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电视电影论文 >> 电影《海洋之歌》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论文

电影《海洋之歌》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1-29

电影《海洋之歌》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

  爱尔兰动画片《海洋之歌》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在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提名的光环之下,《海洋之歌》通过成功的本土制作和海外发行模式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在全球化的世界格局当中,爱尔兰动画立足于本土,将海外发行的权限逐渐交给隶属好莱坞等有经验的发行单位,将爱尔兰极具民族文化底蕴的动画片推向国际。动画片《海洋之歌》一方面保持了对于爱尔兰民族文化的绝对的美学表达的纯洁性,另一方面利用丰富的视觉表现效果和镜头语言将当代审美意识融入其中,让该片当中表现的爱尔兰传统文化的审美元素进行了现代化的艺术表现,使之更符合当前观众的审美取向。

  《海洋之歌》架构了一个单纯的故事结构,通过电影开篇的悬念设置,围绕简单的叙事框架进行了引人入胜的叙事表达。在影片当中,主要塑造了海豹精灵女孩西尔莎一家人的人物形象,并从多个维度对几个主要人物进行了形象的塑造,使其具有各自鲜明的个性,从而实现了整个电影张弛有度的传奇故事的表达。

  一、现代时空与民间传说对人物身份的建构

  人物形象并非孤立地存在于电影当中,人物是存在于故事情节当中的,在电影叙事结构、叙事方式与叙事思想的共同表达和烘托之下,人物形象逐渐在电影当中得以建构。在电影叙事当中,首先通过故事内容建构起来的是人物的身份。《海洋之歌》将叙事时空设置在了现代社会,在一个现代文明的叙事氛围当中,讲述了一个来源于爱尔兰民间传说改编的故事,实现了故事内容的跨越时代背景的现代化演绎。

  在动画电影的创作过程中,本土文化当中的民族文化被广泛挖掘的创作素材,尤其是民族文化当中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往往成为动画电影创作的主要内容。但是,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如果单纯地从远古时代的背景进行动画艺术创作,常常会将创作陷入因循守旧的质疑声中。因此,动画电影对于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通常从人物造型与场景的美术设计着手,企图通过不同的造型艺术与绘画风格使具有历史感与时代感的民间故事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征。《海洋之歌》则对民间故事进行了现代化的包装和后现代的演绎,叙事时空被拉回到现代,在现代文化的语境中建立人物具有奇幻色彩的身份。

  (一)人物身份的神秘感

  海豹精灵女孩西尔莎的母亲布罗娜是影片当中最具神秘感的人物,也是贯穿影片始终的最重要的核心人物,同样作为海豹精灵的布罗娜与人类男性康纳结合生下了拥有一半海豹精灵血统的西尔莎。作为母亲形象的布罗娜只在影片开始和结尾出现两次。第一次是影片开始,温馨的画面呈现了布罗娜与丈夫康纳、儿子本幸福生活的画面,儿子本与母亲一起期待着新生命的诞生,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但是,在本半梦半醒之际,母亲布罗娜却在门口流着泪对他道歉,在他再次醒来之时,母亲已经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上,只留下父亲怀中的女婴――妹妹西尔莎。母亲形象就此消失在故事当中,母亲为何只留下西尔莎,自己却消失在亲人的生活中无疑是影片最大的疑问。然而,在影片结尾,海豹精灵西尔莎口中唱着古老的歌谣,世界上被猫头鹰抽空记忆、情绪和灵魂的化作石头的精灵被集体释放。此时,西尔莎的母亲也伴着光芒出现在悬崖边,召唤着西尔莎同自己一同离开,重新回到海豹精灵的世界。母亲布罗娜的两次出场在起到收尾呼应的同时,将布罗娜人物形象的神秘感彻底营造了出来,这份神秘感与人物身份的契合度通过该片叙事结构的设置得以实现。在现实时空与神奇的传说故事的交织下,布罗娜为数不多的两次出场既保持了其身份与故事的神秘感,也让整个故事结构得以丰富和完整。

  同时,海豹精灵西尔莎在影片一开始被设置为不能说话的哑女形象,使其继承了其母亲的神秘感。这种神秘感同样是对于其身份建构的服务,当西尔莎在海螺的指引下找到自己的海豹外衣,不由自主地唱着那段古老的旋律时,才让人对于西尔莎不能说话的神秘之处恍然大悟,也对其一开始的哑女身份的设置有了更进一步的解读。

  (二)人物身份的现实性

  影片中的主要人物的集体身份是家庭成员,母亲布罗娜、父亲康纳、儿子本、女儿西尔莎,以及西尔莎的奶奶共同构成了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影片并没有赋予人物形象过多的特殊身份和特质,所有人都具有再普通不过的身份特征,除了母亲布罗娜在大海中神秘消失外。这样的身份设置让人物形象具有更多的真实感,也让影片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更具现实意义,虽然披着童话的外衣,但同样可以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三)人物身份的隐喻性

  影片对于主要人物的身份设置具有一定的隐喻性。母亲布罗娜作为一名海豹精灵,在影片一出场就诞下西尔莎后神秘失踪,布罗娜的失踪换来西尔莎作为新生命的诞生,母亲布罗娜更多地被赋予了牺牲者的身份特征,布罗娜的失踪隐喻了女性的自我牺牲以成全他人。而父亲则是灯塔的守护者,全家人生活在灯塔之中。海边的灯塔距离市区很远,布罗娜消失后康纳时常买醉消解内心的苦闷,始终带着一双儿女生活在灯塔之中,等待着布罗娜的回归。父亲身份职业正是隐喻了男性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正如同灯塔一样指引着家人生活前进的方向,不同于女性的牺牲精神,父亲代表的男性形象更像是家庭中的核心部分,给予家人包容,勇敢、坚强、伟岸得如同灯塔一样伫立在家人的心中。

  二、社会现实与文化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电影《海洋之歌》当中塑造了多个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形象特征具有可感可知的艺术真实性,而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动画片当中扁平化的人物形象。这样的人物性格特征的塑造手法在欧洲动画电影中十分常见。不同于好莱坞动画电影中代表美国文化的类型化人物形象,欧洲动画电影追求情绪的抒发与艺术真实性的塑造,有时因为过于注重情绪与思想的表达而忽略了故事情节的复杂性与严谨性,这一点也是欧洲电影艺术有别于好莱坞电影商业性的重要艺术特征。同时,这样的创作方式也缘于爱尔兰导演汤姆?摩尔创作思想中深刻的民族化创作思想以及其电影创作对于电影艺术现实意义的追求。《海洋之歌》是导演汤姆?摩尔借爱尔兰民间故事为叙事框架,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对于爱尔兰民族文化的热爱,另一方面则表达了自己在旅行中亲眼目睹人们在海滩上捕杀海豹的痛苦情绪体验,企图借着如同童话一般的海豹精灵的奇幻故事,让人们能够感受到海豹的可爱之处,引起观众对于自然生态主义的情感共鸣。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导演情绪的载体,正是需要通过与人物形象产生情感共鸣,才能够深刻理解导演汤姆?摩尔在每一帧画面、每一句台词和每一句民谣旋律中的呼吁人们热爱和平热爱大自然的自然生态主义理想愿望。   母亲布罗娜温柔体贴,具有自我牺牲精神。从影片一开始的对于儿子本的万般呵护,到为了全家人的安全和幸福而诞下西尔莎后的离开,布罗娜性格中的温柔与坚强并存,呈现出一个独立的女性形象和母亲形象。

  父亲康纳沉默坚强,但也有人性中脆弱的一面。在布罗娜回到大海中诞下女儿西尔莎时,康纳不顾一切地跳入海中搜寻布罗娜,最终只抱回了披着海豹皮外衣的西尔莎。在失去妻子以后,康纳没有一味地消沉,也没有将布罗娜的离开迁怒于西尔莎,带着一双儿女继续生活在灯塔之中,似乎他心中仍然坚信着布罗娜会回到他身边,会回到这个家庭。康纳也会偶尔失落脆弱,到酒馆买醉排解苦闷。片中塑造的父亲康纳的人物形象正如现实社会中的众多父亲形象一样,并不完美,但是他对于家人无私的爱、给予他们生活的力量和勇气,支撑起了整个家庭。

  本聪明勇敢,富有爱心,但又调皮捣蛋、思想幼稚。本作为西尔莎的哥哥,曾经和怀孕的母亲一同期待这个小生命的到来,本口中信誓旦旦地说着他会成为一个好哥哥,但是母亲的突然消失与西尔莎的出现搅乱了本原本平静的生活,他开始偏执地以为母亲就是因为生下西尔莎才会消失不见的。所以,影片中一开始的本对西尔莎并不友善,可以说处处刁难西尔莎,对她没有耐心,以捉弄她为乐趣,他并没有成为他口中的那个“好哥哥”。随着西尔莎吹响母亲留下的贝笛,口中吟唱起那段古老的旋律,直到最后西尔莎被猫头鹰吸走记忆、情绪和灵魂险些成为石头人。本才猛然发现母亲消失已是既定的事实了,西尔莎才是自己现在最应当珍视的家人。本出于本能开始了精灵森林中的探险,开始了解救西尔莎的冒险之旅。影片对于本的性格刻画符合这个年龄段男孩的性格特征,喜欢调皮捣蛋又思想幼稚。对于本的性格刻画,影片并没有陷入好莱坞动画电影所惯于呈现的个人英雄主义当中,并没有将本刻画为小英雄形象,他在影片当中是一个真实可信的男孩,他体内的勇气与爱并没有被过分夸大,对于妹妹西尔莎,对于自己的爱犬,他所表达的情感都是真实的,很容易得到观众的理解。

  海豹精灵西尔莎天真善良,有着这个年龄段女孩的性格特征,深爱并依赖着自己的哥哥本。在吹响母亲留下的贝笛后,西尔莎看到了空中出现的如萤火虫一般的点点光亮,飞舞的光亮指引着西尔莎找到了自己的海豹皮外衣,穿上海豹皮外衣的西尔莎重新回到大海中,变成了一只白色的海豹。西尔莎从一开始不知道白色的海豹皮外衣的功能,到穿上外衣后重新变回海豹带给自己的归属感,再到利用自己的歌声帮助其他被石化或迷失方向的精灵重新找到回家的路,西尔莎一直都以一种纯净的心灵感受周围的一切。面对哥哥本的捉弄,西尔莎没有埋怨,依旧爱着本;面对本企图甩掉西尔莎自己重回灯塔,西尔莎紧紧地跟在身后,依赖着他。影片中的西尔莎被注入了纯真善良的性格特征,瘦弱微小地存在于画面当中,面对黑暗的恶势力又能够以一种勇敢纯净的心灵面对,西尔莎时时刻刻在影片当中博取着观众的怜爱和情感共鸣。

  《海洋之歌》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保持了欧洲电影一贯的创作路径,面对好莱坞动画电影中塑造的众多类型化的承载着拯救人类的宏伟使命的少年英雄形象,本与西尔莎被刻画得极具真实感,本并非美国文化所力推的少年英雄,他只是一个出于本能拯救自己妹妹的少年,而西尔莎对于拯救其他受困的精灵更是一种无意识的表现,吟唱出那段古老的旋律只是其内心情感使然。因此,《海洋之歌》立体丰满的人物性格特征让好莱坞动画中的类型化扁平化人物相形见绌,欧洲动画电影追求的人文关怀与艺术性让这部电影具有浓浓的人情味。

  三、文化符号构筑下的人物形象

  电影《海洋之歌》当中的人物被赋予了多种文化思想,呈现出指代文化符号的形象特征。母亲布罗娜作为一个勇于牺牲自己成全家人的女性形象,具有更进一步的女性主义特征;父亲康纳在影片当中始终守护着灯塔和家人,是一个成熟男性的形象,提供整个家庭精神支撑;本爱着自己的家人,勇敢善良的他是欧洲文化中的英雄形象――并没有拯救全人类的宏伟目标,能够保护家人的才是真正的英雄;西尔莎是导演汤姆?摩尔符号化的人物形象,她不仅代表被人类在海滩屠杀的海豹,更代表着被人类践踏摧毁的自然生态,因此西尔莎承载了导演汤姆?摩尔的生态理想。

  从人物的造型到周围环境的场景设计,爱尔兰的民族文化图腾不断出现其中,可以说《海洋之歌》更像是一部用文化符号构建起来的艺术产物。取材于民族文化中的色彩和图形勾勒出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影像世界,手绘绘画风格让影片具有鲜明的区别于其他动画的艺术个性,水粉画浓淡相宜的画面蕴藏的深刻思想和情感深深地触动着观众的内心。电影《海洋之歌》虽然是一部动画电影,但是其包含的思想深度和情感维度足以感动各个年龄层的受众,也让这部电影呈现出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张力,具有更加广泛的现实意义。

电影《海洋之歌》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

论文搜索
关键字:审美 海洋 形象 价值 人物 电影
最新电视电影论文
浅谈降低电影院运营成本的途径
浅谈融媒体时代下影视作品的发展之路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影像符号和象征意义
论印度当代电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觉醒和成长
试论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基于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IP产业链开发实
新媒体环境下华语电影的纪录片营销策略分析
胶片上的中国足球——国产足球电影发展简史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
论郭敬明作品中的电影化想象
热门电视电影论文
中国民族电影业现状鸟瞰
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
论21世纪电视传媒的责任与品格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电影剧作模式论
视觉文化研究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类型人物论
面向21世纪:国内电影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生命的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