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研究述评论文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研究述评

作者:未知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7-01-02
批判性是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种深刻的反思模式,是贯穿马克思理论发展始  终的思想精髓。马克思思想的创造与发展,是在批判性的论辩中进行的;马克思思想的  生命与活力,也是在科学批判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和验证的。因此,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  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对这一问题多有探讨,  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这些探讨都是从某一侧面对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进行论述,缺  乏对这一思想的系统梳理,不利于对马克思思想的全面理解。鉴于这一情况,本文试对  近年来有关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论述做一总结,以进一步推进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  深化与发展。
      一、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界定
  对马克思社会批判思想进行研究,自然离不开对它的涵义的理解。涵义理解的不同,  必然导致理论本身的差异。因此,涵义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综合学界对此问题的看  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要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首先要把握社会的自我意识。而社会  的自我意识,又分为社会的自我肯定意识和社会的自我否定意识。社会自我意识的肯定  方面要解决的是如何维持现状的问题,而作为社会自我意识的否定方面则要解决如何超  越现状的问题。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属于社会的自我否定意识,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  的自我批判,实现对资本主义存在合理性的追问。
  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批判理论是反思性的历史认识、评价活动。哲学的反思以间接性  为特点,但它是对理论性间接反思的二重否定,它不仅通过事物的内部矛盾使事物的本  质显现出来,而且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社会批判理论就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反思社会的,  是对社会进行的最一般、最抽象的哲学批判活动。因此社会批判的首要条件应当是社会  必须处于将自己最丰富的具体展现出来的时期,即社会的成熟时期。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就是从两个批判性假设前提出发对资本主义社  会的批判。这两个前提是:1.人类趋向于变革自己的生存条件,以实现自己的进一步发  展;2.人类社会生活趋向于普遍的丰富性、多样化。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就是以这两  个理论假设为依托,建立在对社会现实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的,对某一具体事物向人类普  遍进步方向发展的现实可能性进行揭示。具体地说,就是指从某一事物本身发展的特殊  规律出发,考察并揭示这一事物在以上两个批判性假设前提意义方面纳入事物一般运作  规律的可能性。就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批判来说,就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  运行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出发,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在以上两个批判性假设前提意  义方面被纳入到人类社会历史运行规律——即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的规律——一般的  现实可能性。
  我认为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不是针对某一时期某一领域的理论,而是统摄全局的  一个思想主旨。批判不只是单纯的否定,而是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不是指社会的单  方面发展,而是指社会发展与理论发展的统一。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目的就在于通过  理论与现实的相互监督、相互批判,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实现社会的发展、理论的完善,  在互动中实现双赢。因此,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界定应坚持全面、辩证、发展的原  则,把对社会的批判和对理论自身的批判结合起来,揭示贯穿于马克思理论总体中的批  判精神。
      二、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内容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博大精深,如何从卷帙浩繁的著作中勾勒出社会批判理论的框  架与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角度,因而也必然有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归纳起来,主  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认为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过程的自我批  判,即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着对其否定的理解,把任何一个特定的阶段当作  过程去理解;二是理论上的自我批判,从认识论角度探讨马克思是如何超越同时代人的  思想,其本身如何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否定、自我发展的过程;三是从主体角度对资本  主义特定社会的批判。
  第二,认为可以把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归纳为“四阶段五假设批判模式”。首先是社  会批判理论前提的确立(即A阶段)。在这一阶段上,有一个基本的理论假设:物质存在  决定精神意识(a)。其次是唯物主义分析方法的锻造阶段(即B阶段)。在马克思那里是一  个从基始性唯物主义到方法论唯物主义的思想发展过程。这里有两个基本的理论假设,  事物处于不断生成与灭亡的过程中(b);事物处于系统联系之中(c)。这两个理论假设是  方法论唯物主义作为分析方法得以成立的一般性理论假设,它们分别是“历史的”与“  具体的”这两个规定性的理论依据。再次是具体的现实性分析阶段(即C阶段)。这同时  包括对事物本身特殊规律和对事物所属的一般过程的规律性分析。最后是批判阶段(即D  阶段),这一阶段是哲学批判的历时性、暂时性完成。它也隐含有两个理论假设:人类  趋向于变革自己的生存条件,以实现自己的进一步发展(d)和人类社会生活趋向于普遍  的丰富性、多样化(e)。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四个阶段五个假设是最少思辨、又最接近  现实的,这正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魅力之所在。
  第三,认为革命思想或批判意识是马克思学说的灵魂。回顾马克思毕生的理论活动或  浏览一下他的全部著作,可以看出,他的全部思想都是在批判中展开的。例如:对德国  古典哲学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对物化和异化的批判、对蒲鲁  东的批判、对拉萨尔的批判、对哥达纲领的批判、对形形色色的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  的批判、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批判、对巴枯宁无政府主义的批判等等。可以断言,马  克思通过毕生的批判活动完全实践了他早年为自己规定的历史使命:要对现存的一切进  行无情的批判。
  第四,认为马克思通过对其早期文本思想的批判与超越,完成了一系列内在的逻辑转  换,进而建构起了科学的社会批判学说。具体表现在:在哲学上,马克思扬弃了人本学  的异化逻辑,从黑格尔关于社会关系矛盾分析的历史辩证法中,生发出现实的批判张力  ;在经济学上,马克思批判了古典经济学的非历史性思维方式,引出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的社会历史分析方法,并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分析与批判。成熟时期马克思的  社会批判理论,是融科学实证分析与价值理想追求于一体的社会历史学说,是历史与逻  辑相统一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的全部思想都是在批判中展开的,革命思想或批判意识构成了他的学说的灵魂  。正如他本人指出的那样: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事物,按其本性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  的。批判理论构成马克思思想的核心,对于这一点来说,学界是无疑义的。问题的分歧  在于探讨社会批判理论的方法,从哪个角度更能恰如其分地概括马克思的思想,理清马  克思思想发展的脉络。我认为问题的切入点还应以“实践”为基础,以“批判”为灵魂  ,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解剖,实现对社会的全面把握。马克思的学说是科学性与革命性  的统一,正是在“批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革命进程中,在对理论自身不断批判、  不断完善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的学说不断走向成熟。社会与理论的互动构成马克思社  会批判理论形成的全过程,批判精神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因此,在实践中把握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是我们把握马克思思想真谛的现实途径。

 [1] [2] 下一页

论文搜索
关键字:马克思 社会批判理论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思政课程中的应用
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刍议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实践活动的历史形态当代价值
容错纠错机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邓初民政党思想浅析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人学基础
热门马克思主义论文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衰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特征
从新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走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