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电视电影论文 >> 浅析《非诚勿扰》收视热潮背后的成功之道论文

浅析《非诚勿扰》收视热潮背后的成功之道

作者:李小吉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3-12-28

2010年初,江苏卫视强势推出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非诚勿扰》。她以独特的节目形式和别出心裁的相亲模式吸引了大批各年龄段的受众群体,掀起了新一轮的收视热潮。而这热潮没有如其它热门节目那样昙花一现,而是连续四年坚挺地矗立在综艺类节目收视前三甲榜单上。在当前电视日渐衰败,连年败退于网络媒体的今天,能有如此“惊艳”的成绩,实在值得人们对其进行深入地研究与探讨。本文试图解析在这持续收视热潮背后,节目成功的秘诀所在。

一、精准的节目定位。

2009年江苏卫视将自己升级定位为“情感世界,幸福中国”,“情感”一直是其坚持的核心价值定位。《非诚勿扰》不走寻常路地将自己定位为“情感类真人秀”节目。在主持人的选定上,《非诚勿扰》没有选择娱乐性强的综艺类主持人,而是出人意料地选择以主持民生新闻类节目《南京零距离》而知名的孟非。这样的选择既迎合了节目非娱乐性,更注重真情实感的节目定位,也注定这节目不是一个普通的婚恋交友节目。孟非健康成熟、稳重大气、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年男人形象给节目注入了一种偏于厚重、正式的感觉。节目制片人在谈到主持人的选定时说到:“我们选择孟非的初衷是不想把这做成一个纯娱乐的节目,我们需要符合频道情感的定位,让这个节目更加贴近民生,所以我们才会选择一个新闻评论员来做主持人。孟非是民生新闻出身,他知道老百姓想要了解什么、想说什么和想表达什么,这样他就可以形成很好的互动,形成一个很好的价值导向。这是其他的综艺类节目主持人无法做到的,这也导致了我们节目具有独特的气质。”①也正是因为这是档婚恋交友类节目,就更需要一个成熟稳重有一定婚姻经验和人生阅历的人来掌控。非诚勿扰的“诚”字也不需要一个异常活跃、活蹦乱跳的主持人。选择孟非,就是认定孟非能以他那亲切、随和的气质、睿智幽默的主持风格以及强大的对场面的掌控能力给节目带来一种轻松、自然、不低俗、不媚俗的基调。同时,节目组为避免节目支持风格的单一化,精心为孟非挑选配备了两名特邀嘉宾。其中一位是色彩性格分析师乐嘉,他扮演着现场观测仪的角色,他凭借他性格色彩学的专业素养和做企业培训师多年来阅人无数的职业经验,以他特有的激情热烈且犀利的言辞表达对现场嘉宾进行专业客观的心理剖析。不仅为节目增添了辛辣的看点,满足了一部分受众群体的观视习惯,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节目的专业品质。另一位是江苏省委党校黄菡教授,她的加盟平衡、调和了乐嘉因尖刻、偏激的言语给现场带来的过火气氛,平息了男女嘉宾因不服乐嘉点评而产生的不满情绪,有人称她为《非诚勿扰》的“润滑剂”和“消防员”。不仅如此,她还以温婉知性、优雅沉稳的“知心大姐”的形象以及从女性视角出发给现场男嘉宾带来的婚恋方面的指导性建议而为自己赢得了“中国最好丈母娘”的光荣称号。可以说,有了乐嘉、黄菡的辅佐,孟非的主持得到了有益的补充和调和,避免了单一化的价值趋向。同时,这个“铁三角”组合的配合非常协调、平衡,他们观点的碰撞也时常成为节目中一道靓丽的风景,不仅将节目现场带动得热烈异常,同时也将男女嘉宾衬托得更加地真实和鲜明。后期替代乐嘉而成为特邀嘉宾的曾子航同样以能说、敢批、擅剖析、具真情、有实感著称,与孟非、黄菡的配合也渐入佳境,颇受观众们的喜欢。从节目收视率没有受乐嘉离开影响来看,节目组在选定主持人方面的确棋高一着。

二、正确的价值观取向。

作为大众精神食粮的制造者,电视制作方有责任担负起提高品位、引导正确价值观的重任。不可否认,《非诚勿扰》在这方面走过弯路、迷失过方向。在节目开播伊始,为片面追求收视率,《非诚勿扰》节目组以“拜金女”“炫富女”“孔雀女”等女嘉宾出位、雷人的语言,将拜金、炫富等非主流价值观呈现给观众。虽在短期内赢得了收视,但也丧失了媒体的责任感,丢掉了节目的内涵和深度。好在节目组及时醒悟,发现“任何一个靠出位而走红的节目都不会长久,节目的品位、质量才是最重要的,不应该为收视率而牺牲节目的基本底线。”②婚恋节目可以娱乐,但应该避免陷入过度的、缺乏控制的情感轻浮、物质至上的价值陷阱当中。自此,《非诚勿扰》经过整改,告别过去的“浮躁”表达,走上了跟过去全然不同的道路。

首先在嘉宾的选择上,节目摆脱了对 “拜金女”“炫富女”

的依赖,转而趋向于更为多样化的选择。男女嘉宾一定要有自身的特色,具有故事性和话题性,敢于表达、擅于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女嘉宾是最受节目组青睐的。节目组还分别从不同的年龄、学历、职业、收入和家庭背景中挑选男女嘉宾。

他们或是形象占优、或是伶牙俐齿、或是职业特殊、或是经历坎坷……总之,在他们每一个人身上都会被标注一个鲜明的属于自己的标签:“女作家”、“空姐”、“单亲妈妈”、“富二代”、“海归”、“励志打工仔”等等。也正是因为不同嘉宾之间的这种差异性,才导致观念不同和审美上的差异,进而时常出现嘉宾之间或嘉宾与主持人之间辩论的场景,节目也为部分喜欢猎奇的观众提供了看点。同时,从这些差异性个体身上,都能映射出社会上某一群体的特点。这种嘉宾类型的细分,给具有相同特征的受众一种“代入感”,他们代入式地以嘉宾的身份来体验现场、融入节目,情绪随着情节的变化而起伏,参与体验得到提升,被节目牢牢地绑定,确保了节目的收视。

在话题的选定上,节目主要倾向于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取向。通过鼓励嘉宾大胆地对金钱、爱情、婚恋、友谊、人性、文化等问题的讨论,将一种积极进取、自信勇敢、不怕失败、敢于沟通的正能量以一种娱乐的姿态融入到节目当中。不仅鲜活、生动地展现了当代年轻人的精神风貌与价值取向,同时也引领着社会大众围绕争议话题进行一番头脑风暴似的反思,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清晰透彻地了解当代年轻人的所思所想。在缩短代沟差距的同时,在婚姻家庭方面与年轻人也有了更多的沟通、理解与宽容。节目虽然经常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争论,或者触碰社会现实话题,但在主持人孟非恰如其分的掌控与引导下,始终没有偏离正确价值观的轨道,在娱乐性与价值导向上取得了很好的平衡。节目这种放弃媚俗、坚持以真挚情感的沟通和交流作为主线的策略,更符合国内大多受众群体的价值取向和审美习惯,也更多地赢得了观众在“遥控器”上给予的支持。

三、精心的节目编排。

除了在寻找节目定位方面的努力,节目组在形式和内容方面也做出了较为大胆的尝试。

首先在节目形式上,《非诚勿扰》节目的推进更像是一部持续进行但又偶尔变换主角的电视剧。一些颇有特点且长期占驻在《非诚勿扰》舞台上的女嘉宾,例如“刘五朵”“骆琦”“李璐”“吴铮真”等,成为节目组力推的明星女嘉宾。在节目开始前会特意留出时间播放一段她们介绍自己情感心路的VCR,这种重点打造明星嘉宾的方式也将真人秀的节目效应扩大化。这些女嘉宾们在节目里像影视作品里的女主角一样,她们走马观花似地为自己挑选“驸马”,并且富有趣味性地与他们或打情骂俏、或眉目传情、或激情辩论,整个节目在她们的热情参与下充满了戏剧性的变数。再加上节目组人员的精心编排,几乎每三五分钟一个小高潮,每十多分钟一个中高潮,结尾也必定留一个大高潮。如此高潮迭起、悬念丛生的情节,再配上精心挑选的音乐,不仅烘托出了现场的气氛,嘉宾们的发言也更为大胆火辣,节目本身也因此更具娱乐性和观赏性。而且,这种男嘉宾轮番登场的模式,与陈国富导演的《征婚启事》颇有相似之处,电影里刘若英演的“杜家珍”一角,她的相亲之路就是如此地戏剧化,各种“奇葩男”轮番登场,她只能无奈地一一应对。部分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从24位女嘉宾中选择自己的“杜家珍”

进行关注,关注她们是怎样找到如意郎君的。嘉宾的选择牵动着他们的心。牵手的人选如果合适自己口味,自然会替嘉宾欣慰,如果与自己审美不符,那热心的观众会比女嘉宾的父母还要着急和愤怒。这也成为了这档电视相亲节目之外的一个有趣现象。这个女嘉宾被领走了,下期观众就会换一个女嘉宾继续“代入式”地关注。另外,一周两期的播出频率也为这些粉丝们带来了过去追看周播美剧所特有的焦灼、期待但又愉悦无比的观视体验。

其次在规则的设置上,《非诚勿扰》也摆脱了传统婚恋相亲节目一对一的互动模式,采用了一位男嘉宾对24位女嘉宾的对阵格局,在规模和气势上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场,给男嘉宾自如展现自己提高了难度,也为节目增添了看点。每期节目都有5位男嘉宾轮流登场,女嘉宾则在节目的“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三个环节中作出继续亮灯或灭灯的选择。男嘉宾的发型、衣着、谈吐等每一个细节都成为女嘉宾或批判或灭灯的理由。同时,节目也赋予了每一位男女嘉宾在合理价值规范内自由表达的权利。女嘉宾们可以因为对男嘉宾的表现或言论不满而联合展开批评,男嘉宾也可以用舌战群儒的反击姿态为自己辩护。他们通过或犀利麻辣、或嬉笑怒骂的表达方式彰显自己的个性,如此富有个性的表达使节目告别了传统婚恋节目的矫揉造作的寒暄和空话,直白、真实的表达直接深入人心。如果男嘉宾侥幸闯过三关的话,节目将进入“权利反转”的环节。这一环节顾名思义,男嘉宾将从“被选择人”转换为“选择人”。规则只准许男嘉宾从留灯的女嘉宾中选择两位作为备选,这样使得男女嘉宾双方的势力也更为均衡。这种双方势力、权利的瞬间变换也给节目增添了看点和悬念,将节目带入了高潮。改版后增加的“爆灯”环节和“爱转角”环节都是针对原有规则不够尽如人意的一种合理修订。不仅增加了悬念和看点,提高了男女嘉宾牵手的成功率,同时也是针对外界对于节目“只作秀,不相亲”指责的回应。

《非诚勿扰》在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次以“情感类真人秀”的形式出现在电视荧屏上,为广大观众打造了一档堪称“收视奇观”的节目。但成功没有偶然,江苏卫视除了为节目精心配备超炫的舞美设计和激昂时尚的音响效果等“硬实力”之外,节目的“软实力”才是其获得超高收视率的重要保障。节目组对当下受众群体心理诉求的准确捕捉、对当今中国主流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与把握、对时下流行时尚话题的敏感嗅觉、对节目走“情感类真人秀”的准确定位,这些智慧上的努力才是保证《非诚勿扰》在各大卫视综艺节目中居于霸主地位的关键所在。

近期,江苏卫视再开先河,强势推出了以《非诚勿扰》节目为情节背景的电视剧《新恋爱时代》。制作方集结了姚笛、任重等青春偶像担当主演,同时邀请了著名婚恋作家王海鸰执笔编剧。这种综艺节目在影视领域继续拓展节目影响力的模式,是节目组为吸纳更多受众群体的一种新的尝试。无论这种尝试成功与否,我们都可以看到江苏卫视将《非诚勿扰》

打造成综艺节目“常胜将军”的野心。在收视率节节攀升的大好形势下,江苏卫视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还能拥有如此的进取心,始终筹划如何走在时代和媒体发展的最前沿,相信这才是《非诚勿扰》取得成功的真正秘诀。

注释:

①茅佳妮:《独特性来自贴近日常生活——访江苏卫视广告部企划主任饶志敏、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制片人王刚》,2010年7月,《中国广告》,21页。

②陈天函:《相亲节目,请“非诚勿扰”》,2010年,《重庆社会科学》,第八期,总第189期。

参考文献:

[1]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永喜,鲍贵,陈光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论文搜索
关键字:非诚勿扰 收视率 成功之道
最新电视电影论文
浅谈降低电影院运营成本的途径
浅谈融媒体时代下影视作品的发展之路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影像符号和象征意义
论印度当代电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觉醒和成长
试论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基于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IP产业链开发实
新媒体环境下华语电影的纪录片营销策略分析
胶片上的中国足球——国产足球电影发展简史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
论郭敬明作品中的电影化想象
热门电视电影论文
中国民族电影业现状鸟瞰
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
论21世纪电视传媒的责任与品格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电影剧作模式论
视觉文化研究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类型人物论
面向21世纪:国内电影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生命的凝视