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民办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民办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31

民办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0)05―0012―03

  

  一、研究背景

  

  目前,“学生评教”正日益成为各级各类学校评价教师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评教”的益处与存在问题不少学者同仁也见仁见智。但无可争议的事实是,“学生评教”已经走进学校管理者的视野,并成为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在制定和实施“学生评教”的过程中却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了通过“学生评教”改善教学的真正目的,甚至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直接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鉴于民办高校的特殊性,如何使“学生评教”更加科学合理,适应民办高校的特点,并能在实践中产生实际效用,是当前民办高校管理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也应当成为民办高校管理者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民办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民办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独立学院日益成为民办高校直接竞争对手的情况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民办高校尤其重要。通过研究民办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建立适合民办高校特色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对民办高校来说,意义重大:一来可使学校管理者从问题着手,改善“学生评教”的不良现状;二来可促使教师更加注重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为民办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

  

  二、民办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

  

  (一)某些评教指标模糊,脱离学生认知能力

  民办高校的学生基本上是高考大军中因进不了公办高校,抱着“退而求其次”的想法进入民办高校的,总体上,学生素质相对较低,其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相对公办高校的大学生要低一些。从学生评教的主体状况出发,民办高校在学生评教的指标设计上开始注重了细化和语言的通俗易懂,把一些专业术语等代之以一些具体做法,便于学生理解并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全面评价。但是,仍有一些评教指标模糊,或评教指标超出了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比如某民办高校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中有两项,分别是:

  教学本身是一项极为复杂且深奥的学问,所谓“隔行如隔山”,教师的专业水平功底如何,同是教育者的不同专业的人士都很难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更别说是学生了;再者,授课的方式方法,讲授内容的深与浅,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程的性质而定,又怎可以简单地用“功底厚薄”而论?至于教学改革应如何开展、是否开展及开展效果如何,则更是一项极其复杂且深奥的学问,学生作为受教的对象,其本身的知识和能力决定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改革及其效果知之甚少,是很难做出正确的评价的,尤其是民办高校的学生,其认知能力和知识基础限制了对此类问题的认识,又怎能做出相对准确、公正的评价。

  

  (二)学生参与评教的意识不强,使评教流于形式

  民办高校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群体,这种特殊性表现在学生评教上即表现为:一方面他们具有当代普通高校大学生所具有的参与评教的意识,希望自己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或者自己之后的教育质量能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又因为自己入学成绩低,自卑感强而对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和主动性,表现为学习上缺乏上进心,对自己的前途不关心,对教师教学不关注,从而对学生评教的参与性意识不强,既认识不到学生评教是自己的一项权利,更对自己作为评教的最终受益人缺乏热情和应有的认识。因此每学期末学生网上评教时便乱评一气,应付了事,致使网络评教缺乏公信和有效。

  

  (三)评教指标单一化,不利于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

  目前,多数民办高校基本形成了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但长期以来,由于民办高校的办学机制、社会地位、养老保险等问题无法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教师的生存处境窘迫,人心思走,致使民办高校师资始终保持在一个高流动率状态。教师流动率高,教学及科研就容易成为短期行为,教师与学校以及教师之间难有长期合作的结果,教学及科研质量和水平很难提高,这是制约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瓶颈。

  高校给予教师基本的公平公正(包括待遇公平公正和评价公平公正)既是高校重视教师基本生存发展的体现,又可为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师资队伍提供可能。从目前民办高校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看,突出了评教指标的细化和量化,但总体上是“总括性的评价表”,即所用评教等级定量表适用于不同系别、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所有教师的教学评价,既单一,又缺乏相应的开放性、针对性和民主性;没有考虑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特点与区别,这种缺乏多元化、民主化的学生评教,体现不出不同课程、不同授课风格教师的差异,不能真实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却能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职称和岗位评定。因此,会在教师中间产生不平感和失落感,抹杀部分教师的积极性,感觉受到了不公正、不合理的对待,从而产生“既然改变不了又适应不了,只好走掉”的念头,对原本就不稳定的教师队伍起到了加速肢解的不良效果。

  

  三、民办高校“学生评教”应采取的对策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建立适合学生特点的评教指标体系

  学生评教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避免用模糊性语言或专业性术语,如“教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教学改革,教学效果好”、“教师爱岗敬业、治学严谨”、“教师教态仪表”等表述就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概念模糊或过于专业化,难以被学生理解和把握,这也是导致学生评教随意性的一个原因。相反,设计表述具体、通俗易懂、指向明确的量表条目则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教师是否鼓励学生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思考”、“教师是否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和授课能力”、“教师能否很好地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等等,此类表述指向明确,内涵清晰,语言表述贴近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更能达到学生评教的最佳效果。

  

  (二)培养提高学生的评教意识,提高学生评教的实效性

  学生评教,简言之,就是学生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因此学生作为学生评教的主体,其参与评教的意识高低直接影响评教效果。目前,民办高校学生评教急需做的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评教意识,解决学生的无所谓和走过场意识,要在学校、班级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目的和方式的教育,使学生懂得参与教学评价、积极进行教学评价不仅是学习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的一项重要权利,而且也是学生评教的最终受益人。同时要考虑,在实施网络 学生评教的同时,建立适当的监控系统,提高学生网络评教的效度和信度。

  

  (三)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教指标,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大学教学有自身的规律和要求,不同于中学教学,不同的学科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侧重点不同,或侧重于知识点的讲授,或侧重于逻辑方法的分析,或侧重于实验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等等。因此对不同课程教师的评教也应有所不同。但从目前民办高校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看,一方面存在评教指标的简单化和硬性统一问题;另一方面则是,众多的评教指标中大多还是侧重于对教师授课等环节的评价,而教学中的学术性、民主性和自学性、开放性等评价很少,甚至没有,体现不出大学教学的特征。这对提倡、鼓励不同授课风格教师继续发扬自己的授课风格,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是绝对不合时宜的。因此,民办高校应针对不同学科,考虑不同学科特点、不同教师授课风格,设计不同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充分发扬民主,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比如,可尝试建立评教指标数据库,让不同学科教师从中选择适合本学科的评教指标,组合成评价表,在此基础上再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而不仅仅是回答“是、否”,或者简单选择“优、良、中”和“A、B、C”,从而获得较为全面、深入的评教信息。

  

  (四)有效公布和合理利用学生评教结果

  由于存在以上所说的学生评教过程中的随意性、单一评教指标带来的片面性,使学生评教不能全面、准确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因此民办高校管理者在公布和利用学生评教结果上应慎重,既不能把学生评教作为评价教师教学的唯一依据,也不要在学生评教的公布上“犹抱琵琶半遮面”。而是应当在学生评教结果的公布上做到相对“公开”。这里的“公开”,主要是指学生评教的每一项具体指标评教结果要公开,便于教师了解自己在教学评教中的哪一项指标达到了学生的要求,哪一项还存在问题,了解自己教学中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有目的地改进教学,而不是最终简单地以模糊概念的ABC等级的评教结果反馈给教师本人。在这一点上,美国高校对学生评教的公布与使用值得借鉴。美国高校学生评教至今已有80多年,已成为美国高校教学评价的一种制度,学生评教结果的公布与使用相对合理,其做法通常是:评教结果被编印成册,或放于图书馆供查阅,或放在网上供搜索,主要供学生选课使用,作为学生选课的参考,评教结果被反馈给教师所在的教学单位,每位教师会得到一份评价报告,教师从评价报告上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哪些指标在学校的平均线以上,哪些指标在学校的平均线以下,依此来保持或改进自己的教学。民办高校完全可以吸收、借鉴并根据自身特色加以整合利用,真正实现“学生评教”的最佳效用。

  

民办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评教 民办高校 对策 高校 研究 学生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