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 加入WTO对我国新闻媒介的挑战及其对策论文

加入WTO对我国新闻媒介的挑战及其对策

作者:徐雪琴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7-01-26


2 国内新闻媒介的对策措施
2.1 更新和转变新闻观念
  我们应该用全新的新闻传播观念来指导现实操作,这是当务之急。近几年,我国媒介的市场意识虽然得到提高,媒介竞争也空前激烈,但是宣传方式还不灵活,有效传播观念还比较薄弱,今后,应在强调坚持正确舆论方向的前提下,树立受众本位思想,改进新闻宣传的方法,提高宣传的艺术,增强新闻宣传的贴近性和服务性。同时,要借鉴跨国传媒集团在管理机制、经营方略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促进媒介管理的法制化和公开化。
2.2 加快集团化发展的步伐
  当前世界媒体掀起了一股兼并浪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的合并。合并后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年营业额将达到300亿美元,成为集因特网服务、出版、新闻和娱乐于一体的超级媒体王国。美国在线的老板史蒂文·凯斯甚至雄心勃勃地说:“我们将最终改变人们获取信息、与他人交流、购物以及娱乐的方式。”另外,《纽约时报》与美国广播公司(ABC)、《华盛顿邮报》与国家广播公司(N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C)和维亚康姆公司也先后宣布合作,这些媒介寡头纷纷互抛绣球,强强联合,正说明全球媒体竞争已经进入短兵相接、惨烈厮杀的阶段,而实力正是决定胜败的关键。顺应这一潮流,我国也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报业集团试点,经过几年的发展,集团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目前我国已经成立起15家报业集团,初步建立起我国报业发展的新框架。广播电视也正在积极推行集团化模式,部分地区如湖南、四川已有媒体成功上市,进军资本市场,这些举措都标志着我国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业已开始从个体化发展转向整体战略性产业结构调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传媒市场已经不再是附属于行政区划的各自独立、互不交叉的市场,因此媒体下一步应该树立国内统一大市场观念,在相应的政策指导下,大力发展跨地区经营,通过联合、重组、兼并等方式,优化配置媒介资源要素,尽快打造我国传媒业的“航母”。
2.3 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
  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说过:“谁拥有网络,谁就拥有未来,谁就拥有世界。”互联网作为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它的飞速发展给人类传播活动带来了一场革命。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具有即时性、交互性、容量大、跨国界、超文本等特点,它综合了广播、电视、报纸三大媒体的优点,又有三大媒体所不具的优势,因此受到世界各国媒体的重视,成为新的信息传播的制高点,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报刊和通讯社纷纷在互联网上安营扎寨。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也可谓惊人,1996年以来,国内互联网用户每年都以超过200%的速度剧增,现在已逾6 000万,到2015年我国互联网用户将会跃居世界首位。截至2004年6月,我国内地全国报刊总数2 053种的80%上网。2000年3月,包括《北京晚报》在内的北京9家新闻单位共同加盟“千龙网”,实行资源共享。5月28日,上海各大传统媒体又联手推出“东方网”,这两件事是媒体创新的一个重要信号,它意味着传统媒体正以战略联盟的形式,全面介入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但是,我们在互联网上仍然与西方强势媒体有着不小的差距。这首先是因为互联网上通行的语言是英语,全球电脑储存的信息中,80%以上是用英语记录的,汉语作为一种信息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还存在很大的障碍。据《计算机世界》刊载的统计数字,在互联网上的输入、输出信息流量当中,中国仅占0.1%和0.05%,而美国的两项指标均达到85%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存在对等、平衡的传播。因此,中国应该加大用英语发布的信息量,向外界更多地传达中国的声音,帮助国外受众更好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网络交流的价值。另外,据资料显示,我国信息产业的投入大约在1万亿元左右,约为美国的12.5%,我国信息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比重仅占总投入的0.2%,而美国信息利用与开发的比重却占到总投入的60%。所以有人戏称,中国花大钱建造了高速公路,但跑的都是外国人的“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浪费。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开发中文信息资源,通过降低价格、加强培训等措施,扩大用户范围,让尽可能多的人上网。只有这样,我们的基础设施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服务。
2.4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
  一切战略的落脚点都是人才,在“入世”的挑战中,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就是人才。相对于外国同行,我国新闻从业人员的竞争意识普遍不强,尤其是在新闻观念、新闻的敏感性、敬业精神、知识储备等方面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因此应把提高新闻工作者素质作为一个应对挑战的关键问题来加以解决。新闻工作者应该在深入研究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学习地缘政治学、多边贸易规则、知识产权等多方面的知识,应该能对错综复杂的新闻事实进行深刻的分析,按照新闻规律来合理运用新闻资源,通过最新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使用现代新闻语言来向受众传输信息。从这一点上来说,新闻从业人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威廉·哈森.世界新闻多棱镜[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111)
2 传统媒体联袂抢滩第四媒体[N].文汇报,2000-05-22

上一页 [1] [2]

论文搜索
关键字:WTO 新闻媒介
最新新闻传播学论文
论沉浸传播的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研
试论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实践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与路径研
浅析混合式教学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常态化应用
试论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
基于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融合发展的思考
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应用研究
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应用
热门新闻传播学论文
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
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思考
论电视新闻编辑学
广告与欲望修辞学
大众传播·民主政治·公共空间
新闻传播学论文写作的规范化问题
传媒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中国社会变革与新媒体使用
中美传媒网站比较
网络广播的今天与明天——对中国国际广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