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2-26

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10-0212-02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关注更多的是素质教育,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到课程设置,不论是教育形式、教学行为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而我认为这一变化过程中,情感教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么,我们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实施情感教育,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呢?我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三点看法。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爱屋及乌”形容的是爱一个人会连带到他有关的事物。同样,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就会迁移到该老师所教的学科中,形成一股积极的内驱力。因此,教师想要了解学生就要从思想、学习、生活各方面去关心学生,使师生关系变的融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融洽的师生关系关键体现在教师对待学困生的态度上。这部分学生由于成绩普遍较差,长期被自卑所困扰,在班级学生中也处在一个微妙的位置上。可以说很大部分的学生对待同学的态度都会参考教师的看法和态度,所以一个能善待学困生的教师一定能带动大片的学生善待班内的学困生,从而消除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由学业水平不同带来的隔阂。营造出一个平等融洽的班级风气。在教学中我对学困生会更多地注入自己的情感,他们有困难,我热忱帮助,他们有进步,我及时表扬,使他们总是生活在“希望”之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我曾担任过一个班的数学课并兼任该班的班主任,新生入学,许多方面跟不上学校和老师的要求,对于这类学生老师,怎么办呢?“情感投资”是我首要做的事。用端庄大方,语言亲切感人,关心有困难的学生,鼓励有进步的学生,耐心教导犯过错的学生,帮助找机会和他们一起参加课外活动,使学生从心里上接受我,愿意与我交流,建立起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用自己的观点去影响他们。良好的师生情感为数学教学奠定了基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渐浓了,积极性提高了,仅半个学期,成绩由开学的年级第四上升到年级第一。随后,我又让其他科任老师也加入到学生的活动行列中,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集中精力,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充分发挥,使得该班的总体成绩也很快上升至年级第一。这不能不说是情感因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说,一旦教师的真情被学生所理解,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就一定能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因素,产生有效的“正迁移”,变为学习上的动力。

  二、保持稳定的情感表现感染和带动全体学生

  教学活动是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一个过程,而兴趣和愉快的相互作用和互补更为学生的智力活动提供了最佳的情绪背景,它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活动的性质,变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我始终以一个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面对学生。用自己的的情绪去感染和影响学生,也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情景中进行学习。不论自己当前的状况如何,哪怕心情有多坏,一站在学生的面前,就要把哪些消极的不愉快的事情忘掉,拿出积极的精神状态面对学生。因此常听有学生说:“老师,你怎么有那么多的乐事呀?整天都见你笑眯眯的。”“老师,你一看到你我就来精神。”“老师,看到你的笑容,我在学习上的烦恼就烟消云散了。” ??????

  巴普洛夫提出:情感是人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的维持和破坏,若外界的刺激使人原有的一些活动得到维持和发展,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时,内心充满满足感,使自信心增强,从而升华情感,将此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势必形成良性循环。教育家斯宾塞提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学生于快乐之中掌握知识。因此我提倡“愉快教育”,力求创造一个和谐、热烈、紧张、愉快的课堂气氛,打破僵硬的、死板的注入式授课方式,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转变。尽量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来当“主角”,因为当“主角”是愉快的。当然,学生当“主角”难免出现差错,这时我决不讽刺打击,而是进行适当的引导,阻止讥笑的声音,使学生去发现问题的错误所在,从而得到提高。

  轻松愉快的学习情景还来源于“表扬”。表扬是引导学生行为习惯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在课堂中,我经常恰当地使用“很好”、“厉害”、“你真行”、“哇!比我的想法还巧妙。”、“我还想不到呢,你怎样想到的”等赞誉之词,在提问和板演时,尽可能有针对性地为中下等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对于他们的成功,教师要做的不只是给予表扬,还要引导全班同学对其进行鼓励,成为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在讨论问题时,对于学生“小小的创造”,要给予赞扬与肯定,使学生每攻克一道难题,克服一个困难,创造一个新的方法,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升华为渴望继续学习的情感,促使他们更加深入地学习数学,保持稳定的情感,最终形成行为习惯,乐此不疲。

  三、用数学的美,内化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

  初中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爱美之心尤其强烈。虽然他们还不能理解数学美育的深刻内涵,但他们有朦胧的数学美感。例如要判断184257639和123456789两个数中哪个更美,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这就是数学美育的潜意识作用。某些典型数学思维的美,实际上能被中小学儿童所欣赏,例如“一个干净利索的证明比一个冗长笨拙的证明要美”,虽然学生说不清其中的理由,但他们确实感受和领悟到这种美,只要我们教师耐心引导,学生是不难逐渐认识和理解数学之美的。

  数学之美普遍存在于数学之中,有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真是“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在数学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在数学美的海洋里去感受、去欣赏、去遨游,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逐渐形成数学美感。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数学中的美。比如字母表示数字,文字语言简化为符号语言,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图形中五角星的美、黄金分割的美、圆形的美、图形对称和谐的美、推理论证严谨内在的美、解题方法新颖巧妙的美,数学公式的对称、统一之美等等。数学王子高斯巧算“1+2+3+……+100”的故事、古印度国王用麦子奖励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数学趣事等等。这些,我们应当不断地揭示并展示给学生,培养其审美的意识,陶冶其审美的情感,进一步培养其在数学上刻苦努力的良好学习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然界里许多美的事物,如果不事先指给孩子们看、讲给孩子们听,他们自己是不会留意的。所以,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揭示数学美的本质,展示数学美的巨大魅力和作用,激发学生认识数学美的兴趣。具体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借助对具体知识的解剖、揭示,引导学生去逐渐认识、理解。因此,数学美育只能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渗透,通过耐心的启发,步步诱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去感受和领会。

  综上所述,只要能从以上三方面落实好,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数学素质的形成。

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论文搜索
关键字:课堂教学 课堂 理念 初中 策略 农村
最新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策略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数学应用意识与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思考
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
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有效渗透途径
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式探
热门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
“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方法及其指导
谈复习中数学试卷的讲评
变式教学中习题引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用构造法解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研究性学习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
极限思想的辩证思考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