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论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合博弈论文

论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合博弈

作者:廖泽芳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7-05-29
[摘 要] 我国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政府管理、市场替代等方面对地方经济发展有影响。从理论和实际上分析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行为表明:我国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关系。政府替代市场的力量毕竟有限,地方政府只有顺应市场的力量,才能促进地区经济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经济发展要求地方政府在竞争中加强合作,共建全国经济一体化市场,地方政府之间的竞合是必然趋势。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合;保护性竞争   一、引 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的发展、国家间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国家的下一个层面——区域竞争上,因此,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日益突出。紧随着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快速崛起,中国科技和人力资源集中的环渤海经济圈成为我国目前又一个发展热点区域。三大区域的发展,将是中国未来融入全球经济的关键和焦点。我国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政府管理的有效性,而且还体现在政府替代市场的作用上。政府替代或顺应市场力量是三大区域和全国范围内未来发展的共同趋势,因此,地方政府之间如何协调、适时地发挥市场替代的作用,将区域内外部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各地方政府和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     目前,我国区域之间的要素流动越来越强,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加强;同时,各地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利益竞争和市场分割现象,如何打破原有的市场壁垒,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成为我国地方政府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地方政府竞合并存关系是本文所要探讨的核心。   二、我国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地方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当地企业的竞争力,地方政府在构成企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可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加以说明[ 1 ]。各层次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影响力,最常见的就是政策和环境对“钻石体系”造成的影响。比如,反托拉斯法有助于国内竞争对手崛起;教育发展可以改变生产要素;政府的保护性政策可能影响相关产业的兴衰等等。     从改革开放以后的区域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地方政府的作用分成两个方面,即政府的强度与质量。政府的强度包括发动经济增长、营造良好环境两个方面。发动经济增长包括创造经济增长的初始条件,在中国的实践中体现为地方政府从中央要特殊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以便从国内外积累资本。在此过程中,政府制定前瞻性的计划,由政府主导或顺应市场的力量,确定本地区发展的先导工业和产业。     当然,计划是否可行取决于政府的质量以及当地市场力量的发育程度。政府强度还体现为营造良好的环境,包括凝聚民心、提供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并在关键时候出手“替代”市场力量以迅速形成资源的集聚,如政府强有力的招商行为、举办重要的活动(上海的世界博览会等)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注目等。     我国的区域发展中,不同地方政府的作用千差万别,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政府的质量存在很大差别。政府的质量体现在: (1)政府的理性,即当地政府设定的目标是否明确、科学,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是否连贯。有些地方的政策好高鹜远,贪大求洋,根本无法实现;有些地方的最高官员一经更迭,便全盘否定前任的规划另起炉灶,造成巨大的浪费。(2)地方政府的效率和官员的专业化水平,这些方面是与经济发展互动的,如果它们的提升速度快于经济发展水平,则能够促进增长;反之则严重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3)如何协调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如对民营企业的态度,企业有否损害地区整体发展的寻租行为等;以及地方政府官员的操守问题,在中国曾经出现过地方党政主要官员因太腐败下台导致当地经济不振的情况[ 2 ]。     在地方政府的作用中,政府作用和市场力量的关系也很重要。地方政府的作用必须建立在市场力量运动的方向上才能有所作为,否则,其政策手段可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劳而无功。另外,由于经济增长太快,市场力量发展太过迅猛,也有些地方政府措手不及,出现政策跟不上市场的被动局面,这也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副作用。   三、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     在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具有相当大的经济活动调控权和经济结果收益权,可以假设地方政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人”,他将理性地作出预期成本收益分析,考虑如何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预期收益率最高的行业。设定一个博弈组合(如图1所示) 。假设: (1)地方政府具有经济人本性,在追求本地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具有市场替代功能; (2)博弈过程中公平与利益相容; (3)地方政府行为是规范的,即地方政府是公开、公正、廉洁和高效的。其中,满足以下关系式: a2 > a1 > a3 > a4 ; b3 > b1 > b2 >b4 ; a4 ≤0; b4 ≤0。地方政府博弈的结果有两个纳什均衡:合作,合作和竞争,竞争。因此,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同时竞争与同时合作两种博弈均衡。       在具体实践中,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在发展过程中的异质性(发展型、保护性和掠夺性地方政府) [ 3 ] ,不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及目标不完全一致,地方政府之间呈现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动态变化关系。当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不一致时,它们之间体现为纯粹的竞争关系,会在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形成相互抄袭等局面。当地方政府之间利益目标相同时,双方倾向于合作,合作和分工得越好,创造的价值就越大,当然双方在利益分配上存在竞争关系,如果合作博弈过程进展顺利,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会进一步走向合作,反之则可能走向竞争。     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行为表现为: (1)竞争博弈。参与者之间利益完全不一致,都不考虑对方的任何利益,其中一方所得即是另一方所失,地方政府之间的行为表现为对抗性竞争。(2)合作博弈。参与者之间利益完全一致,地方政府之间的行为表现为合作,充分考虑对方的利益,并基于长期互信来分配额外价值。(3)竞合博弈。参与者之间利益不完全一致,但存在合作的前景和必要,是一种非稳定性均衡。当地方政府获得的正效应(收益)大于负效应(损失)时,参与者之间倾向于合作;反之,则倾向于竞争。因此,地方政府之间可能基于它们自身的利益目标,在某些方面选择合作,在某些方面则选择竞争,或者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竞争或合作策略。总体上,地方政府之间呈现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关系。竞合博弈过程是走向合作方向还是竞争方向,取决于合作能否创造额外价值和参与者的行为方式。   四、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合趋势     地方政府在推动本地区产业集聚和区域集聚时,也受到区域内外其他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彼此之间呈现出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竞合关系主要体现为:经济发展程度相似的各大区域之间由于重点和主导产业发展大致相同、步调一致,区域间地方政府的竞争大于合作;各大区域内部为了增强区域自身的竞争力以及中心城市的领导和辐射作用,使得区域内部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趋势加强,区域内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大于竞争。虽然各大区域比较优势和发展趋势各不相同,但目前来说,我国各大区域之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比较严重。从长远来说,我国要融入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的大环境,各大区域政府之间有合作的必要和趋势。     1. 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确立了地方政府作为区域调控主体和区域利益主体的职能和地位,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同时也强化了地方政府的权利和利益,使地方政府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人”,出于利己性本能,其必然对地区利益进行不懈的追求。     各大区域为了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提升本区域的竞争优势,同时各地方官员为了政绩,在发展前景好的行业存在产业规划和招商引资等方面竞争的局面。其中最常用的竞争行为是实行保护性竞争,被保护的商品大都与地方政府的竞争利益有关,如表1。在发展潜力巨大的汽车行业中,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和珠三角三大区域所占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8%、20%和8%[ 4 ] ,三大区域的地方政府都在竞相发展自己的汽车产业。     表1反映出,我国地方政府为了维护当地经济,对本地的竞争和主导产业普遍采用保护性竞争措施,包括市场设限、区内区外歧视性政策以及地区间贸易壁垒等。通过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地方政府才能在竞争中至少不失去“利益”。先行的地方政府因这种策略得到“便宜”而占优,会强化这种策略;后行的地方政府因“吃亏”会加倍采取这种策略,以维护自己在全国的地位。

 [1] [2] 下一页

论文搜索
关键字:地方 政府之间 竞合博弈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