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论灌输理论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论灌输理论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3-08

论灌输理论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块重要理论基石。“灌输理论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反对自发论,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注和输送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中去,提高其政治意识和阶级觉悟的学说”。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系统论述了灌输理论。他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这一理论产生在20世纪初,列宁针对于民主党内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理论,在当今灌输理论并没有因此而过时或消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一理论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仍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对“灌输”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正确认识并揭示中学思想政治课对“灌输”认识的误区,坚持与时俱进,在灌输理论的内容、途径、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创新。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坚持灌输理论的重要性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对中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途径,也是学校教育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因此在中学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坚持灌输理论是非常重要的。

  (一)灌输理论承担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重任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政治价值十分突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居于统治地位的形态是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们是政治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一的思想理论科学,内容覆盖面极广。而这些内容对于处于初高中的青少年来说不可能形成自觉认识,因为他们正处于创造思维的过渡期,理性思维能力不强,国家意识形态的内容只能利用他们可塑性强的特点从外面进行灌输。中学思想政治课肩负着意识形态的教育使命,灌输理论承担着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重任。

  (二)灌输理论在中学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中有其独有的价值

  中学思想政治课在整个中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作用。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来看,中学思想政治课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当代新人,还要培养学生科学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观察、认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要求教育者要把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和马克思基本理论知识灌输给受教育者,在灌输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以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为基础,自觉地选择、消化和吸收这些教育内容,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自觉转化为自身相应的行为习惯和过程,培养学生有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去观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提高思想道德和政治觉悟、指导行为的目的。因此,灌输理论在中学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中有其独有的价值,需要引起重视。

  二、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对“灌输”的认识误区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在当今世界各种思潮的冲击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下,出现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灌输”的认识误区,存在摒弃“灌输”原则和方法的倾向,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

  (一)把灌输理解为“强硬灌输”

  “灌输”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意思是“把流水引导到需要水分的地方”,引申为“输送(思想、知识等)”,也就是说任何实现输送(思想、知识)的方法都可以称之为灌输,所以,灌输在汉语语境中本身并不带有强制性。毛泽东同志也说,只有帝国主义、反动统治阶级才搞以压示人“马克思主义者只能依靠人民群众,共产党人在劳动人民中间进行工作的时候必须采取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决不允许采用命令主义态度和强制手段”。有的人却认为“灌输”是强制执行的,泯灭人民群众自主权的,这完全曲解了马克思所倡导的灌输理论。灌输并不是强硬的灌输而是多样化的、启发式的,并非强制性的。

  (二)把灌输理论等同于“照本宣科”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并不能充分的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死板的照抄照搬课本或教案,使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仅仅是书本的文字,生硬的背诵、朗读、学习,甚至不理解其中的意思。邓小平曾指出:“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灌输是一种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原则并不是具体的形式和方法,既不能死守教学课本和大纲的内容限制学生的思维,也不能为了升学考试一味的标记重点省略次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随意的剪裁,而是应该增加鲜活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与情感,从而接受理论,并运用科学的理论来观察事物解决问题。

  (三)把灌输理论等同于“填鸭式”的满堂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师滔滔不绝的讲,学生被动的学习和接受教师所灌输的内容。课程枯燥无味,教师只为完成自己的计划和课程要求忽略学生的反映,“填鸭式”的把课程内容单向的灌输给学生,忽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把僵化空洞的理论知识填放在学生这个盛放知识的“容器”中,完全的死记硬背,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填鸭式”是一种单向灌输的课堂讲授形式,在这当中就是把知识给了学生,学生背下来,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明白其中的含义,是一种片面的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输送模式,是灌输模式中片面的表现形式。因此,把“填鸭式”的授课形式等同于灌输理论的想法是错误的。

  (四)把灌输理论等同于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   列宁说“培养共产主义青年,绝不是向他们灌输关于道德的各种美丽动听的言辞和准则”,“不要把我们的理论变成枯燥乏味的教条,不要光用书本教他们理论,而要让他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斗争中学习理论。”在这里,列宁强调了在认识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使中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实践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符合他们的需要,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灌输并不是教师在空洞的说教,也不是学生在机械简单化的接受,而是在理论联系实际中真真切切的诠释理论并得到学生的认同,激发思想上的共鸣。

  正确认识并揭示中学思想政治课对“灌输”认识的误区,才能在实践中抵制这些错误倾向,科学运用灌输理论指导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这是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创新和丰富灌输的方法

  正确运用灌输理论指导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发挥积极作用,必须消除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中学生自觉参与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中学思想政治课对“灌输”认识的误区,在实践中应创新和丰富灌输的方法。

  (一)坚持灌输内容的科学性

  面对信息全球化的发展,西方国家利用影视、音乐、时尚等信息文化产品向我国不断的传输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动摇了人们对马思主义的信仰,减弱了人们对党和国家的信心,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政治战略的需要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坚持灌输内容的科学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坚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灌输教育的核心内容,为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和意志提供了客观需要。我们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群众,引导人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一些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进行正确的揭露和批判,对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做出科学有力的回应,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道路,以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提升灌输主体的创新性

  思想政治课中教师是灌输的主体亦为最直接的领导者,作为最直接的引导人,其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课的成败。教师必须拥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可以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得到学生的认同;必须扎实的深谙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和精髓,同时对最新的科学信息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对现实问题、社会热点、金融领域均可游刃有余的做出理性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回答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同;必须具有娴熟的教学技能,克服教学上的“照本宣科”,有创造性的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形成鲜明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对于中学生思想政治课来说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同时,也应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以正确的理论引导中学生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和吸引力,把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增强理论灌输的针对性。

  (三)增强灌输客体的主动性

  学生作为灌输中的客体,并不意味着就处于绝对的被动地位和绝对的服从,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决定了思想政治课的成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要深入、全面、创造性地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课堂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 。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方法融入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渴求并真正的改变学习方式,从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四)实现灌输手段的多样性

  “灌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方法中并不是具体的形式,而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启发式的教育教学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基本原则。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经济体制的变革、利益格局的调整均发生着令人瞩目的变化,面对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思想政治课的灌输形式也应与时俱进从而增强灌输的实效性,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方法辅助教师更好的将正确的意识形态灌输给学生,将灌输融入到教学中、管理中、文体娱乐中、网络社会舆论中,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也潜移默化的吸收先进正确的意识形态,从而增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的认同感。

论灌输理论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论文搜索
关键字:政治课 理论 思想 政治 中学 教学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