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品读”能力的方法论文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品读”能力的方法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1-25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品读”能力的方法

  课堂是教育发生熏陶力的中心区域,只有尊重学生差异,注重联结生活,建构起指向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的“品学”生态课堂,才能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作为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阅读,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学习兴趣的激发等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有效地使用数学教材提升学生的数学“品读”能力。

  一、品读题目要求

  1.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

  在孩子初步读题的过程中,要求他们逐字点读,不漏字或添字。为提升孩子的兴趣,教师可对读题的形式进行加工,如轻声读、默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并要求孩子要有目的地读题,边读边想题目的要求。如果孩子能正确领略题目的意思,要马上给予表扬与鼓励,让孩子们体会到读题的乐趣和成就感后,读题会更有兴趣。

  2.加强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在孩子有一定审题能力的基础后,做题时往往用眼睛扫一下就急于动笔了,凭借“经验”去解决问题,事实上他们往往会掉入经验的陷阱里。所以在读题时要咬文嚼字,找到重点词语并仔细推敲,理解其中的意思,如在“70比( )大1,( )比70大1”中,只有孩子们在读题中养成认真推敲、咬文嚼字的好习惯,才能真正理解题意。为了能让孩子把认真读题、仔细推敲的过程表现出来,要求孩子在读题时,把关键字加上记号,提醒自己注意。有如此细致的读题方法、及时的表扬鼓励,孩子们品读题目的能力会大大提高。

  二、品读插图

  1.激发孩子们浓厚学习兴趣

  新课主题图一般是一幅看上去简洁但信息丰富的场景图,这样的场景图有利于引发孩子快乐的回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如“数一数主题图中有葱茏的树木、飞舞的蝴蝶、自由的小鸟”等。孩子会受到场景图中艳丽的色彩、可爱的形象吸引,看到什么说什么,缺乏条理性。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看例题图,说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从实际场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可以降低思维难度,同时又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帮助孩子们走向数学思维

  新课讲解图有渗透数学思想的功能,教师要合理利用这一功能,帮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走向数学思维。如“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先让孩子品读通过小棒图展示出来的将10根单根的小棒捆成一捆的过程,突出‘满十进一’的算理,学生初步建立满十进一的表象,再通过品读分解计算过程,进一步明确计算的方法,这就从表象发展到了抽象。”长期坚持品读新课讲解图,孩子慢慢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在课后也可以自己学着品读教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预习的方法。

  3.品读练习插入图

  组织练习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他们的学习在维持一段时间后,是会出现学习疲劳的。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巧妙运用练习中的插图来吸引孩子们的无意注意,练习部分插图有的是一个场景,由不同人物、动物的活动组成,并伴有一些文字表述,这样的练习插图中蕴含一定的数学知识,是必须要引导孩子们品读的,既能吸引孩子们的?o意注意,又是解题的关键所在,还能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还有一部分练习插图只是简单的图画,虽然不蕴含数学信息,但是用图画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对9的分与合的完整认识,可以用蝴蝶作为背景,组织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练习9的分与合。

  在练习时,教师合理利用插图,注意形式的变化,又可以利用图片使每次练习的侧重点有所区别。这样的练习,既能避免机械重复,又能保证练习效果。

  4.培养孩子们组织分析能力

  综合与实践插图所蕴含的信息较多,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孩子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或者复杂,也要有针对性地给予鼓励,保护孩子那颗善于发现、勇于发言的心,让他们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在教学小小商店时,教师要示范性地引导学生品读场景图以及教材示范性地列举的三个问题,一是为了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为学生自主解决后面的各类问题积累经验、提供支持;二是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根据场景中的各种信息提出更多的数学问题。”让他们看到课堂上学习的有趣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可以用到生活中去。

  三、品读表格

  用表格来呈现简单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孩子初步感悟用数量关系说明不同对象之间的联系,从而用数量关系把不同对象之间的变化规律显著地表示出来。但是,孩子对表格问题的学习掌握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步骤。

  1.品读简单表格便于分析解决问题

  在孩子首次接触到表格时,教师要让孩子们明白,玩具飞机、玩具汽车、玩具轮船是不同玩具的名称;而大班有、小班有、一共有等是要计算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教材呈现出的表格物体的名称都在第一行,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都在第一列,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形成思维定式,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认识,教师可设计表格。

  2.品读表格的条件问题建构基本数量关系

  当孩子们对表格结构有了初步认识,教师要引导孩子们一组一组地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让孩子们明白这些问题相同的地方都是告诉我们大班有的数量和小班有的数量,求一共的数量。所以都是用大班的数量加上小班的数量等于一共的数量。只不过每一个问题中物体的名称不同而已,有的是玩具飞机、有的是玩具汽车、有的是玩具轮船。从中我们发现虽然问题情境不同,但是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是相同的。

  引导孩子们品读表格,让孩子们经历了从丰富的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过程,培养了孩子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四、品读呈现形式形成思维迁移

  数学题目有很多都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孩子面前的。如此设计的目的是突出基本数学原理和方法。

  迁移是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运用知识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思想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常常引导孩子把新知变为旧知,训练孩子思维迁移,久而久之,孩子学习新知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在数学教学中,训练孩子品读数学课本的能力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数学品读能力只有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品读相结合,课内外相得益彰,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数学品读能力,才能让孩子在品读中感受乐趣,收获成功。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品读”能力的方法

论文搜索
关键字:课堂 能力 数学 小学 方法 学生
最新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策略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数学应用意识与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思考
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
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有效渗透途径
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式探
热门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
“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方法及其指导
谈复习中数学试卷的讲评
变式教学中习题引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用构造法解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研究性学习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
极限思想的辩证思考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