动摩擦系数的影响探究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问题解题方法研究
浅谈物理核心素养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小组合作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成功开展
热门物理学论文
论惯性
物理学
物理学正论
宇宙时空论
惯性概念的认识及其影响
物理学理论研究
21世纪强磁场应用的展望
惯性力学与整体科学体系
物理学前沿问题探索
世纪之交谈物理学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