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社会主义论文 >> 从凝聚力角度浅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论文

从凝聚力角度浅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3-23

从凝聚力角度浅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算不得民族,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注定只是一个野蛮的族群。而文化,更多的是体现在凝聚力上。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共同的凝聚力,那么将是一盘散沙,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何以在世界站住脚。尤其是经济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凝聚力的建设更成为必要之势。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必将出现一个文化建设高潮”。不过现在看来“文化建设高潮”已经到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党的十八大依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一、当前中国的文化境况

  说到中华文明,我们总是想到“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的民族充满着文化的底蕴,中华文化的力量也已经熔铸进了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成为了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柱。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应对各种复杂环境而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之源。

  在各方的努力下,我们的文化建设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说:我们的文化建设迈上了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及近几年兴起的国学热及孔子学院在全国各地的兴办等等。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国文化也走上开放之路,各种思想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冲击、交锋达到高峰,再加上信息全球化的激化,使得文化交流与传播可以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以更快捷的方式的得以实现,同时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边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这种变化趋势虽然总体上是有意义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这个过程中,非积极的文化思想也随之进来,给我们文化的凝聚力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当然,在当今强调文化凝聚力的建设,不得不和我们具体情况相结合。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自古以来我们就是人口、民族大国,俗话说“人多嘴杂”,其实,人多思想也杂。人口多、民族多的国情主流文化垒弱、各少数民族文化势微的严峻现实,使得文化凝聚力的建设显得格外重要,这使得我们不得不要重视中华文化凝聚力建设。西藏发生的“3.14”事件、新疆发生的“7.5”事件,已充分说明了在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文化凝聚力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然,文化凝聚力的建设成为必然,不仅仅因为“我们需要”,更因为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所以,文化凝聚力建设的必要,也体现在“凝聚力”的内部。

  二、文化凝聚力的内部认同

  文化本身就具有凝聚力也就是说特定的文化对特定的人群所具有的聚合、凝聚作用。凝聚力为何被一个国家,被一个民族如此看重?就是因为它的这种“力”当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非偶然产生。它带着一定的历史必须和文化必然。

  首先来看文化的凝聚力。我们都知道文化的范围很广,至今众多学者都没能给文化下过一个全面、准确的定义,但无论是物质形式的文化,如陶瓷、铁犁,还是制度文化,如法律条文,还是精神文化,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显著的特点,就是当其展现出来的的时候,总是能够进入我们的意识形态(无论你排斥还是接受)它总在意识形态里“过滤”了。我们经过筛选把自己认同的部分留了下来,一旦留下来,它必然影响一个人的整个思想体系及其社会实践活动。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那么他们就会存在着相同的或相似的思想体系,也会有着相互认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能够把整个民族团结在一起。文化认同是文化凝聚力的前提基础和必备要件,没有这是谈不上凝聚的,也不可能谈得拢。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上,人们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亲和力、向心力――再进一步讲,也就是所谓的凝聚力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文化是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反应,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自觉或人为的加以调整或变革。这样来看,文化和社会实践就是一种动态的相互适应――什么样的时代,就有着什么样的文化。那么文化便能够满足人们一种“当时”的需要,无论现实怎样改变,总有一定的文化与之相适应,这就使得文化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在这里并不是说某种具体的文化不会衰竭,而是从文化整个系统的角度来看文化是发展变化的)正是因为文化的动态性,才使得它能够成为凝聚全国各族人民投身社会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与行动指南。反过来它又会促进文化的认同和亲和力的产生。

  再来看“凝聚力”,顾名思义,凝聚力就是“凝结、聚集的力量”,广义上来说,“凝聚力是指意识形态对不同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社会整合的力量”。文化、民族整合的力量愈大,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愈强,反之则弱或没有。所以一个民族拥有强大的整合力拥有强大的凝聚力,也就是其拥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整合正如民族凝聚力研究者任涛先生所说:“它是民族这一人类共同体中,能够把全体成员集聚结合一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并推动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当然,这种“内在动力”说到底还是源于、根植于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的发展为民族凝聚力的产生与壮大提供了源泉,而民族凝聚力又为民族发展提供了整合力,只有拥有这种深深烙在人们心底的整合力,才能够使一个民族长久不衰、欣欣向荣。可见,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来说有着关键性的意义或处于核心地位。

  所以一个民族的发展是靠其民族凝聚力来维系的,一旦这种“凝聚力”减弱或者消失,那么,这个民族发展的脚步将会减慢乃至民族消失。因此,发展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意义不言而喻。当然,从实际意义来说,发展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在新时代新境况下,对整个国家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全球竞争焦点在文化凝聚力

  正如前面所说,在新时代文化正在或已经成为竞争的热点,之所以形成“文化热”,跟文化的凝聚力是分不开的,对于像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民族大国,国家、民族凝聚力显得尤为重要。凝聚力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文化全球化既是经济全球化客观推动的结果,又与西方推行的“文化扩张”是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平等的交融和流动本是文化的特性,然而由于经济力量对比和作为文化载体的硬件的差异,在现实世界中,文化的流动呈现出从强势流向弱势的特点”。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处以崛起时期,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许多文化在我国得到迅速传播,虽然我们可以吸收到一些好的东西,但也难免受其“糟粕文化”的冲击,尤其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覆盖,西方文化价值更是轻而易举进入我们的视线范围内,更从显在向潜在发展,让人防不胜防。看看我们今天年轻的一代,吃的是肯德基、德克士,喝的是可口可乐、百事,看的是欧美大片、日韩动漫,玩的是变形金刚,穿的是耐克、阿迪,提的是苹果、三星……这些不仅仅在社会生活中司空见惯,而且它们已经成为了“潮流与时尚的”代名词。这是一个很严峻的境况,稍有不慎便会走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或许这些不足以使一个民族失去信仰,但是谁又能确保在这样一个渐进侵蚀的状况下民族意识完全被“覆盖”的那一天不会到来呢?我们都明白,当一种认同感深入意识形态的时候,要想改变那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在我们的民族认同感还没有消失殆尽的时候,难道我们能坐以待毙吗?当我们的民族认同感没了的时候,我们靠什么来整合这个民族?当整合力都消失的时候,我们又拿什么来凝聚我们的中华民族?所以面对西方文化的扩张、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于我国文化凝聚力的塑造和文化强国的建设,难道还可以无动于衷吗?

  其次,我们都知道,一个企业企业文化,一个学校有校园文化,一个班级有班级文化……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的文化气氛,才可能把一个集体凝结在一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样是这样,“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经济建设和其他事业就会全面兴盛。”所以,要想把经济与政治搞好,文化凝聚力的建设必不可少。具有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为经济与政治提供了精神保障,有了发展的动力,那么国际地位的提高便自然而然了。当然,强大的凝聚力在我们的民族受到侵犯的时候更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国家、民族之间的矛盾是永远无法避免的,也避免不了。当冲突来临的时候,谁也无法控制,我们是一个极力维护和平的民族,但是,我们无法保正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加强民族凝聚力建设,防患以未然未必就是一件坏事。还记得誓死保卫钓鱼岛吗?还没过去多久的“保钓反日”群众运动,余温尚存,当听说日本对我钓鱼岛实施所谓的“购买”和所谓的“国有化的时候”的时候,激起全国同胞一致的反日热情。如果我们没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那么我们何来的爱国热情?

  既然文化凝聚力的建设是如此的必要和迫切,那么文化的凝聚力建设有什么理由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呢?文化建设,凝聚力为本,其他方面建设得再好,没有好的凝聚力,都算不得好。凝聚力,前文也说过,就是整合力,“集中力量好办事”,向心力的存在,才有方向,才有动力。我们的文化建设,一定程度上归结于凝聚力建设,凝而聚,聚了才有力啊,不然力往何处使,心向何在。加强文化凝聚力的建设不是社会某一个方面就能够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要想把人们的聚焦点吸引到文化建设上来。把一些注意力转到文化的凝聚力建设上来,并不是说我们的经济就可以不发展了,前面也提到过,西方之所以能够进行文化扩张,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载体和后盾的。但是一个没有强大民族凝聚力的国家,是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的。经济的强大可以战胜,但民族凝聚力的强大是不可战胜的。

  四、中华文化凝聚力的突围

  21世纪是文化的世界,21世纪的中华文化应该走向突围。文化凝聚力建设的重要性也是跟其内涵分不开的,“凝聚力”本身就有着整合社会的力量,所以发展中华文化的凝聚力成为必须和急迫之势,但是,发展中华文化的凝聚力,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某一方面的力量就能够完成的,况且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在西方文化扩张的背景下,文化凝聚力的建设更增加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当今,必须把文化建设的焦点放在凝聚力上,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经济大国的基础上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

  1、培“根”养“树”。民族文化渊源是根,民族文化是树。根植于“土壤”――民族,“根”从“土壤”中汲取养分生长,“树”才枝繁叶茂。“根”很多时我们要“梳理”,“树枝”很多时候也需要“修剪”,这当然不是修正主义,而是彻底的“切剪”,“歪瓜裂枣”是留不得的。我们的文化上下五千年,要取舍,去粗取精;我们的文化有底蕴,但更需要创新;我们的文化延伸长,但更需要发展。

  2、汲“水”取“种”。我们的树不只是需要养分的,更需要水分,没有水也不行,虽然土里也有水,但还比不得雨水或是浇水来得快、来得猛。外来文化对我们中华文化来讲就是“水”,这“水”少不得,少了,我们的文化就少了危机感,就没有发展创新了。外来文化是“水”,当然也有污水的存在,不可否认。外来优秀文化是“净水”,汲取了是可以更枝繁叶茂的。我们要正确对待,马虎不得。外来优秀文化精髓是“种”,我们引进“树种”是为了我们中华民族这片“林”的繁荣昌盛。

  3、求同存异。怎么说呢,就是求大同存小异,我们的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早就提出来了,我们的文化也应该这样。何为“同”,“同”不是一样,是大同,是人有我有,人有我优。我们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总是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契合点的,如果说这样的点不存在,那这种文化估计也就不存在了。我们的同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契合点上,是世界人民都认同和亲近的。“异”是建立在“同”的基础上的,是小异,人有我有,人无我独。我们的文化,要加强凝聚力,就必须这样,56个民族不可能一样的习俗、风格,不然那叫啥56个。我们的文化要在世界立足发展,也要这样,和谐文明为同,各个民族、国家的文化特色发展,不能把这一片树林砍得只剩一棵树还把它叫树林。我们要同化,更要异化,要存异,不能灭异。

  进入21世纪以来,对于文化的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和深刻。萨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这样说道,一个文化上孤立的国家在经济上可能也是孤立的,经济合作的根源在于文化的共性。也有人说,文化是上游,是高处的水,要占领文化的制高点。文化为何上升到如此高的地位?近年来,有很多学者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文化地位的提升总是和文化凝聚力分不开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文化也受到了极大地冲击,给民族凝聚力带来了一定的威胁,我们都知道“凝聚力”这种来源于文化的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对一个民族却发挥着无穷的力量,所以加强文化建设,复兴、发展中华文化,提高民族凝聚力必将成为当今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的必须且急迫的任务。

从凝聚力角度浅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论文搜索
关键字:凝聚力 强国 社会主义 角度 主义 社会
最新社会主义论文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平等的内涵及其当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短视频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策略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大学生诚信学风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途
浅析“红色影视”对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浅析
社会主义古巴发展道路与“中心—外围”论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
热门社会主义论文
学习十七大精神论文
学习十七大论文
学习党的十七大论文
学习十七大报告体会
学习十七大精神征文范文
高举旗帜、坚定不移地信仰中国共产党(十七大
简论“亚洲四小龙”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浅析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