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会计审计论文 >> 会计研究论文 >> 新《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实务解析论文

新《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实务解析

作者:屈中标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7-09-07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及交换的一般原则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现金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补价)。
新准则规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既可以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入账,也可以以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入账。新准则对于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标准计量换入资产价值规定两个条件。第一,交换交易且有商业实质。所谓商业实质是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或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第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企业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根据是否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换入资产价值和是否涉及补价分别处理。
(一) 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换入资产价值
1、不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满足新准则规定的条件的,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价值,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例1、甲公司以其不再用的设备与乙公司作为固定资产的货运汽车交换。甲公司换出设备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已提折旧20万元,公允价值为110万元。为此项交换,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了设备清理费用1万元;乙公司换出的货运汽车账面原值为140万元,已提折旧30万元,公允价值为110万元。假设甲公司换入的货运汽车将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使用和管理,且没有对换出设备计提减值准备。
    分析:甲公司以其生产经营用设备与乙公司生产经营用的货运汽车进行交换,该项交易中不涉及货币性资产,也不涉及补价,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由于该换入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流入,具有商业实质。同时,换出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均可以可靠计量,因此,该项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可以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换入资产的价值,即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1)将固定资产净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1 000 000
    累计折旧                   200 000
   贷:固定资产—设备                 1 200 000
(2)支付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 000
  贷:银行存款                    10 000
(3)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110+1=111(万元)
借:固定资产—汽车             1 11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 110 000
(4)结转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 000
  贷:营业处收入                      100 000
2、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需要解决3个问题。
(1)涉及补价的非货币资产交换的判断标准。新准则给出了一个25%的参考比例。具体算法如下:
收到补价的企业: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支付补价的企业: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例2、A公司以一辆小汽车换B公司的一辆中巴车。A公司的小汽车的账面价值为19万元,公允价值为16万元,B公司的中巴车的账面价值为25万元,公允价值为20万元。A公司支付了4万元的现金补价。
分析:从支付现金的A公司来看,所支付的4万元现金占换出资产小汽车的公允价值与支付补价之和20(=16+4)万元的20%,小于25%,确认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从收取现金的B公司来看,所收取的4万元现金占换出资产中巴车的公允价值20万元的比例为20%,小于25%,也确认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2)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及损益的确认与计量
    支付补价的企业:应确认收益=换入资产的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其中,换入资产的价值=换出(入)资产公允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因此,应确认的收益=换出(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收到补价的企业: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入)资产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补价
应确认收益=换入资产的价值+补价-(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换出(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可见,无论是支付补价的企业,还是收到补价的企业,其损益的确认与计量实质上均是企业换出资产损益的确认与计量。
    例3、甲公司以其离主要生产基地较远的仓库与离甲公司主要基地较近的乙公司的办公楼相交换。甲公司换出仓库的账面原价为380万元,已提折旧50万元,公允价值为360万元;乙公司换出办公楼的账面原值为450万元,已提折旧80万元,公允价值为370万元。甲公司另支付现金10万元给乙公司。假设甲公司换入的办公楼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且未对换出固定资产提减值准备(不考虑想关税费)。
    分析:甲公司以其仓库与乙公司的办公楼交换,在这项交易中涉及10万元的货币性资产作为补价,首先应判断交易是否属非货币性交易。
甲公司:支付补价10万元÷(支付补价10万元+换出资产公允价值360万元)
       =2.7%﹤25%
乙公司:收到补价10万元÷换出资产公允价值370万元=2.7%﹤25%
通过计算发现,属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1)将固定资产净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3 300 000
    累计折旧                         500 000
   贷:固定资产 —仓库                     3 500 000
(2)支付补价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 000
   贷:银行存款                           100 000
(3)换入办公楼的入账价值=360+10=370(万元)
借:固定资产—办公楼                 3 70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 700 000
(4)结转损益
应确认的收益=360-330=30(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300 000
   贷:营业外收入                           300 000
乙公司的会计处理:
(1)将固定资产净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3 700 000
    累计折旧                         800 000
   贷:固定资产 —办公楼                     4 500 000
(2)收到补价
借:银行存款                    10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0 000
(3)换入仓库的入账价值=370-10=360(万元)
借:固定资产—仓库                 3 60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 600 000
(4)结转损益
应确认的收益=370-370=0

 [1] [2] 下一页

论文搜索
关键字:企业 会计 会计准则 非货币性 资产交换
最新会计研究论文
浅谈会计专业技术职务制度的演进及启示
试论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对策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思考
浅谈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会计的变革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
探索高职建筑会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高校实施政府会计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反倾销视角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发展与完善
信息化教学在高校会计学科的应用研究
从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案看企业会计诚信问题
热门会计研究论文
浅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争议——会计职业道德面临
浅论所得税会计
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电算化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
我国财务会计目标定位思考
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浅谈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不做假帐
网络会计的探讨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