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信息技术在高校“纲要课”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信息技术在高校“纲要课”教学中的运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2-28

信息技术在高校“纲要课”教学中的运用

  现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见实施方案》(即“05方案”), 自2007年春天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四门高校学生公共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进入了新一轮的课程教学改革。在这一轮的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绝大部分的高校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了教学中。自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正在不知不觉的改变着,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改变。所以,信息技术不可避免的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探讨信息技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是关乎每一门高校思政课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在高校“纲要课”教学中信息技术是一个重要的辅助方法。在高校公共必修的四门思政课中“纲要课”是高校在《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等先后开设的思政课之后,按照“05方案”新开设的全国普通高校在校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中,“纲要课”教师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软件网络信息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程的说服力和教学的灵活针对性,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就课程学习内容而言,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纲要课”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纲要课”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大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纲要课”教材具有明确的知识性、思想性,其权威性、学术性也毋庸置疑。但是课程讲授的中国近现代史的绝大部分内容,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过,尤其是文科专业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更是不止一次的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因此,为了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就要求“纲要课”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教学中教师要明确“纲要课”是高校思政课中的一门,不是历史学科的专业课程。不要把教学重点放在中国近现代史史实的阐述上,因为对大多数学生而言 “纲要课”是规定的必修课,教师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必然使学生为拿学分而应付课程的学习。因此,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将信息技术和“纲要课”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通过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形式使教学的内容生动、直观、形象的重现在学生面前,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因为,教育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吸引力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具体到“纲要课”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大量相关的图片,以及把历史文献纪录片(如《百年中国》、《共和国的脚步》、《复兴之路》、《大国崛起》等,)相关的部分裁剪成视频插入有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讲述中,使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更直观的感受和了解,也使学生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和选择,更好的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去。使“纲要课”学习变得更加快捷有效。

  其次,就学生学习情况而言,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纲要课”教学中,可以增强课程的说服力。目前在校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90后”,这一代青年人是在改革开放各种思潮不断的涌入,加之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社会和事物呈现越来越复杂多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其价值取向观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现在丰富的网络信息使得大学生具有知识面广的特点,同时也具有独立性强,个性张扬的突出特点,很少会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趋同意识很淡。而大学生正处于形成和确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因为“纲要课”是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层面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所以,“纲要课”不仅要向大学生教授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的知识和观点,更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作用,真正做到“以史育人”。

  “纲要课”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各种特点,避免上课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信息来创设历史情境,把史实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促使两者辨证的统一起来。例如;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在讲授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结合胜利七十周年这一主题,在多媒体课件中加人相关内容的资料、视频,并让学生查寻、补充介绍相关的资料,使学生在重温这段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不屈不挠的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最终赢得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取得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历史。结合网络信息更加丰富的资料,使学生自觉地融入到中华民族艰苦抗战的历史中,从而,使学生们一起感受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以及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所发挥的中流砥柱的关键作用,使学生增强拥护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同时提高明辨历史是非的能力。由此,对学生进行一次深刻地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再次,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纲要课”教学中,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灵活性。“纲要课”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以多媒体课件为主,利用视频、图片、文字、网页等网络技术可再现历史,拓展教材的空间,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的体会“史论结合”,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丰富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例如QQ、电子邮件、博客、微信、网络论坛、个人网页等就课程内容在课后进行师生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交流、沟通,也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搜寻相关热点问题和近代史的史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与历史责任感,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引入高校“纲要课”教学是结合课程要求、学生特点以及时代发展促进教学,实现课程学习目的的重要手段。

信息技术在高校“纲要课”教学中的运用

论文搜索
关键字:纲要 高校 教学 技术 信息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