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管理学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探究论文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探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1-18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探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当于文物古迹、遗址、古建筑等有形文化遗产提出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被各群体、团体、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表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二、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

  (一)地域分布广泛,以呼伦贝尔市和鄂尔多斯市最为集中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各盟市(除乌海市)都有分布,分布范围广。全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呼伦贝尔市和鄂尔多斯市最多,分别达到47项和46项。超过20项的盟市有锡林郭勒盟、通辽市、赤峰市和呼和浩特市。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是旅游业重要的资源基础,一些已经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二)种类丰富,以艺术类和民俗类为主

  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较为完整。从列入到首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看,涉及到8大类;而列入第二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是涉及到全部的10类;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3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内容的解释,笔者认为可以将其分为文学类、艺术类、技艺类、民俗类和体育游艺类。纵观3批内蒙古国家级和2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见艺术类和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较多。

  (三)文化价值较高,旅游开发基础较好

  内蒙古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较高,诸如列入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和蒙古族呼麦就展示了蒙古族独特的非物质文化,得到了世界的认可。除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还有列入到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项,列入到第二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2项,列入到第三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项目3项,此外还有梅日更召信俗、蒙医药(蒙医传统正骨术)、蒙古族牛角弓制作技艺、包头剪纸等9个项目列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51项。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旅游参与性较好。诸如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歌舞等都可以让游客在参与中体会文化的价值。

  三、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一)博物馆静态展示模式

  博物馆面前是非物质文化展示的最主要方式和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博物馆可以将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详细、长期的展示。

  优势:

  1.国家强有力的人、财、物的保障。

  2.带来大量的游客,一般游客都认为旅游目的地的博物馆内的展品是当地文化的集中代表,是了解当地文化的窗口,具有权威性,游客愿意到博物馆中参观游览。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展示的完整性、系统性、原真性突出。

  劣势:

  1.是没有形成数字化的现代展示模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更加反映精神文化的遗产表现不足。

  2.是展示基本以静态展示为主,以实物、图片、文字介绍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展示或者游客参与式的展示方式很少。

  3.专题型的博物馆展品少,得到的财政支援也少,主要是一些学者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常热心的组织成立的。

  4.一些博物馆没有与旅游结合起来,没有被纳入到旅游线路中,这样一方面没有满足游客了解非物质文化的旅游需求,又使博物馆缺乏一定的经济支持和舆论支持。

  如今内蒙古已经初步形成了综合性博物馆和专题博物馆并存的局面。综合性的博物馆以内蒙古博物馆为代表,在其展品中有大量的反映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的服饰文化、工艺精品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博物馆有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建起了一座高水平的马头琴博物馆;有2009年开馆的我国唯一的桦树皮文化博物馆――北方狩猎民族桦树皮文化博物馆。应该鼓励综合性博物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列和研究,扶持专题博物馆。

  (二)旅游节庆模式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节庆与旅游结合也是一种很好的旅游开发模式。以民族节日为主题,开展大型庆典活动,在庆典中展示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宣传吸引旅游者观赏、参与。

  优势:

  1.利用已有的传统节日的知名度可以较容易的树立品牌。

  2.参与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中现存的薄弱环节就是缺乏参与性。游客只能静态观赏,无法亲身参与其中。而旅游节庆可以让游客深度参与。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上游客就可以参与到骑马、摔跤、射箭、奶食品制作中。这样可以加深游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了解与喜爱。

  劣势:

  1.时间、地点分散。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节庆有着自己分布的地域,节庆也有着固定的时间,不一定与旅游旺季相一致。

  2.附加在传统节庆的经济价值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商品化趋势。现在的那达慕大会已成为集市贸易、产品展销、招商引资、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节庆活动。

  内蒙古旅游节庆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应该系统开发各地的节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间、地域分布上合理,尽量与旅游旺季结合或者力争打造新的旅游业增长点。

  (三)生态博物馆模式

  生态博物馆的理念在上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后,从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至今,中国先后建立了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广西“1+10”民族生态博物馆群、内蒙古达茂旗敖伦苏木生态博物馆、云南西双版纳布朗族生态博物馆。

  优势:

  1.投资较少,经济效益较高。生态博物馆或者民族文化村落保持着原有的风貌,建筑、服饰、饮食及信仰、工艺等自然展现在游客面前,无需大量投资兴建宾馆、饭店等。投资少,但是带来的经济效益比较可观。

  2.原真性强。生态博物馆或者民族文化村落基本设立在非物质文化保护完整的、系统的地区。在这样的地区人民按照本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受到现代文化冲击较少。

  3.对非物质文化展示深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自己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舞台展示等模式虽然集中、灵活,但是毕竟属于脱离现实生活的表演,对于宗教、庆典、祭祀等深层次的文化必须让游客置身于一定的文化氛围内,才能更好地感受与理解。

  劣势:

  1.交通不便。建立生态博物馆的地区往往偏僻、交通不便,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游客的进入。

  2.开发失当容易损坏非物质文化生存环境。旅游的开发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旅游者对非物质文化的欣赏会增加当地居民的自豪感和保护非物质文化的自觉性,但是如果开发不当,超量的旅游者的进入会带来强大的现代文化示范效应,居民会效仿,会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破坏非物质文化的生存环境。

  2009年在东乌旗和敖鲁古雅乡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作为我区生态保护区试点。这类旅游开发模式在平时的生活中延续着传统的习俗,是值得提倡的开发模式,各盟市应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建立生态博物馆。

  (四)演艺展示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艺展示模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型实景演出;一类是依托一定景区的演出展演。

  优势:

  1.生动、娱乐性强、经济效益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歌舞、曲艺、手工技艺用传承人或者演员展示出来,加上现代的舞美、灯光等,会生动、传神地表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2.丰富游客旅游生活,增加停留时间。非物质文化展演会增强对游客的吸引能力,扩大知名度。此外一般的演出均设在晚间,有助于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

  劣势:

  1.投资大、风险高。内蒙古的旅游业季节性很强,一般的演艺展示方式存在着投资大、风险高的风险。如果观看的游客数量少,那么演出人员和演出项目就会减少,演出项目的减少又会使得游客观看的效果打折扣,形成恶性循环。

  2.语言及精神、信仰的表现转化有困难。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由蒙古族和三少民族创造和传承,如果在舞台上表演就涉及到语言的转换,毕竟大部分游客听不懂蒙语和三少民族语言。此外较深层次的精神信仰、宗教祭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会出现展示不完整、不深刻的情况。

  3.过度舞台化会伤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展演模式立足于让游客短时间内,以各种灵活、生动的舞台表现形式更好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是如果过度舞台化就会损害原真性。例如蒙古长调在某种程度上游客将其理解为“劝酒歌”,这种行为使得长调的艺术魅力无法全部展现,失去了原真性。

  (五)旅游商品模式

  目前内蒙古的旅游商品是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作为旅游商品进行开发。

  优点:

  1.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旅游者愿意购买此类旅游商品作为自己出游的纪念或者赠送给亲友的礼物,通过购买、欣赏、赠送的过程可以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与游客的生活结合起来。

  2.可以复苏传统,创造经济效益。开发非物质文化旅游商品可以挖掘、扶持传统手工艺,给当地带来就业机会,创造经济效益。

  但是这种模式的必须区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可以被开发为旅游商品。每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应该合理转化为旅游商品,如民间文学可转化为明信片、台历、书签等旅游商品;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可制成光碟;美术、传统手工艺可制造成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探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内蒙 非物质文化 内蒙古 旅游开发 遗产 模式
最新旅游管理论文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策略研
陶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要素分析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河市为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研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度与评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品开发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浅谈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教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
浅谈互联网视域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路径
热门旅游管理论文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深度发掘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于旅行社业削价竞争的思考
我国导游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
对旅游市场营销的探讨
旅游资源的市场策略探析
试论江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论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