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高校管理类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探讨论文

高校管理类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探讨

作者:云鹏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1-03-16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实践教学在高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分析了目前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明确目标、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管理类   专业培养    实践教学    加强。

  目前,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向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创新性,学生通过实践与思考,接受各种信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提升,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使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加深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提高独立思考、独立研究和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进而获得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一、实践教学在高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按照学科门类划分,管理类学科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等五个一级学科和十五个二级学科。

  从管理类专业的性质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这就要求突出实践教学。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还是以理论传授为主,使学生掌握管理类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学会用理论分析和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方法,许多学生对管理类实践只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以致在就业之初就出现所学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感受。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来看,也大都存在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

  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的研究,能够优化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加强教与学、学与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不仅能够使学生更深刻、更具体地掌握理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能够全面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弥补他们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与职场竞争力。

  二、当前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传统教育观念是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实践环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轻视文科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认为文科类专业不需做实验,重在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理论。因此,对于已安排的实践课,无论是指导教师还是学生,在思想上对实践教学任务都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学生对自己不清楚的问题不愿问指导教师,在有些问题上只作表面了解,不进行深入探究。大部分教师授课依然是从理论到理论,实践教学没有落实。如案例教学选择的案例往往缺乏针对性,不能全面的反映问题、说明问题;情景模拟往往因缺乏一些条件和学时不足而开展不多;课程设计一般都随堂进行,纸上谈兵、力度不够,效果不够理想,并且更多的课程仅限于课堂讲授,没有安排相应的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不落实实践教学计划,投入经费不足,真正直接从事实践环节工作或了解实践环节工作的较少等问题,这些都影响到了实践教学的开展。

  (二)尚未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许多高校缺乏一个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方面是实验教学问题突出。表现为:教学软件不适用,软件开发往往存在滞后现象,而购买的软件有时功能不足或者功能过剩,使用起来不太合适。实验课教学教师难以胜任实验课程,从而使得实验课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实验课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是教学实习困难重重。表现为:一是联系难,由于企业经济实体,一些企业怕干扰生产管理的正常运行,不愿甚至拒绝接待学生实习,所以,很难联系到合适的实习单位。二是学习难,大部分高校在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培养上,不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存在脱离企业生产实际的现象,许多企业即使接纳了一部分学生,也对实习学生不重视,视为编外人员,不安排实际工作,或者把接纳的实习生当成免费的勤杂工,并未开展专业相关实践工作。三是成本高,学生外出实习需要多项费用开支,包括交通费、实习指导教师费用等,如果班级多,学生多,甚至需要现场实习的课程多,则需要的实习经费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四是管理难,现在很多高校学生的实习都是分散实习,包括毕业实习,大部分学生都忙于找工作,很少有人将精力集中在教学实习上,甚至有的同学随便找个单位应付了事。教师在学生实习过程中难以统一管理,实习效果参差不齐。这样的教学实习名不副实,也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实践教学师资的缺乏。

  当前高校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尚未形成,不少教师实践能力缺乏。高校的师资主要来源是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尽管他们的学历可能较高,但是没有在企业、公司参与实际的经营与管理的经历,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近几年一大批高学历的年轻教师走上了大学的讲坛。尽管年轻教师自学能力强,思维敏捷,但大多从高校到高校,从书本到书本,缺乏科研锻炼和实践锻炼时间,缺少实际管理经验,自身动手能力欠缺,要想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实验实训和模拟软件操作,实在是力不从心。另外,教师对有些具体实践操作存在较含糊或逃避的现象,由这样的实践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虽然实践教学环节的课能开出,但未见得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忽略实践教学的管理和考核评价。

  长期以来,许多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管理始终没有纳入正轨,规章制度不健全,更没有相应的考核评估措施,缺乏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许多高校尚无一套完整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评价标准,多数高校对于学生参加学术报告、小发明、学科竞赛活动、学术作品、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服务和科普宣传活动等实践性环节并不纳入学分评定的范畴,难以对学生的创新成果和实践能力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不利于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现有的评价手段也比较单一,对学生的考核注重出勤、成果、报告的质量等较多,对学生通过实践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提高了实践能力没有反映。

  三、加强和完善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设想。

  (一)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

  作为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既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管理技能。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科学实验方法和创新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坚持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为目标,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建立起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氛围。

  (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专业基础和方向限选课的设置与实践教学环节各项内容的安排一定要做到内容规划合理,从而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把实验教学分解为多个模块来实现。一是实验教学模块,应该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实验教学内容,通过改变按课程开设实验的做法,丰富综合性、职业性、创新性的实验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实训教学模块,这是对学生的操作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进行训练的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技能竞赛、职业技能训练等,要积极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采取集教与学、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为一体的实践教学运作模式,让学生获得相对完整的链条式专业训练。三是实习教学模块,包括认知实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以及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等活动,通过实习教学,对学生进行管理技术和管理技能训练,使学生了解管理业务流程和管理工作内容,使学生将相关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综合运用,促进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把所学理论知识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加深、巩固和提高,获得从事管理、经济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实现管理理论和管理技能向管理岗位实际工作能力的转换。同时,还要注重大学不同学期实践教学合理安排,根据社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和学生的理解与认知能力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在不同的阶段达成不同的目的。

  (三)丰富实践教学方法。

  加大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和内容,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

  首先要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法,使得学生置于管理类理论思考和实践的研究环境之中,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要采用计算机虚拟技术,应用所学知识对现实企业中复杂的信息流和市场变化进行模拟,作出相应决策,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将教学与学生的课外社团活动相结合,通过教师指导,将专业活动与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组建各种形式的社团性质的模拟管理公司,丰富模拟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参与和体验管理的机会。

  (四)强化实践教学资源保障。

  实践教学资源是确保实践教学各环节内容得以落实的重要保障,这方面最重要的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一是要优化实验教学资源,以学科专业为依托,统筹规划,使各种硬件资源、软件资源配置合理、科学、有效。二是在实践教学软件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其先进性、通用性和实用性以及软件供应商的服务能力,同时还应按照实验课程的要求,开发利用好现有资源,使开发和购买的软件更适合实验教学。三是建立综合实训模拟系统,仿真企业的环境、模拟企业的流程和企业的岗位,将各学科的知识集成在一起进行训练,使学生熟悉信息化条件下各种管理职能的运作模式。而实习基地的建设,一方面应强化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校办企业、学校的各种实训平台等。另一方面应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实习安排和管理上,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生产实际,关注企业的盈利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明确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的具体项目,使教师和学生走出课堂,与社会相融合,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升师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五)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保障教学质量必须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首先,在招聘管理类专业教师时,提高对其实践经验和能力方面的要求。不仅要求应聘者对相关理论掌握得好,而且优先选择具有相关工作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的人。其次,提高在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应加强教师职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为教师提供各种继续教育的机会,让教师不断地更新知识、了解和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并运用到实践教学课程中,在教学中丰富实践经验,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还应为教师创造条件,通过与相关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或进行课题调研,或顶岗工作,为教师进行科研和社会调查研究提供机会,也为教师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提供实践平台。另外,还可以柔性引进校外实践水平高的老师,或是聘请公司企业实践能力强的管理人员与青年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弥补在职老师的不足,从而实现强化实践教学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有效结合。

  (六)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制度。

  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控制体系是管理类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首先要制订并推行有关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使实践教学正常化、规范化、科学化。其次要加强实践教学各环节的实施和质量监控。遵循全过程实践原则,就是要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实践教学计划、具体内容的设计、实施的具体过程进行论证与督导,将实践教学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师生共同参与为基础设置的监控。同时建立以激励为目的的考核评价标准,激发教师和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使强化实践教学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王卫京等。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探索[J].大连大学学报,2005(6)。

  [2]胡红云等。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新问题与改革方法[J].教育教学研究,2010(6)。

  [3]吴宝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优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9)。

  [4]王建明。进一步完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5)。

  [5]孙淑华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06(2)。

  [6]薛静。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培育创新型应用人才[J].职业教育研究,2005(8)。

  [7]解振所。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集体经济,2005(8)。

论文搜索
关键字:高校 实践教学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