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历史学论文 >> 在全球化时代“再造红色经典”论文

在全球化时代“再造红色经典”

作者:未知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6-12-26


  红色经典的文化生产看上去跟法兰克福学派所描述的“文化工业”的确有许多结构上  的相似,都具有大众性,都是大规模批量生产,都是由上而下地生产出来的。关键的区  别在于,一个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商业行为,以盈利为目的;另一个是社会主义制度  下的国家行为,以意识形态教育(或曰“洗脑”)为目的。资本主义社会里文化工业生产  出的大众文化产品也是要达到洗脑的目的,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不是文化工业赚钱  的目的,而是对大众的洗脑。此外,法兰克福学派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大众文化和  精英文化或经典是泾渭分明的。法兰克福学派大师如阿都尔诺,就寄希望于经典和精英  文化,希望从现代主义精英创作的经典中激发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反抗。而中国的红  色经典完全打碎了精英与大众的界限,在批判传统经典、建立新经典的同时,对民间和  精英文化采纳了“古为今用”的实用主义策略。旅美学者张旭东从中国现代性发展线索  中看出某种“后现代性”,正是对中国现代性不同选择的文化发展的一种颇具后现代意  味的解读。(注:Xudong  Zhang,“Postmodernism  and  PostsocialistSociety—Historicizing  the  Present,”in  Arif  Dirlik  and  Xudong  Zhang  eds,Postmodernism  and  China.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2000.)把红色经典与文化  工业和后现代相提并论,看起来似乎有些牵强附会,不过我们借此可以提醒自己,对文  化现象的分析解读离不开当时的特殊语境,而且红色经典在当代的再造,也的确是处于  资本主义文化工业制造的后现代文化氛围之中。
      二、话语体系与情感结构
  在思考红色经典的当代再造之前,有必要重新回顾红色经典产生时的具体历史语境,  尤其是红色经典本身乃是当时那个语境的主要制造者。当时是革命文化霸权的语境,建  立一个革命的话语体系是当务之急。1949年建国后,中国人口中文盲的比例占五分之四  ,文字改革、消除文盲任务急迫。中国政府在50年代初推出了简化字方案、汉语拼音方  案,对中国语言作出了重大的革新和改造。简化字和普通话的推广是新的文化和话语体  系建设的基础。在更进一步的语义学和意识形态层面,则主要依靠革命文学作品尤其是  红色经典长篇小说和革命回忆录等。革命题材的长篇小说随后衍生出一系列文化产品,  如改编成电影、戏剧、连环画等。加上媒体宣传、学校的语文教育和博物馆、画廊、报  刊杂志的广泛配合,使新的革命话语体系逐渐渗透到社会各阶层和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  ,融入中国民众日常公共话语和个人话语的方方面面。红色经典通过语言建构的英雄人  物和负面人物以及他们的语言表述,如革命理想主义的豪言壮语、警句格言等等,成为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象征符号。根据毛泽东的不同选择的现代性方案,消除文盲和改造思  想、建设“社会主义一代新人”是其革命建国战略的核心目标。
  社会大众的价值取向、情感结构和生活习惯等跟社会主流话语体系有密切关联。据英  国学者雷蒙·威廉姆斯的研究,话语体系或广义的文化和语义上的符号体系跟公众的情  感结构相关。威廉姆斯认为,情感结构是生活体验在感情上的表述,是思想、意识形态  、价值观,以至政治立场等的表征,“不是感情与思想的对立,而是感情即思想,思想  即感情,是实践的意识。”(注:Raymond  Williams,Marxism  and  Literature.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pp.132—133.)他认为,情感结构由文艺作品的形式和  结构所展示,对文艺作品的形式和语义结构分析有助于了解社会的新的情感结构的形成  。中国红色经典作品在主题上大致分为革命战争、农村土改、城市暴动和地下工作等,  表现的是革命主体——农民、工人、革命党人(常常是知识分子形象,如《红岩》里的  江姐、《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杨晓冬等)——自身觉醒成长的过程。这种主体意识萌  发的形成脱胎于欧洲启蒙文化中出现的“个人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但在中国  被嫁接到社会革命的“集体成长”语境之中。
  更重要的是对启蒙现代性的中国化或民族化的改造。中国学者近年来许多卓有成就的  研究,深入分析了红色经典对现代意识的民族化转换和改造。孟繁华指出,中国传统通  俗小说的传奇形式对《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等有深刻影响。陈思和、洪子诚等  也探讨了传统小说的模式在形式和价值取向上对革命小说的影响和制约。传统、民间的  形式在现代转换中对红色经典的影响举足轻重,但也成为红色经典如样板戏成功的主要  因素。(注:参见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又见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陈思和:《民间的沉浮: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上海文学》1994年第1  期;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国五四以来的激进启  蒙主义者如胡风等强调民间民俗形式和审美意识与欧洲传来的现代启蒙意识的矛盾性,  并站在启蒙的立场上顽强地批判传统与民间形式的“落后”和反现代性。但是中国这个  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更倾向于选择毛泽东式的民族化和接近农民审美和情感的民族形  式。就连自身为激进启蒙知识分子的瞿秋白,也很有预见地严厉批判中国都市启蒙主义  知识分子的欧化倾向,大力鼓吹民间文化和民间形式。
  随着中国革命的全国性胜利,以农村的民间民俗文化和审美趣味为主导的革命文化很  快就占据了支配性的地位,取得了文化霸权。其话语体系影响、制约了中国社会公众的  情感结构数10年。但是中国社会在毛泽东时代的情感结构是相当复杂的,在单一性话语  体系的主宰下,一直有着语言杂多、众声喧哗的潮流。首先,明显对抗都市文化趣味的  革命文化霸权却不断地孳生着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的反霸权。如各种旧日都市生活习俗  和审美趣味一直顽强保留下来,传统文化如古典文学、古装戏剧等,利用革命文艺题材  的包装和“古为今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遗产”的原则而得到发展。这些在文革时  期都被当成“文艺黑线”而遭到残酷打击。第二,以革命理想主义、战争年代的英雄主  义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为最高价值的红色经典,强行把和平建设时期的平淡琐碎的日常  生活纳入“反日常生活”的战争年代轨道,因此产生了社会意识和文化行为的尖锐矛盾  和扭曲。第三,红色经典的价值取向既是乌托邦理想主义的(以“共产主义美好未来”  为终极追求),又是实用主义的(一切以是否对“革命实践”有用为标准),从而造成价  值的二律背反,使话语能指(signifier)空洞化,“假大空”文体盛行。最后,革命霸  权所依据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阶级对立、阶级斗争原则,被红色经典非历史化、普遍化  ,把敌我对抗、黑白分明的二元对立逻辑引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终于在文革中导致  悲剧结果,引起中国社会的强烈反弹。阶级对立本来是社会不同经济和政治利益集团矛  盾的历史形式,在中国历史的特定阶段尤其是革命战争年代,曾经是社会的主要特征。  但在和平发展时期,毛泽东把本属于政治经济领域的阶级矛盾扩大转移到文化与意识形  态领域。红色经典在这个阶级斗争扩大转移的过程中也起了很大作用。
  尽管有以上种种内在矛盾和谬误,红色经典所建构的情感结构却仍然深入人心,首先  为占中国人口多数的农民和工人阶层拥护。这主要是红色经典紧紧抓住了大众的喜恶和  习俗,尤其是中国大众的平均主义价值取向,大力鼓吹民粹主义的“均贫”观念,以及  “艰苦奋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道德奉献和自我牺牲等类似宗教原教旨主义  的理念。中国从1949年建国以后,一直处在冷战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的夹缝和前沿。二  次大战后美国卷入的两次地面战争即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无一不是针对中国。60年代  中苏两大社会主义大国交恶,最后竟然走到战争边缘。中国的周边环境十分险恶。在国  民经济落后和“一穷二白”的状况下,中国政府采取高积累、低消费的建设方针,使6  亿多人口强制性压抑个人物质生活的需求和欲望,而达到高速度完成工业化基本建设和  国防建设的目的。因此革命文化霸权扮演了说服和赢得民心、凝聚民意的重大作用。毛  泽东利用红色经典建构的话语体系和情感结构,建造了一个英雄主义的时代,使6亿中  国人口的大多数心甘情愿地为国家建设而压抑了个人欲望和物质追求。
      三、经典的沉浮与再造
  中国红色经典的生产和建构如同大多数的现代经典建构一样,带有鲜明的历史特征和  功利主义色彩。当它产生的时代转换之后,其内在矛盾就暴露出来。这个暴露过程跟文  革悲剧密切相关,当文革被彻底否定时,红色经典也被无情地抛弃了。毛泽东时代的一  个重大失误就是对知识分子的无情压制和利用。中国知识分子本来是革命的真正骨干,  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正是五四时代的启蒙激进主义知识分子。他们是中国都市社会中最开  放和最早接受现代观念的阶层,也是共产主义革命的先锋。关于毛泽东知识分子政策的  成败得失已经有大量的论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建国后知识分子阶层作为文化生产和  建构革命霸权的主力,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为政治运动的斗争对象,这就造成了中国  社会这一虽非人口多数、但却举足轻重的阶层的离心离德。他们在文革中跟政府官僚一  道成为斗争对象。文革之后,他们自然对文革深恶痛绝,成为否定文革的主力。红色经  典的生产和建构本来均出自于知识分子之手,但他们对自己的产品却产生了心理上强烈  的厌恶,因为红色经典的阶级斗争主题所引起的联想正是知识分子在文革中受到的种种  非理性的迫害。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政府对现代化方案开始作根本性的调整,彻底抛弃意识形态革  命策略,而转向经济至上、科技至上的发展主义模式。在高积累、低消费的基本建设已  经完成的情形下,转向以个人物质消费为中心的市场经济模式。这一转变在中国的话语  表述是“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国际大语境中的表述是“全球化  ”。全球化乃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标志就是意识形态上的市场经  济主义(或新自由主义)成为新的、全球化的普遍真理。中国20多年来的现代化转型已经  明白无误地表明,中国进入全球化大潮流的趋势不可逆转。但在意识形态方面,中国的  全球化转型可以说是步履艰难,危机四伏。在8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出于对文革的憎恨  ,自觉地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体系的反文革的主力和鼓吹改革和现代化的主力。当时中国  盛行的是“文化热”,是对西方资本主义“蔚蓝色文明”的热情拥抱和对中国宗法和封  建的“黄色文明”的全盘遗弃。革命文化霸权、红色经典被视为封建传统的现代表征而  受到知识分子的无情鞭笞。在红色经典文本中自我贬低、自我忏悔和自我织罪的知识分  子,终于得到了报复性的心理满足。在10多年时间中,红色经典的正面形象几乎完全消  失在中国文化舞台,惟有以负面形象出现在反映文革悲剧的背景之中。
  中国政府在现代化转型中越来越认识到革命文化霸权及其意识形态与新的政策和中国  社会现实的不适应和矛盾。虽然在话语体系的创新方面没有什么真正的突破,至今仍一  直沿用毛泽东时代以来的国家话语体系(这点以国家主流媒体的政治话语为代表,具体  体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头版和社论等),然而在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  意识形态和话语的转型也如同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势头一样,不可逆转,已经和正在给中  国带来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根本性转变。作为革命霸权时代的文化生产的主力和80年代  鼓吹新政的主力,中国知识分子从90年代开始逐渐发现,他们的主力军地位也已经不可  逆转地丧失了。80年代末的政治意识形态风波并未扭转风向。90年代中国社会沿着全球  化的“与国际接轨”的轨道,越来越走向市场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被  边缘化和市场化。知识分子逐渐分化,有极少部分成为坚持社会关怀的“公共知识分子  ”,绝大多数成为文化教育机构的“学者”、“专业人士”。取代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  分子主力地位的是企业管理金融营销、工程技术领域的专家,他们成为社会新的精  英和中坚力量。
  而红色经典在90年代中期(毛泽东百年诞辰之后)又逐渐地出现在中国文化舞台上。这  一次重现,开始并不是国家机器的推动,而是民间自发和新兴的商业性大众文化产业的  合作。90年代初期发行量惊人的《红太阳》革命歌曲新唱和卡拉OK,以及重新上演的革  命电影和样板戏、再版的革命小说、革命故事等等,给大众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到了90年代末,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终于与商业性大众文化产业联手,轰轰烈烈地推出  了新的红色经典热,在全球化的时代再造革命经典。新红色经典的生产者一部分是国家  意识形态机器所雇用的专业人士,在国家媒体中享有新的物质资本和政治文化特权。另  一部分是非国有文化产业的“影视人”、自由作家,他们不受国家指令而服从市场需求  。红色经典的再造主要服从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指令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制约,是在一个  文化市场多元化的氛围内的一种生产趋势。这和红色经典在五六十年代诞生的时代有了  巨大的差异。红色经典一诞生就一枝独秀,而四五十年后的今天,它的再造不过是中国  文化多元多极状况中的一种不大不小的时尚而已。
  红色经典今天的市场主要来自中国的多数民众,他们大部分处于中年以上的年龄段,  集中于工人、农民以及中年知识分子阶层。他们是红色经典创立时代的主要接受者,其  情感结构和话语体系深受红色经典的影响。当然这些都不足以成为红色经典再造的充分  必要条件。本文最后对红色经典的再造提出以下的猜测和询问。(注:参见孟繁华《当  下中国大众文化的两种时间》,《中华读书报》2000年10月19日;孟繁华:《左翼文学  在当下的命运》,《北京日报》2001年9月17日。)首先,中国社会20多年来的转型,造  成了不可逆转的历史断层,使得怀旧成为新的时尚。怀旧正是一个时代消失之后的普遍  社会情绪,在商业社会往往成为打造新时尚的契机。怀旧跟历史记忆不同,它需要的是  有选择的昔日情感和想象的再现,而不是具有强烈现实感的对历史事实的记忆和反思。  红色经典成为今天的新时尚,跟怀旧情绪有很大关联。把红色经典商业化,是否是一个  颇具后现代色彩的文化动向?第二,当国家机器正在努力转换、重建意识形态体系和价  值体系的时候,会从国家建立时代的文化资源中积极找寻有用有益的因素。红色经典无  疑是中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文化遗产和符号资本。国家机器自然会努力  把这部分符号资本纳入民族国家的新文化传统,并予以博物馆化。所谓博物馆化,是指  把某一文化文本与社会现实剥离,置放于一个安全的距离中,予以审美和学理的欣赏和  反思,并标以“传统”、“经典”的标签来教育后代和昭示世界,旨意在塑造民族国家  的文化认同和意识形态。但红色经典的主题和价值取向是否可以完全跟当下的现实剥离  ?最后,我们不得不看到再造红色经典所可能和实际上已经遇到的困境。红色经典的平  等观念、道德理想主义、民粹主义,跟当代中国的社会意识有尖锐的矛盾,但仍然对中  下层社会阶层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当中国不可逆转地进入市场社会时,经济和政治层面  的社会分层、贫富鸿沟、阶级矛盾正在日益加深,红色经典的平等与阶级诉求也必然会  得到社会中下阶层的共鸣。红色经典还能否唤起激情燃烧的岁月?因此,如何在红色经  典的现实意义和文化遗产建设目标之间作出合理的协调,如何使严肃的历史记忆和反思  不至于完全演义成为脱离现实的怀旧时尚,乃是红色经典全球化时代再造的思考课题。

上一页 [1] [2]

论文搜索
关键字:全球化 时代 再造红色经典
最新历史学论文
信息化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应用探讨
试论应用于历史学研究的社会学方法
探析高校历史学专业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
浅谈历史学角度下我国茶的发展历程
析淮南王刘安被控叛逆的历史成因
福建船政学堂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酒泉地区的史前文明研究
八桂溯源——广西考古成果特展回顾与思考
论手卷的展观方式
宾阳发现的一通施氏家庙碑
热门历史学论文
林则徐禁烟运动新评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
穿过历史迷乱的眼神
试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宗教
关于国民党新军阀形成及其影响的研究综述
试论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
汉代的女权
中西古代“大一统”理念之比较
宗教改革对欧洲政治格局变迁的影响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贵开端——我看清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